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幼兒園小朋友互換禮物:杜絕「攀比」關鍵在家長

幼兒園小朋友互換禮物:杜絕「攀比」關鍵在家長

新年臨近,幼兒園要舉行新年聯歡會,老師請孩子們每人準備一份禮物,聯歡會上抽籤互換。但隨之而來的禮物攀比——換禮究竟該「重情」,還是該「重價」問題,也讓不少家長犯難,如有孩子用一隻八成新的玩偶熊換回一個全新的遙控汽車,大喊「媽媽,我覺得賺了」;同時,那些「賠了」的孩子,如用一大盒進口巧克力只換回幾張彩色貼畫,則明顯感到失望。(《北京日報》12月29日)

資料圖片 圖據東方IC

在新年這樣的節日,讓幼兒園的孩子進行「互換禮物」活動,原本是一個不錯的創意,不僅能幫助小朋友相互表達情義,而且有助於「讓孩子學會溝通,享受被同伴認可的自信。」但如果這樣的「互換禮物」活動,摻雜了太多的攀比心理,過於在意計較換禮過程中究竟是「賺了」還是「賠了」,顯然又誤入歧途。不僅會讓「互換禮物」本身變味變質,更會無形中污染孩子們的心靈,產生一種消極不良的「教化」作用。

原本充滿善意初衷的「互換禮物」活動,何以會滋生各種攀比心理、「重價」現象?其中的真正關鍵,顯然不在孩子,而在家長自身。因為很明顯,對於像幼兒園小朋友這樣天真單純、淳樸未鑿的孩子來說,他們不可能過於關心和懂得禮物價格的區別,即使一時童言無忌於「賺了、賠了」,也多半來自家長濡染、教化的結果。在小孩子們眼中,衡量禮物價值的標準實際上主要是「好玩」,而不會是「價格」,正像有的小朋友所說,「只要是可以玩的都是好禮物」。

相反,對於作為成年人的家長來說,儘管他們或許也會在言辭上反對禮物攀比,而真正在意攀比的,也往往是他們。

這正像許多家長談到的,「接送孩子,抬頭不見低頭見,如果我家孩子這次送的禮物太便宜了,感覺都不太好意思見其他家長。無形中,就有了『攀比』的意思」,「好多禮物都包裝精美,一看大小就知道不便宜,我們孩子的賀卡肯定拿不出手。」這也就是說,小朋友「互換禮物」過程中的攀比,歸根到底,其實還是源自家長的攀比心理作祟,實乃家長之間的相互攀比,孩子只不過是其中的攀比道具而已。

因此,要想避免這種攀比,關鍵還在於家長。

在於他們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抑制、摒棄這種攀比心理,能否站在「言傳身教」「立德樹人」的教育高度,減少和杜絕這種攀比心理可能會對孩子造成的消極影響。

要知道,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於孩子來說,其實都是教育,都是不容掉以輕心的。

文丨張貴峰

編輯丨平靜

本文為紅星新聞(微信號:cdsbnc)原創

如果您發現本新聞有虛假不實等問題

歡迎向我們後台留言舉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星新聞 的精彩文章:

最新監測顯示:氣候變化帶來孟加拉國東海岸流產率升高
D&G設計師辱華事件曝光者:我只是見到不公正而行動的人

TAG:紅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