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的成長,需要的不僅僅是呵護,還有這個

孩子的成長,需要的不僅僅是呵護,還有這個

本文:水湄和小熊們(shuimei_bears)

都說現在的孩子金貴,真的沒錯。

從出生那一刻開始,不不不,是從知道懷孕的那一刻開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還有叔叔嬸嬸小姑阿姨們,就一個勁兒地想著能給孩子最好的東西。

小到尿布奶粉、玩具衣服,大到胎教音樂、智力開發模型,真的是應有盡有。

孩子的成長,需要的不僅僅是呵護,還有這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最新看到的一個案例是,一位媽媽給她剛出生2個月的孩子買了全套的英語在線課程,幾千元!一年有效期!一個一歲零2個月的孩子能學多少英文啊?

1

家長們的心理:

不能讓孩子受一點委屈

滿足物質需求也就算了,但孩子金貴的表現還在於:家長很害怕孩子受到心理上的傷害。

比如說,有一個媽媽在聖誕節前夕,給孩子買了一棵巨大的聖誕樹。

大到什麼程度呢?根本放不進電梯,是四個工人輪番換手從樓梯搬上了18樓。

而買這棵聖誕樹的原因僅僅是因為,孩子去同學家玩,看見別人家有一棵很大的聖誕樹,孩子回家念叨了3天。

於是為了不讓孩子受委屈,媽媽就去買了那棵超級大的聖誕樹。

不能讓孩子受一點委屈,是很多家長共同的心理。

別人家的孩子有聖誕樹,我們也給孩子買聖誕樹——因為,不能讓孩子受委屈。

別人家的孩子寒假去日本玩,我們寒假就帶孩子去歐洲玩——因為,不能讓孩子受委屈。

別人家的孩子生日帶一個大蛋糕到幼兒園,我們家孩子生日的時候就要帶一個三層大蛋糕去幼兒園——因為,不能讓孩子受委屈。

還有,孩子在遊樂園裡跟別人發生爭執了,家長衝過去就給了對方一拳頭——因為,不能讓孩子受委屈。

孩子生病發一點小高燒,家長恨不得把醫院所有的醫生和護士都喊過來給孩子會診——因為,不能讓孩子受委屈。

有時候,是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

但有時候,卻是家長對自己的不自信——不相信孩子能夠抵擋誘惑,不相信孩子能夠自己解決問題,生怕孩子受到心理上的傷害。

孩子的成長,需要的不僅僅是呵護,還有這個

2

孩子的殺手鐧:

你是不是不喜歡我了

害怕孩子受到心理上的傷害,還表現為,特別怕孩子說:「媽媽,你是不是不喜歡我了?」

我認識一個孩子,這句話是她的殺手鐧,每當她媽媽剛要板起臉想要生氣發火的時候,她就會哭著撲進媽媽的懷裡,大聲說:「媽媽,你是不是不喜歡我了?」

而當媽媽的,立即就繳械投降了。

問題是,她媽媽只是要她不要用手抓飯吃,而要用筷子,畢竟她已經快6歲了。

這麼簡單的要求,只要孩子說「媽媽,你那麼凶,是不是不喜歡我了」,當媽媽的立即就妥協了。

不斷向孩子證明「我真的愛你」,甚至通過妥協原則的方法去證明我真的愛你,不凶,不罵人,不發脾氣,不大聲吼。難道只有這樣,才算是愛么?

不知咋的,現在的爹媽,包括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特別喜歡提到「心理創傷」這個詞,有一次我媽還跟我動用了「心理扭曲」這個詞兒,原因只是因為雙胞胎妹妹不肯出門,躺在地上撒潑打滾。

……#%……&?

孩子的成長,需要的不僅僅是呵護,還有這個

3

後媽學派觀點:

受一點「傷害」,孩子才會更堅強

當然,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畢竟也不是唯一的心理學流派)會認為:童年的心理創傷可能無法修復。可是,世間哪有完美無瑕毫無創傷的人呢?

我們的細胞,每時每刻都在受到傷害不斷死去,但卻也每時每刻不斷被修復,不斷新生。

作為孩子,在成長的路上,一定會遇見身體上的某些傷害(比如摔跤)和心理上的某些傷害(比如媽媽今天大聲吼我了),但正因為這些傷害,才有可能讓他們變得更為堅強。

學走路時候的摔跤,幫助他們學習平衡的技巧,最終學會走路。

媽媽偶爾的大吼大叫,也會讓孩子學習如何處理壓力,應對壓力,從而變得更能控制情緒(當然我說的不是持續的,高強度的心理損傷)。

而因為害怕孩子受傷害,就不斷讓自己妥協,退讓,本質上並不是真正的愛他們,很有可能是養出了一個熊孩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孩子上幼兒園哭,應該哄好了再走還是不哄狠心走掉?
如何讓孩子心甘情願寫作業?這裡有最實用的做法!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