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代烽火通信有多發達?一晝夜可傳數千里,下雨颳風也不怕

漢代烽火通信有多發達?一晝夜可傳數千里,下雨颳風也不怕

眾所周知,漢朝的軍事實力極為強大,而在強大的軍事能力背後,其實是有一套發達的通信系統作為支撐。一般說來,漢軍通信一般是烽火通信和郵驛通信並用,不過很多人對如何使用烽火進行信息傳遞不甚了解,今天咱們就來詳細聊聊漢朝先進的烽火通信。

漢長城遺址

兩漢時期的烽火通信設施到底有多發達,從近年來的考古發現就可見一斑。在新疆、甘隴、內蒙地區的漢代長城故址一帶,考古學家們發現了眾多烽燧和亭障遺址,這些設施在漢朝北境分布長達兩萬餘里,形成一道堅不可摧的北境城防。歷史學家翦伯贊曾說:「在漢代沿長城全線西至羅布泊沙漠,直達克魯庫特格山麓,皆列置堡壘烽燧,即漢書上所謂亭障。」

所謂「烽」「燧」,則是點燃易燃物發出亮光的通信標誌。漢朝時,規定邊境五里設一燧(烽),十里一燉,三十里一堡壘,一百里一城寨,烽燧是漢軍眾多軍事設施中最基層的單位。一般來說,烽燧所在地往往是靠近水源、地勢較高便於瞭望的險要之地。

漢軍士兵戍邊場景復原

漢朝對於軍士利用烽火來通報敵情有著嚴格規定。「烽」是指在五丈多高的土台上置一烽竿,端頭纏繞著易燃的紡織品,通體為醒目的白色。烽竿在平日放下,一旦遇有敵情則立即舉起點燃,這就是所謂的「烽」。通常情況下,漢軍還會在烽火台旁堆放有積薪或狼煙。以現存漢簡所載,當時烽火信號的級別以敵軍人數劃分,一人或數人犯塞則焚一捆薪,舉起兩個烽火;如果是十人以上的敵軍進犯,除舉火燃放外,守台兵卒還須將「烽」高高揚起,讓五里外的「烽台」看見;假如是數百名敵人來犯,除焚薪外,還要舉三烽。

羅布泊漢代烽火台遺址

這些預先約定的信號,可以令漢軍迅速而準確地知道敵情,以便調集部隊進行作戰準備。除上述規定外,史料還記載了有關敵軍犯境的其他規定,如敵人入塞、舉放烽火之時,所有邊亭負責尉吏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全部到位,以便及時將入侵人數與犯境部位呈報至上級都尉府。若遇風雨交加、施放煙火失敗之時,邊亭則必須及時派遣快馬呈報上級,「亟傳檄告,人走馬馳」。若是敵情危急或敵寇已經攻下烽火亭障,該亭不能按時舉火示警,相鄰亭台則必須點火,依次通報其餘烽火台。

西漢皇帝處理政務場景舊照

漢武帝時期,「帝國雙璧」衛青、霍去病率軍抵禦匈奴時,就曾以烽火作為進軍號令,在高效便捷的烽火傳遞下,晝夜之間漢軍就可將河西軍情信號傳至遼東,遠達數千里,令人咂舌稱奇。詩句「候騎至甘泉,烽火通長安」並非笑談,甘泉在今陝北,離漢都長安大約300公里,烽火通信迅速可達,可見當時軍事通信的效率極高。而邊境烽火警報對於屯駐官兵來說,無疑是至上軍令,漢軍「軍令如山」正體現於此。《史記·司馬相如傳》載,「邊郡之士,聞烽舉燧燔,皆攝弓而馳,荷兵而走,流汗相屬,唯恐居後。觸白刃,冒流矢,義不反顧,計不旋踵。」在敵情嚴重之時,邊境將士們通常日夜不眠、披堅執銳,隨時等候軍令下達。

今人仿建的漢代瞭望塔

當然,在漢軍廣泛運用烽火進行軍事通信時,朝廷也在大力發展郵驛,畢竟郵驛對於軍事通信也極為重要,二者常常相輔相成。一般來說,軍事驛站間的通信使者只能由戍卒擔任,而後者常常也是烽火兵卒的補充。當遇上陰雨大風天氣,烽火一時間不能盡數燃起時,邊亭就會派出飛騎或命人快步跑向其餘烽台傳遞情報,漢時所留《塞上烽火品約》提到的「匈奴人入塞,天大風或雨,烽火不燃者,亟傳檄告,人走馬馳以疾」,就形象地寫出了這一場景。

參考文獻:

《塞上烽火品約》《簡牘研究譯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學堂 的精彩文章: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吃饅頭而不是麵包,是因為太貧瘠嗎

TAG:歷史大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