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沒有大象的動物園

沒有大象的動物園


在進入今天的正文之前,小象君想讓大家想像一下:一個沒有大象的動物園是什麼樣的?提起動物福利和動物保護,你想到的是什麼?


你有答案嗎?來看看小象君採訪的人怎麼說吧!


採訪

一:動物福利和動物保護有什麼關係?


環保圈外人


用意念減肥的美少女:

福利是動物園裡和屠宰場的動物,保護是野生動物。


想帶孩子看大象的老母親:

動物福利是讓動物生活的更好,動物保護是保護他們在野外的生存環境


最瘦的吃貨:

福利是給動物吃好玩好,保護就是不讓人類侵犯他們


白云:

動物保護是動物福利的基礎,動物保護應該是最基本的,動物福利體現了人類的關懷精神的進步


海洋:

動物福利是基於生命情懷給動物提供一個更好更優質的生活環境、生活品質;而動物保護,則是基於人類與動物在同一個星球之下共同生存長遠良好發展而規劃作為的,是基於一種生命、一類物種相互間協調生存發展的需要來考量。動物福利與動物保護,有相同的交集部分,但是著眼點確實差異巨大。不過,都需越來越多的人給予專註和支持。



享受按摩的牛,圖片來源網路


環保圈內人


遇見柏拉圖:

動物福利更多考慮動物和人一樣有內在的體驗,動物保護可能有出於這樣的動機,但動物保護也可能是從完全客觀的資源管理的角度出發進行的,即人依賴於生態系統的完整和健康這個資源,因而保護資源是從長遠的角度保護我們自己。動物福利更多考慮動物在某種水平上具有人一般的權益,因而屬於人道主義的範疇。


最愛排球和辣條:

一個強調福利,一個強調保護,動物福利更偏重人用主觀意識,注重動物符合動物的天性,動物保護是人本身對於動物免受傷害的行為保護。我倒是覺得兩者都是人道主義的範疇。


師妹:

以前我覺得,先動物保護確保動物活下來,再動物福利確保他們過得好,是遞進關係;現在覺得其實這兩個是平行關係。因為感覺動物保護多指對野生動物,你把它們的棲息地保護下來,嚴懲盜獵等問題,之後他們可以自己生活。動物福利多針對受人限制的動物,這樣就不太存在保護生死的問題(這樣表達也不是很準確),而最重要的是他們生活得怎麼樣,也就是動物福利。


梓琳:

我覺得動物福利是動物保護的一部分,是關注個體的保護,保護還可針對種群和物種。


齊惠元:

動物福利涉及的動物和人的關係(實用上)更近些,動物保護的對象更廣泛(寵物、農場動物、野生動物)。



採訪二:如果動物園裡沒有大象,你會怎麼想?



環保圈外人


用意念減肥的美少女:

某個動物園沒大象就是動物園太小了搞不來大象唄。


想帶孩子看大象的老母親:

大象數量不足了,像熊貓一樣,不是每個動物園都能供養起。


最瘦的吃貨:

養了老虎就沒錢養大象了吧


白云:

沒有大象會覺得不夠完整


海洋:

如果去的是一個新的動物園,是會有一定遺憾感的——大象都沒有,是不是這家動物園規模太小、逼格太低;如果去的動物園本身是很大很知名,第一反應是難道是大象滅絕了么?如果真是,那就是單純的遺憾感,而會是濃烈的負疚罪惡感了!那裡面一定會有人類的罪惡因素存在。



環保圈內人


遇見柏拉圖:

(有沒有大象)感覺沒太大區別


最愛排球和辣條:

可能大象在野外生活的很好了,不需要動物園的科普和保育作用了,動物園裡沒有大象就是人們會少看到一種動物,如果一直不存在,大多數人也不會刻意去探尋

梓琳:

挺好啊,大象應該生活在適合它們的地方;但如果動物園裡沒有大象,野外也沒有大象,那就有點糟糕了…


師妹:

也許以後動物園裡沒有大象 甚至沒有動物園了?


齊惠元:

沒有大象挺好的,我見到的動物園裡的大象展區都特別小,每次看總覺得這麼大的動物為什麼在這麼小的地方…

到底哪個動物園裡沒有大象?


世界最古老的動物園之一——成立於1828年的倫敦動物園,在2001年送走了大象,結束了1831年以來飼養大象的歷史。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時間退回到2001年。


10月20日,44歲的大象飼養員Jim Robson,被大象踩成重傷後身亡。




Jim Robson給大象洗澡


圖片來源:BBC NEWS



據目擊者稱,當時籠中還有另外兩頭象,它們兩個在飼養員被攻擊發出求救信號後,曾試圖隔離兩者而終止攻擊。[i]

也有人說是因為動物園經營不善,削減開支,讓本該兩人完成的工作一人完成,導致了悲劇。



出事後不久,倫敦動物園將最後的三頭象送到了在郊區的Whipsnade動物園,它們在那裡可以擁有更大的生存空間。



但動物園的管理人員說送走大象是一個醞釀了很久的計劃,這將增加大象保育的潛力,而並非因為飼養員的意外身亡。[ii]



而動物保護組織RSPCA表示這樣的悲劇的發生,說明動物園沒有足夠的空間來飼養過多的動物。



大象被送離倫敦動物園,可能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包括資源不足、動物園的保育計劃和動物保護組織的立場等等,飼養員的意外死亡或許只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果動物福利做得不好,比如趾甲修剪不及時,大象容易得足病,這是會威脅生命的(

專訪 | "拯救表演動物項目"胡春梅:從呼籲到行動,關注帶來改變

),而圈養本身就是一種束縛。



所幸,人們看到了房間里的大象,並將它送走,給了它更廣闊的空間。



告別大象之後,倫敦動物園怎樣了?

可想而知當時倫敦動物園一定面臨了很大的壓力,本來就被指責經營不善,再加上意外和失去明星物種的接連打擊。那麼,從2001年到現在,倫敦動物園是否還是經營不善,是否恢復了元氣?是否起到了一個現代動物園應有的教育、保護作用?



worldtravelfamliy上的一位研究動物學的博主近期給出了推薦去倫敦動物園的理由,其中包括了能夠近距離接觸動物、參與保護工作、有棒棒的動物園員工回答你的各種問題以及教育和學習的機會。[iii]可見,倫敦動物園衝出了爭議,重新在公眾心中豎立起科學、保護和專業的形象。




近距離觀察動物(猜猜這這是什麼物種?在留言里告訴小象君!)


圖片來源:worldtravelfamily.com


如果說在動物園裡能夠參與動物保護,還能經常學習到新的知識,那麼這家動物園是怎麼做到的呢?



首先動物園裡的動物生存環境需要相對好(

相對,動物福利永遠達不到完美

),才能夠看到動物的習性,例如老虎是會游泳的。這樣才能夠讓遊客在這裡經常學習到新的東西,了解這些動物。



有水池的老虎


圖片來源:tripadvisor


第二是需要有教育功能。我們看看倫敦動物園的教育頁面上,是不是提供了很多教育課程的選擇?有付費的,也有基金會支持的;有低齡的,也有適合中學生的。



圖片來源:ZSL



圖片來源:ZSL


中學生的課程里包括氣候變化、野生動物面臨的威脅、適應性等。小象君仔細看了下,「野生動物面臨的威脅」這一課主要是講的野生動物貿易,會讓學生在課後回去查詢動物園裡的哪些動物是在CITIES附錄當中的。而適應性的課程則要讓學生在課後選一種動物園中的動物,去了解它是如何適應環境的,現在的居住條件適不適合它們。是不是很現實的題材?如果動物園中的動物福利做的很差的話,可能也不太敢跟學生探討這樣的話題。



圖片來源:ZSL


當然,最重要的是

這些到底與保護工作有什麼關係

?我們要看看倫敦動物園的背後的ZSL——

The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倫敦動物學



倫敦動物學會(ZSL)

這個學會比動物園還早,是1826年成立於倫敦的一個學術團體,已經發展成一個國家化的科研、自然保護和教育慈善機構。它的主要作用是對動物及其棲息地進行保護。倫敦動物學會主要的貢獻就是建立並管理倫敦動物園。



倫敦動物學會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對

動物及其棲息地

進行保護:確定導致物種滅絕的主要驅動力,其中包括氣候變化、棲息地喪失、外來物種、開發、污染和野生動物疾病;開發和測試挽救瀕臨滅絕的方法和工具;與各國政府、工業界和社區合作來可持續地對野生動物進行保護管理;通過教育和激勵措施來提高全民的動物保護意識;向政策制定者、動物保護工作者及普通民眾提供生物多樣性發展趨勢的建議和信息。



今年的10月,

英國2018年「倫敦打擊野生動物非法貿易高級別會議」(英文簡稱IWT)中,ZSL也主辦了其中的三場分會議,其中包括打擊野生物非法貿易的機器學習和數據分享等。



野生動物面臨的挑戰正在增加:棲息地喪失,疾病,非法野生動物貿易,污染和其他人類影響,都在導致滅絕加速。 ZSL現在需要採取行動來應對這些挑戰。



最後,我們來看兩個小視頻:



Pole Pole the Elephant, London Zoo | Thames News(來源:YouTube)




Bearded Pigs keep cool in the sun at ZSL London Zoo(來源:YouTube)



你喜歡哪個?看到背後的建築物了嗎?冰雪聰明的你一定看得出這是相同的地方。



你看到這兩個場景的時候,內心有什麼感受?是否可以在你心裡架起一座橋,聯通動物福利和野生動物保護?



後記:編輯小象有話說



就在前天,小象君參加了一個自然保護地分享會,一個長期在流浪動物救助一線的阿姨問道:「我們關注的是貓狗,這些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是啊,小象君也一直在反思這個問題。以前也有讀者評論,只有上雪山下草原、保護生態的野生動物保護才是「真正的動物保護」。



貓狗救助、農場/實驗動物、野生/圈養動物,動保者們各自為營。我們關注的領域固然很不相同,保護的方式也各不一樣。可是,我們真的有必要與彼此劃清界限嗎?


參考資料:


[i]

https://www.standard.co.uk/news/elephant-set-out-to-kill-keeper-6329871.html


[ii]

http://news.bbc.co.uk/2/hi/uk_news/england/1631128.stm


[iii]

https://worldtravelfamily.com/reasons-visit-london-zoo/



編輯:Z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作者 | 沒轍


努力往動保領域走的心理學人,相信生態可以治癒內心,有力量的內心也可以保護好生態。




??掃碼關注

北美小象君??



{ 點擊導航欄

總目錄

查看以下內容 }


自然保護職業 | 100個人的動物星球專訪


動物福利&權利 | 純素生活 | 

農場動物


野生動物 | 伴侶動物 | 逗比科普



-  ??  For a planet of all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美小象君 的精彩文章:

香奈兒官宣零皮草零珍異皮革,那我們能背什麼包包?
如何用生態旅行促進保護地的發展?來聽了就知道了!

TAG:北美小象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