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大學》:知止而後定 志當存高遠

《大學》:知止而後定 志當存高遠

《大學》的理想,是教人覺悟光明的德性,並幫助他人覺悟,使自覺、覺他皆達至善之境。

如何實現那個至善的境界呢?立志很重要。《大學》曰:「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知止」之「止」,就是「止於至善」。

「知」是什麼就很有意思了。如果「知」是知道,但沒體會過那個至善的境界怎麼能說「知道」呢?

如果「知」是見聞,聽說過那個至善的境界,於是心嚮往之,這樣的解釋顯然力度不夠。

這個「知」,有信仰的味道。《大學》開篇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後文闡釋「明明德」的時候,引用了三句《尚書》的話。「康誥曰:『克明德。』大甲曰:『顧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

《康誥》是周成王任命康叔治理殷商舊地,訓誡他的誥文;《太甲》是伊尹告誡商湯孫子太甲的話;《帝典》就是《堯典》,是稱頌堯的話。

古人有天的信仰,德來自於天。「顧諟天之明命」說得很清楚,「明德」就來自於天命。「克明德」,「克明峻德」,意思就是說要彰顯天德。人的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推至最後的根源,就是天。

《論語》最後一章是對全書的總結性文字,第一句就是:「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你不知道天命,能稱為君子嗎?

孔子在宋國邊境被桓魋追殺,說:「上天把德賦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麼樣呢!」在匡地遇圍,說:「周文王之後,禮樂文化不都在我這裡嗎?上天如果不棄絕這種文化,那麼匡人能把我怎麼樣呢?」

我承擔的是天命,有什麼好害怕、好憂愁的?

所以,這個「知止」,你一定要信,有這麼一個成聖成賢的完美境界,可以使自我與他人都可以獲得人生的圓滿。

從現代人的角度來說,「知止」就是一定要立志,而且,志當存高遠。「知止而後有定」,你把你的志向放在追求人生最圓滿的境界上,你就獲得了強大的定力。

小朋友頑皮,亂扔石子。大人就把一竹片插在地上,說我們來玩一個遊戲,看誰能用石子把竹片打中。小朋友們立刻歡呼雀躍,注意力全在竹片上了。

志向就起這個作用,他就是人生的竹片,人的智慧、能力、勇氣就如石子,應該投向竹片這個目標。目標越高遠,越能使人長久貫注於此,不受其他雜事的干擾。

「定而後能靜」,心不妄動就叫靜。人是慾望的動物,對外物追逐之心難以避免,人也是情緒性的動物,一不小心就會陷入自我的執念,如果有個遠大的目標,心思沖著它去了,其他的雜念、妄想就易放下了。

「靜而後能安」。心不妄動,則處處皆安。孔子「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孔子稱讚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孔顏之樂就是個安的功夫。心中有大氣象,並不在乎物質生活的豐富還是寡淡,因為君子本來志不在此。

「安而後能慮」。能夠不受外界的左右,不受名利富貴的誘惑,對事對人就不會帶有個人的主觀意見,就能夠周全的考慮問題,處理問題。

處理事情是否得宜,能力很重要,品行更重要。沒有偏私之心,能力才能發揮正常的功能。如其不然,能力雖強,能夠擺平一些事,但從長遠來看,後遺症更大。

「慮而後能得」,處理事情毫不偏私,「得」自然就有了。這個「得」,不是功名富貴之得,而是有兩「得」,一得,個人的修養日益深厚;二得,他人所獲也日益豐厚。

這就回應了《大學》開篇所說的「止於至善」的期許。

談到立志,王陽明是個值得大書特書的人物。王陽明12歲時,問私塾先生,「什麼是人生第一等事?」老師回答:「當然是讀書中狀元。」王陽明卻說:「讀書登第並不是第一等事,當聖賢才是第一等事。」

少有大志的王陽明,常以諸葛亮自喻。他學習刻苦,不僅經書讀得好,騎、射、兵法,也樣樣精通。他擔任兵部主事時,因上書反對宦官劉瑾亂政,被謫貶貴州龍場驛驛丞。

但他毫不消沉,反覆自問:「聖人處此,更有何道。」一夜忽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悟道之後的王陽明,超越了世俗功利得失的憂慮,擺脫了聲名榮譽的糾葛,使自我的覺悟達到了完美的境界。

之後的王陽明,平匪患、定叛亂,開書院,講心學,證得了那個至善之境。臨死之前,弟子問他有什麼話要說。他說:「我心光明,夫復何言。」

人生的志向,應以至善的境界為追求,並以一生的實踐來證得那個境界,這才是圓滿的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荀子》:語言可通向真、善、美
《小窗幽記》:真心與人交往,共看清風明月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