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機器人是否應有人權引熱議,沙特承認其公民身份,歐盟提出電子人

機器人是否應有人權引熱議,沙特承認其公民身份,歐盟提出電子人

據《每日星報》12月29日報道,一位機器倫理專家明確表示,如果植入機器人腦中的晶元使得機器人有了意識,那麼機器人也應該獲得相應的權利。

機器人是否應有人權引熱議,沙特承認其公民身份,歐盟提出電子人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目前,人工智慧機器人能夠一定程度上能夠自主地說話、學習和移動。但鑒於現有的技術,創造完全自主的機器人來複制人類的外貌和思維是不可能的。

然而,隨著科學技術越來越進步,人們賦予人工智慧機器人以「人格」的想法成為可能。機器人學開發者、學者、倫理學家和立法者對人工智慧機器人的法律地位產生了很大分歧。

2016年5月,歐盟議會法律事務委員會發布了一份報告草稿,首次提出了將機器人歸類為「電子人」的建議。

自該報告發表以來,關於機器人應該被賦予什麼樣的權利的辯論一直在進行。如果歐盟的建議被採納,那麼那些具有「人格」的機器人將被授予「法人」的地位,這意味著他們將以獨立個體的身份在法庭上承擔相應的責任。

機器人是否應有人權引熱議,沙特承認其公民身份,歐盟提出電子人

相關法律專家表示,這些提案如果可以作為一個系統的框架來實施的話,將有效地賦予機器人人權。

去年,一款名為索菲亞的複雜人形機器人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擁有公民身份的機器人。該身份得到了沙烏地阿拉伯的承認。

這個噱頭成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並有許多人認為人性化的智能自主機器人可能會產生難以預計的社會後果。德國聯邦議院的顧問—本德爾(Bendel)博士表示,沒有任何倫理道德可以支撐賦予機器人以人權的這一觀點,阿拉伯的這一做法純粹是一個營銷伎倆。

本德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只有當機器人能夠感覺到或遭受痛苦,能夠有意識的去生活的時候,他們才有被賦予人權的可能。因此,動物或許可以擁有某些權利,石頭則不能,那些沒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也不該擁有這種權利。

機器人是否應有人權引熱議,沙特承認其公民身份,歐盟提出電子人

然而,他也表示,如果有一天,機器人能夠擁有意識,且能夠像人類一樣有情緒,他們就應該被授予相應的人權。

機器倫理研究人員表示,根據現有的科學技術水平,能夠有效讀出我們眼中所包含的情緒的機器人將在未來20年內成為發現最先進的機器人之一。

本德爾表示,目前看不出有任何辦法能夠使機器人具有完全自主的意識。我們最多只能開發出反向半機械人,也就是指,可以讓大腦和神經細胞在機器人的體內生長。而這種反向或倒置的半機械人,或許在某個時候可能會有情緒。

計算哲學家和科學家若爾迪·瓦爾韋杜博士(Dr Jordi Vallverdú)表示,憑藉現有技術所研發出來的機器人提供人權是不可能的,且這個問題在短期時間內也是沒有必要考慮的。

巴塞羅那自治大學的計算機教授表示,技術公司和製造商之所以支持賦予機器人以人格的建議,是為了避免對其機器的行為負責。然而,瓦爾韋杜博士仍舊錶示,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機器人是有可能被授予某種形式的權利的。

他說,從目前的西方文化演進過程我們可以發現,我們已經承認了所有男女應有的權利,那麼,機器人的權利總有一天也被會被列入我們的討論議程的,這是很正常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國英鳥 的精彩文章:

英王室作家稱查爾斯曾嫌棄黛安娜,質問其為何不像弟媳莎拉王妃
教皇聖誕演講譴責貧富差距擴大,敦促發達國家人們減少物慾追求

TAG:英國英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