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當你老了,無工可打」:真相可能比想像中更殘忍

「當你老了,無工可打」:真相可能比想像中更殘忍



從這兩年的來訪者情況來看,「求職寒冬」跡象早已不是什麼新聞,很多行業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衝擊。



這個時代的裁員總是讓人猝不及防,正應了劉慈欣《三體》里那句話:「消滅你,與你無關」。


時代已然如此,依然有很多人在妄圖一份「可以干到老」的工作,依舊停留在「找一份工作等於把自己送到保險箱」這般原始而落後的認知水平上。



現實無疑會給這類人一記最沉重的打擊。

每個行業都在飛速迭代,每個企業也有自身的發展周期和壽命。



個人唯有像一個企業那樣,具備戰略眼光、步步為營,才能在這個跌宕的職業環境中立於不敗之地。


仰仗行業紅利及平台資源就能活得不錯的故事,正慢慢成為歷史,最終會蕩然無遺。




一、

山雨欲來風滿樓:

讓人猝不及防的行業巨變


你可曾留意過,你所在的行業正悄然發生著哪些改變?



你在你的行業做了幾年,有沒有發現現在和過去有什麼不同?



如果不出幾年你的行業消失了,你覺得自己還可以靠什麼立足?



如果這些問題你從來沒有想過,更不曾未雨綢繆做部署與規劃,我只能遺憾地告訴你:


等有一天,真正的危機到來的時刻,毫無準備的你眼前也許只剩下一條路,叫做「慌不擇路」。





這幾年,很多行業的迭代與轉變讓人目不暇接,而真正讓人感到不寒而慄的是,絕大多數置身其中的從業者,竟渾然不覺!



二、

從業八年,

最優秀的業務員已經無單可談

和你說個真實的故事。

這個故事源於一例真實的諮詢案例,諮詢者張先生(化名)千里迢迢來到我所在的城市。



希望我能站在專業客觀的角度,幫他分析他所覺察到的行業趨勢是否靠譜,以及他所思考出的發展方向是否具備可行性。



張先生的職業起點並不高,專科學歷,後通過自考拿到了本科學歷。


然而比起很多起點不錯的職場人來說,張先生畢業後一頭扎進了物流行業,這一干就是八年,這八年來,他從一名銷售助理,一路做到了區域總監。



儘管取得了斐然的成就,但張先生對於行業的敏銳度時刻沒有丟掉,漸漸地,他發現物流業再也難以重複昨日的風光。



而讓物流業不復昨日風光的主要原因,不是物流業老闆和員工不努力,而是源於創業環境的影響,以及看不見的對手所致。




  • 大城市人力成本的上升,讓很多城市上演「空城計」



2015-2016年對於部分大城市來說,是重要的「升級年」。



城市升級給企業帶來的,未必是福音,有可能是更大的生存壓力。



在張先生所在的大城市,人力成本逐年增加,租金更是以每年20%的速度上漲。


與此同時,伴隨著行業監管力度的加強,很多企業正在做一件事情,即「逃離市中心」。



漸漸地,張先生負責的很多客戶都搬離出了之前的城市中心地帶,有的甚至退出大城市,搬離到其他城市。





由於負責的客戶位置越來越偏遠,拜訪客戶談業務的成本越來越高,而部分客戶有的無法捱過「行業寒冬」,早已人去樓空。



張先生自己做過銷售,又帶領過銷售隊伍,望著最有效的銷售員面臨「無單可談」的窘境,他發現,一切真的變了。





  • 打敗你的,恰恰是你想像不到的對手



對於很多傳統行業來說,可能正在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危機。



首先,隨著很多行業早已過了紅利期,隨著行業的成熟,資本的力量將會在未來格局中發揮強有力的作用。



也就意味著,未來若干年,很多行業都會出現「大魚吃小魚」的局面:



資本雄厚的大公司會逐步吞併生存艱難的中小公司,而隨著兼并重組的發展步伐,很多公司的員工遲早都會面臨裁員的境地。



其次,人工智慧及科技的發展幾乎是不可逆轉的趨勢,無人可以撼動。



2017年,京東物流開始向社會全面敞開,由於財大氣粗,一上來就是「價格戰」,把很多物流業的同行打擊到不行。



在這樣的行業巨頭的攻勢面前,如果一家企業不具備精準的市場定位、缺乏核心競爭力、又沒有雄厚的資金為繼,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一天天被打垮,卻毫無回天之術。



這還不算,京東更是在崑山投入巨資研發物流機器人,一些物流機器配送員陸陸續續上路,這對其他同行來說不啻於沉重的打擊。


CCTV2報道的京東無人倉今年3月首次亮相




圖為京東無人配送車

據不完全統計,不少物流企業的營業額銳減30%甚至更多,不少物流園區再也不復往日的熱鬧,如今人煙寥寥,甚至有的已經關門大吉。



最後,對個人而言,只顧低頭趕路不抬頭看路,註定輸的很慘。



讓我感慨的地方在於,類似張先生這種對自身行業處境有著敏銳覺察和清醒認知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我接觸過不少遭遇職業危機的人,多半會有一個共同特點:




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到「輕車熟路」後便不思進取;



每天的工作狀態更像是一種機械的重複,

對於很多工作恨不能草草解決;



與逐年遞增的慾望成對比的,是能力及競爭力的逐年下降。



於是便出現了「薪資與資歷倒掛」的現象。



也就是說,表面上看起來,不少人在之前的崗位上做了十年八年,但實則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技能或經驗。



高不成低不就,一門心思試圖尋找適合自己發展的平台,但現實往往不能如己所願。



三、

能力與年齡不匹配,是最容易被淘汰的一類人

少數來訪者向我們尋求幫助的時候,會不自覺地把諮詢當成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但當我們問及對方的優勢時,會出現如下的反應:



沉默,思考,幾分鐘後,說自己沒有什麼特別的優勢;



沉默,思考,幾分鐘後,嗶哩嗶哩說出好幾個毫無關聯的內容:


有的說自己對心理學感興趣,但從來沒有主動學習過任何關於心理學的知識;




也有的說自己上學時代英語還不錯,但是工作之後,也沒有任何精進的努力。

說了一通,依然理不出個所以然來。



這幾乎是遭遇職業危機的職場人的通病,即,缺乏獨特優勢,也就是在過往經歷中,不曾積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而對於行業情況及自身工作境遇分析,這些人更是一問三不知。

他們不過虛漲了年紀,相應的職業經歷和技能絲毫沒有跟上。



學習能力和成長能力多年來一直停留在畢業時的水平,甚至對於自身職業及行業的理解還停留在初級階段。





這才是很多職業危機的根源,想想看,人家十年八年不斷在累積新的經驗和技能。



而你,只把一年的經驗和技能反覆用了十年,當危機來臨時,不淘汰你又淘汰誰呢?




四、新的職業環境下,每個人必須關注以下三點



  • 主動規劃、自主學習與成長



不少人在遇到問題時總在抱怨環境不公:「沒有好的領導帶」、「公司問題不斷」,等等。



實際上呢?



你出了校門的那一刻就不是學生了,如果你自己不學習不成長,又能指望誰來教你不成?



很多人找工作抱持的一個很可笑的期待就

是,恨不得找個

工作就像進個「保險箱」,從此高枕無憂一路高歌到達人生巔峰。



這種夢想,估計也只能通過一個途徑實現,那就是——

做夢。






  • 除了提升技能,還要積累人脈、開拓眼界



馬斯洛之所以把「自我實現」放在需求的最上層,也就意味著,自我實現這件事情,是需要建立在一系列的保障和基礎之上才可以完成的。



被雞湯文引用最多的齊白石老爺爺,人家「大器晚成」的故事正是職業轉型故事的現實教材。



對很多草根而言,首要是解決溫飽(齊白石之前是木匠);


  


其次培養一門愛好,拜師學藝努力精進,直到這門愛好可以養活自己(齊白石在畫畫這件事情上積累了很多年,最終可以靠賣畫為生);





  • 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藉助人脈等外在資源達成「自我實現」




1902年的齊白石赴西安教畫,結識了貴人樊樊山,遍觀樊所藏大家名畫,走上寫意畫路徑;



後面的時間一路遊歷,結識了各地好友,其中不乏很多牛人大咖,如蔡鍔、黃興、黃賓虹等等,漸漸名聲鵲起,終成一代大師。



切換到現在的職業場景中,一個人如果不滿意現在的生存狀態,但沒有前面技能和人脈的積累,也缺乏見識及眼界的提升,想要一步登天走上巔峰,無異於痴人說夢。



  • 沒有成就感,才是比危機更可怕的事情



成就感源於哪裡?

並不是從天而降。



就拿學習來說,這幾乎是每個人童年必須經歷的事情,問題在於,為何有的孩子就能具備滿滿的學習動力,而有的孩子卻始終在抗拒學習這件事情?



這裡面的原因不一而足,但比較普遍和共同的原因在於,這個孩子是否付出了十二分的努力投入到學習這件事情中去?



因為做不好,所以這也不滿那也不滿,總想逃離,覺得自己這也不適合那也不適合。



而之所以做不好,最可能的原因就是,你不曾真正用心去做它。



這才是很多人缺乏成就感的根源所在。




人在職場,如果本著一顆無功也無過的心混日子,總有一天,你偷過的懶貪圖捷徑的小聰明,終會變成打臉的巴掌。



你會遲早被人替代,而你卻毫無反抗之力。

作者

趙曉璃,資深職業生涯規劃師,國家心理諮詢師,職場作家,累積諮詢時長2000+小時。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璃語職美人」

(id:

crystal_words

),

新浪微博@趙曉璃。


本文為LinkedIn經授權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LinkedIn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和圖片來源於原作者和pixabay。如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繫LinkedIn進行刪除,並就版權問題聯繫相關內容來源。


LinkedIn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wechateam@linkedin.com獲取更多信息。


?2018 領英 保留所有權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inkedIn 的精彩文章:

碰壁100天挑戰:被拒絕的100天里,我學到了什麼?
月入2w的80、90後,高效工作的必備秘訣是……

TAG:Linked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