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梅蘭芳vs福芝芳:你的名字暴露了你的婚姻

梅蘭芳vs福芝芳:你的名字暴露了你的婚姻

文 | 言一言· 主播 | 雅萱

十點讀書邀約作者

「一個人生命里的信息和他的名字所表現出的信息有很大的同步性。」這是終南山裡一位隱士說的。

他還說:「名如其命,命如其名」。看一個人的名字,就能看出這個人的生命是什麼樣子。

不信,你看一百年前的那個福芝芳,她真的是「扶植」芳了一輩子,然後在原配和第三者的浪潮中,激流勇進,最後享盡齊鴻之福。

肩負使命,註定出生

上世紀初,北京城一位剛烈女子帶著身孕,離開了婆家,她發誓再也不回去了,因為與丈夫嚴重三觀不合。

幾個月後,她在宣武門外產下一名女嬰,取名福芝芳。

一個單親媽媽,取名哪還按族譜來,跟著自己姓,剩下的照著感覺來就是。

也許一切真是冥冥註定,福芝芳這個名字彷彿就是天生帶著使命來的。

這個女嬰後來的一生都在極力詮釋這個名字的意義。

福芝芳自小跟著鄰居吳菱仙學習京劇,《桑園會》《武家坡》《二進宮》都學得有模有樣。

她還生得一副「天然妙目,正大仙容」的俏模樣。

1921年的一天,京城德高望重的「梅黨要人」馮耿光在看了福芝芳的表演後,不僅對她的專業進行了肯定,還肯定了她的另三項能力:「一長得不錯,二唱得不錯,三能生孩子。」

這集於一身的三項優勢,對「晚來天欲雪」的京劇世家——梅家,不異於寒冬里的「紅泥小火爐」。

原來梅家少爺梅蘭芳的原配夫人王明華已無法生育,先前的兩個幼子又全部夭折。

對一個京劇世家而言,血脈傳承是萬萬不能斷了的。

於是在談妥「絕不做妾」的條件下,福芝芳嫁給了梅蘭芳,成了他的二夫人。

這一年她初婚16歲,他二婚27歲。

隔著11歲的年齡差,這個女孩自此開始了四十多年「扶植芳」的賢內助生涯。

故事的結尾已悄悄寫在了開頭。

為人得體,團結人心

新婚伊始,男的儒雅俊逸,女的賢良淑靜,一對璧人羨煞旁人。

一年後,福芝芳就產下一名男嬰,為梅家衍了子嗣。

母憑子貴,原配差不多已形同虛設。

然而17歲的福芝芳並不因有兒傍身,就得意忘形。她的生存智慧遠超越她的實際年齡。

孩子出生第三天,她叫奶媽把孩子抱到原配王明華屋內,算是她的兒子。

就這樣孩子在王明華屋內住了一個月。

滿月那天,王明華把親手縫製的虎頭帽給孩子戴上後,又讓奶媽把孩子抱回福芝芳屋內。

這一來一往的抱進抱出,看似微小無意,實則為福芝芳打開了另一光明通道。

已喪失生子能力的王明華深受感動,她感謝福芝芳這樣得體大方。

她說:「姐姐身體不好,妹妹年輕健康,精力旺盛,所以拜託妹妹呵護好梅家的這根獨苗。」

是的,原配已和福芝芳以姐妹相稱。

她的這步棋輕輕一落,已決勝千里。

更高明的棋子,在日後的生活里更是舉不勝舉。

梅家上下擁護福芝芳主政,是從「大爺的命更要緊」開始的。

古往今來,沒有誰的婚姻能真正一帆風順,沒有半路殺出過程咬金,怎能突顯白頭偕老的艱辛。

婚後五年,福芝芳就遭到了對手。丈夫的紅顏知己孟小冬踏入了他們的婚姻。

成婚不久,就發生了轟動京城的命案。

孟小冬的一個戲迷因為梅蘭芳娶了孟小冬,心裡不忿找他算賬,無意中槍殺了梅蘭芳的好友。

梅蘭芳雖然躲過一劫,但這起血案,對他的生命安危構成了隱患。梅家人再也不覺得娶回孟小冬是樁好事。

而福芝芳,一眼看到了這件事的穿透力,她召集梅家人說:"大爺的命更要緊。"

輕飄飄七個字一下子點醒了正沉睡在愛情中的梅蘭芳。

兩個女人的爭夫戰爭,就此輕鬆地分出了勝負。

什麼人能比得上自己的性命重要呢。

這是梅蘭芳開始疏遠孟小冬的最大導火索。

有句話說:「當命運遞給我一個酸的檸檬時,我要設法把它榨成甜的檸檬汁。」

福芝芳正是如此。

她不哭不鬧,接住了命運丟給她的酸檸檬,然後以自己的通透與智慧為白糖,輕鬆榨出了酸甜檸檬汁。

補足短板,緊跟腳步

原配王明華,雖然已不再主事,但她的文化素養曾是梅家上下有目共睹的。先前梅蘭芳演出的服裝舞美造型幾乎都出自她之手。

福芝芳自小學唱曲藝,所受教育有限。

這是她的短板,她自知。婚後,她請來家庭教師,常年居住家中為自己補習功課。

《三字經》《百家姓》《古文觀止》《左傳》……一樣都不落下。

一個人真心想學習,她的進步誰也擋不住。

從最初的識讀簡單書信到讀古文和白話文的小說作品,她只用了四年時間。後來的她甚至還能和梅蘭芳一起討論戲文,做些內容改編。

無論哪個時代,一個女人只會生養,操持家務那是最最危險的。

你只有不斷保持學習,緊跟丈夫腳步,才能不被後來者頂替。

那時候的福芝芳就已明白這樣的真理:

與丈夫同步,精神上跟得上腳步,物理空間上更不能掉隊。

1930年,梅蘭芳即將訪美。本計劃帶著孟小冬,因為福芝芳有孕在身。但最後誰也沒帶成,梅蘭芳孤身一人前往。

無論福芝芳還是孟小冬,兩個女人心裡都明白:這次訪美之行至關重,它決定了誰才是世界戲迷眼裡的梅夫人。

在家裡明爭暗鬥勝出再多,不及國外官方認可的一半份量。

關鍵時刻,福芝芳不會含糊——她請來了醫生要給自己墮胎。

梅蘭芳嚇得連連承諾:「不帶了,不帶了。」

「一代冬皇」孟小冬在這個鐵血女子面前再次拜下陣來。

「我母親是旗人,她身上有滿人的血性,過去清朝滿人都是跑馬射箭的。」這是她的兒子梅葆玖印象中的母親。

福芝芳不愧是游牧民族的後人。為了維護長遠利益,眼下做些犧牲,是划算的做法。

畢竟在男人三妻四妾的年代,哪一段白頭偕老的婚姻不是伴著腥風血雨。

捨得狠心,才能得到成全;捨得放下,才能得到持有;捨得眼下,才能得到長久。

這是福芝芳的信念,也是她的遠見。

豪情仗義,拓寬格局

如果說他們能維持四十多年的婚姻,是因為她攻下原配,又擊退第三者孟小冬——那這是對福芝芳的低估。

她能與梅蘭芳白頭到老,還在於他們共患難經歷了那些人生坎坷後,依然堅守共同的人生信念。

1941年12月,日軍包圍香港,梅蘭芳被圍困。

因為堅守民族氣節,拒絕向日偽低頭,他們一家被凍結了財產,生活陷入了困頓。

有人以100根金條為誘鉺,讓福芝芳勸夫復出。她的做法是直接拒絕,然後賣房子、賣畫、典當首飾來度日。

那時候還是個孩子的梅葆玖,回憶說:

「我覺得父母那種做法太冒險了,沒有收入,北京的房子也賣了,我父親就畫畫,母親拿去賣,就靠這個過活,很艱難。」

但即使在那樣艱難的情況下,他們依然不忘周濟同行和窮人。

「那時候,大奶奶(福芝芳)每月還照舊給幾個同行寄錢。她說,有她一口吃的就不能餓著大家。」這是梅蘭芳友人張伯駒的回憶。

原來她的錚錚傲骨下藏著的不僅是自愛,更是愛人。

這時候的福芝芳早已收斂起一己的小悲欣,擴展胸懷在凝望滿世間的山高水長。

作家章詒和在《我們和前輩最大的差距在於人性》里寫:「我一直認為,福芝芳身上不是霸氣,而是俠氣和擔當。她的所為完全是她的天性。」

她還有個外號叫香媽。這是梅家上下和梅蘭芳的那些藝術後生給她的稱呼,更是一種肯定和褒揚。

在梅蘭芳那個龐大家族和眾多晚輩里,她像一位博愛慈祥的聖母,給人以溫暖與照顧。

沒有誰的婚姻能隨隨便便成功,在民國那個年代,每一個笑到最後的夫人,都是馬中赤兔,人中呂布。

她們懂得積累,善於布局,遼闊的格局決定了最後圓滿的結局。

名如其命,另有其因

回頭再看終南山隱士對福芝芳的「名字與婚姻說」。

我們不免驚訝:

這世上哪有僅憑一個好名字,就保證婚姻一世無憂的美事啊。

它不過是當事人認真吸引,認真付出;認真情深,認真婚姻;認真到別人無處插針。

而這只不過是與「名如其命,命如其名」的一場美麗巧合罷了。

說到底,起錯名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用心經營,坐等上天安排的取巧心。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下載十點讀書App

免費聽《蝴蝶傳》《阮玲玉傳》

經營好婚姻 過幸福的一生

-背景音樂-

《散落》《We are the champions 》

-作者-

-主播-

雅萱,十點讀書籤約主播。寄語:我來自甘肅天水,作為一名廣播電視微波傳輸工程師,很高興在十點讀書遇見美好的各位!感謝各位的聆聽和鼓勵!願我的聲音可以溫暖你。歡迎下載十點讀書App,搜索「雅萱」關注主播十點號,收聽雅萱為你朗讀的專屬美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讀書 的精彩文章:

沈從文:史上最會撩妹的文學大師
「2018年最後6天,他選擇了自殺」

TAG:十點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