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完顏三部述略

完顏三部述略

作者雪狐

「初從高麗來」

金代的完顏三部是指,一、金始祖函普子系。二、函普兄阿古乃子系。三、函普弟保活里子系。宋.洪晧在《松漠紀聞》上說:「完顏,猶漢言王也。」今漢譯王姓、汪姓、顏姓等。後世所稱完顏者,大都是指這三部的後裔子息。不過,這也不是絕對的,每一個大的部落下面,都會有一些小部落存在的。和女真人傳統的居住環境一樣,完顏部也是依山傍水而居:「每三、五里之間,有一、二族帳,每族帳,不過三、五十家。」特點是因水名村:「凡部族,既日某部,復日某水之某,以別識之。」如泰神忒保水完顏部,神穩水完顏部等,均屬此例。

先來看一段《金史》是怎麼說的:金之始祖諱函普,初從高麗來,年已六十餘矣。兄阿古乃好佛,留高麗不肯從,曰後世子孫必有能相聚者,吾不能去也。獨與弟保活里俱。始祖居完顏部仆干水之涯,保活里居耶懶。

「從高麗來」,這句話,在後世引發一些聯想。一種說法是,金的始祖函普是高麗人。《松漠紀聞》上說:「女真酋長乃新羅人,號完顏氏,猶漢言王也。兄弟三人,一為熟女真酋長,號萬戶。其一適他國。」清代阿桂編撰的《滿州源流考》也說:「金始祖本從新羅來,號完顏氏,所部稱完顏部。」

從高麗來,與從新羅來,說法不一,其實都是指地域而言,而不是就函普的族屬而言。來的原因,是避亂。學者孟古托力先生考據認為,函普從高麗來的時間,是在公元921年前後。當是時也,朝鮮半島內「新羅正衰,群盜竟起。」彼時也,恰值「遼滅渤海」,「在南者入契丹籍,為熟女真」時期。另一種說法,金始祖是居於高麗的靺鞨人。《金史.世紀》載:「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號勿吉。勿吉,古肅慎地也。《北史·勿吉傳》載:「勿吉國在高句麗北,一曰靺鞨」。

金之先,出靺鞨氏,這是就金人的族屬而言。《舊唐書·靺鞨傳》載:靺鞨諸部「或附於高麗,或臣於突厥」。 就是說,當時的靺鞨」諸部,在情勢上,是依附於高麗,或臣服於突厥的。

「肅慎之遺種」

《大金國志》上說:「唐貞觀中,靺鞨來中國,始聞女真之名。其屬分六部,有黑水部,既今之女真。」乃「肅慎之遺種,渤海之別族也。」女真、肅慎為同一詞JUSHEN,本意是森林的意思。靺鞨,譯為森林中人。

「唐初,有黑水靺鞨、栗末靺鞨,其五部無聞。粟末靺鞨始附高麗,姓大氏。李績破高麗,粟末靺鞨保東牟山,後為渤海,稱王,傳十餘世。黑水靺鞨居肅慎地,東瀕海,南接高麗,亦附於高麗。」看看,又與高麗糾結在一起了。渤海,指渤海國,是由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建立的政權,存國229年,後為契丹所滅。完顏與大氏是通婚的,後來的海陵王完顏亮的生母就是姓大氏的。

應該說,這個高句麗,在當初的確是個很牛逼的王朝。集安高麗王碑載:「……始祖鄒牟王之創基也……元出北夫余。」就是說,高句麗的創建者朱氏,是北夫餘人,因避禍從吉林的夫余縣南走遼東,創基的地點是在今天的遼寧桓仁,都城就是五女山腳下的下古城子村。高句王碑文上說: 「連葭浮龜渡奄利大水」,到達忽本。其地連靺鞨部落,恐侵盜為害,遂擦斥之。靺鞨畏服,不敢來犯焉。」女真與高麗,在歷史上,是既相為鄰,又相互侵掠的存在,糾葛不斷。其實,梳理一下高麗的苦逼歷程,就會發現,這也是一個享過福、吃過苦的民族。看一下史料記載:公元668年,唐李績平高麗。公元918年,王建自立,建國高麗(指王氏高麗)。公元935年,高麗滅新羅。公元936年高麗滅百濟。公元993年高麗敗於遼。公元1127年高麗臣於金。

李績破高句麗後,其殘勢退至朝鮮半島。此時,朝鮮半島上,有兩個地頭蛇政權,一個是新羅,一個是百濟。可想而知,退回來的高麗殘勢,想不受夾板氣都難。不想,200多年後,一個叫王建的新羅人,率部自立,在與新羅、百濟廝殺後勝出,統一了朝鮮半島,其政權以高句麗的繼承者自居,這便是王氏高麗。這個王建也是有想法的人,歷史上有一個詞語,叫「高麗北漸」,北漸的用意,是侵掠渤海國故地,恢復高句麗時期的疆域。在這場爭鬥中,函普三兄弟為避戰亂,就此分手,函普與弟保活里回到了「肅慎地」,居於「仆干水之涯」,弟保活里則北上居耶懶地方,兄長阿古乃因為信佛,留在了朝鮮。此後的完顏三部,也就此形成。

這個肅慎地,也就是今天的牡丹江流域,或再北一些,至黑龍江以遠。不過,明代的李貢寫了一首詩:《登開原北城》:「嗟哉此本肅慎地,古今割據名稱珠,女真於此建大號,遂入中原窺大都。」以此看來,肅慎地的地域範圍,是一直延伸到遼寧的北部地區的。有學者考據認為,金國第一個都城是在開原,而不是阿城。引述的證據之一,便是李貢的這首詩。

初讀史時,我一直對明代的邊將李成梁為何是朝鮮族人迷惑不解,在鐵嶺崔陣堡一帶李氏老家那邊走一圈後,回過頭來,再讀有關史料,也就清楚了,原來歷史上的高麗民族,與女真人居住的地方是如此之近,甚至翻過這邊的山頭,就能看到葉赫部的女真人,在殺豬吃肉,葉赫美女東哥,在火堆旁邊,翩翩起舞;翻過那邊的山頭,就能看到努爾哈赤的爺爺,在點灶坑燒火炕呢……

「仆干水之涯」在哪裡?

仆干水,既今之牡丹江,發源於敦化白頭山牡丹嶺,流經吉林省東北部和黑龍江省寧安、牡丹江、海林、林口、依蘭等地,在依蘭縣城西注入松花江,全長726公里。

學者王禹浪、於彭在《牡丹江流域渤海古城的分布》一文中認為:從音譯和地望上看,仆干水就是指從牡丹江鏡泊湖大瀑布開始,直至松花江口的江段。牡丹江,唐稱忽汗水,金稱活羅海川,或胡里改。清初稱上游為勒富善河,中下游稱為瑚爾哈河。二學者認為仆干水就是活羅海、胡里改的快讀。鏡泊湖,唐稱忽汗海,金稱湄沱湖,清稱畢爾騰湖。仆干與忽汗為音轉關係。

從地形上看,據《牡丹江流域水質變化趨勢及水環境污染特徵研究》一文介紹,鏡泊湖以上為上游,屬中高山區,敦化附近為較開闊的谷地,鏡泊湖至牡丹江市為中游,河谷開闊,為不對稱U形。牡丹江市至依蘭為下游,山嶺重疊,兩岸多陡壁。

史載:金代列祖起兵後,最先征服的是五國部和長白山三十部。而五國部的頭城既是依蘭。「遠交近攻」,由此看,完顏部的居住地仆干水之涯,應該是五國部東面,或東南一帶,路線是由北向南侵掠。不過,從早期的地圖上看,如果完顏部的仆干水之涯是在寧安一線,那麼完顏部應該先征服的是長白山部,然後再從東南向北進行征戰才合理。

有學者據《滿州地理志》載,「金始祖起於寧古塔地」,認為仆干水之涯是在海林、寧安地界。忽汗、對仆干,系轉音。也就是說,這個仆干水之涯,是在牡丹江上游的鏡泊湖畔,或離之不遠。之涯,一種說法認為是水之盡頭,但在這裡,更像是一處依江而居的山谷之地。寧古塔,滿語為六個的意思,其地為渤海國故壤上京龍泉府所在地,初城在今海林市舊古城子村。此地東接穆棱,西接海林,南接敦化、汪清,北接牡丹江市,距離鏡泊湖約70公里。注意,清始祖努爾哈赤的祖籍之地,也是在這個區域里。

一種觀點認為,函普離開高麗後,先是沿烏蘇里江北上,至同江、綬賓等地,後轉至牡丹江的「仆干水之涯」。 不過,綬濱一帶,系松花江流域,顯然與仆干水之涯不符。

「乃徙居海古水」

至獻祖綬可時,「乃徙居海古水,自此遂定居於按出虎水之側矣。」按出虎水,既阿什河。海古水,今之海溝河。按完顏部的遷徙路線看,從牡丹江市到按出虎水的阿城,距離為290公里。由「仆干水之涯」,到「按出虎水」之地的海古水,路線距離可能會更短一些。是翻山越嶺,還是順江而下,不得而知。但走完這個距離,再慢也不會超過20天。

「昭祖耀武於青嶺、白山,順者撫之,不從者討伐之。入於蘇濱、耶懶之地,所至克捷,還經仆燕水,仆燕,漢語惡瘡也,雖已困憊,不肯止。行至站里甸,得疾。迨夜,寢於村舍。有盜至,遂中夜啟行,至逼剌紀村止焉。是夕,卒。載柩而行,遇賊於路,奪柩去。部眾追賊與戰,復得柩。」青嶺,今之張廣才嶺。(《遼金簡史》上稱為吉林平嶺、南樓山一帶)。白山,今之長白山。蘇濱,指綬芬河流域。綬芬河,滿語「錐子」之意。耶懶,今屬俄羅斯塔烏黑河,金代在此設耶懶路。

昭祖,名石魯,函普五世孫,是完顏氏統一女真時期的重要人物之一。昭祖娶的次室是高麗人。從血統上看,完顏氏後人有高麗血統是一定的。這個石魯也是有性格的人,嫌仆燕名字不好,雖然疲累不堪,還是堅持要走。不過,也是倒霉,睡半夜時,來強盜了,只好爬起來再走,走到逼剌紀村時,「是夕卒」,就是說,當夜石魯死在了這個小村子。這還不算完,死後,就連棺材也賊人搶走了,好在最終奪回來了,「於是乃得歸葬也。」

也就是說,在石魯時期,函普系的完顏部,還是時常征戰在牡丹江流域的。仆燕水,一指穆棱河。穆棱河,土名「牤牛河」,在金代稱「毛憐河」。明時毛憐衛既出自此。在虎頭鎮南注入烏蘇里江。仆燕是地名,很可能是石魯還軍時,途經的一個地點。要知道,在昭祖時期,也就是在石魯的父親綬可時期,完顏部已經從「仆干水之涯」遷徙至「按出虎水之側」。

百年後,後人再聚首

再來看《金史》的說法:「函普從高麗來,年已六十餘矣。兄阿古乃好佛,留高麗不肯從,曰後世子孫必有能相聚者,吾不能去也。獨與弟保活里俱。始祖居完顏部仆干水之涯,保活里居耶懶。其後胡十門以曷蘇館歸太祖,自言其祖兄弟三人相別而去,蓋自謂阿古乃之後。胡十門說:「吾遠祖兄弟三人同出高麗,今大聖皇帝之祖入女直,吾祖留高麗,自高麗歸於遼。吾與皇帝皆三祖之後。」

「吾祖留高麗,自高麗歸於遼。」這是說,本以為一心向佛,可在高麗地方享受太平,沒想到禍事還是來了。在遼與朝鮮的征戰中,阿古乃一系還是被掠走了,被遷移到了今天的遼南地區金縣、復州一帶,成為「曷蘇館路」的熟女真人。公元926年,遼滅渤海,遷女真大姓入遼南一線。渤海滅國後,黑水女真完顏部南遷,此後成為遼與高麗的一方強鄰,這是後話。《遼金簡史》上說,渤海(國)時期,鴨綠江和圖門江以南地區(今朝鮮咸鏡北道、咸鏡地道地區),居住著大批女真人,前者稱為鴨綠江女真,後者稱為合懶甸女真和浦盧毛朵女真。渤海滅國後,他們南與高麗、西與大遼為鄰。這說明,這部分女真人沒有了依靠,被暴露在兩大強敵面前了。

遼保寧五年,「有女真襲邊,殺都監達里選……」後又襲掠撫順、蓋州、復州等地。成為遼東境外邊患。公元993年,遼征高麗,連帶著把邊境地區的女真人也收拾了一下。「俘女真人口10餘萬,馬20餘萬匹,迫使女真術不直、賽里等八族內附。」內附的這部分女真人,亦被安置在遼東京(遼陽)之南,成為曷蘇館女真。「自高麗歸於遼」。這說明阿古乃一系,自高麗歸遼的時間,是在遼征高麗的公元993年前後。《松漠紀聞》上說:「……兄弟三人,一為熟女真酋長,其一適他國。」一為熟女真酋長,說明阿古乃一系,還是熟女真人的首領。

與函普兄弟分手後,保活里又北上去了耶懶地方,既「其一適他國」。後來在金景祖完顏烏古乃時期,耶懶部回歸。這個過程挺有意思的,金史是這樣記載的:景祖時,「直離海使部人邈孫來,請復通宗系……雖同宗屬,不相問久矣。」直離海是保活里的四世孫,也就是金朝大將石土門的父親。《金史卷七十.列傳第八.完顏石土門》載:「石土門,耶懶路完顏部人,世為其部長,始祖弟保活里四世孫。弟完顏忠,本名迪古乃……」『

這說明,適他國的保活里一系,也是以部落首領的身份出現的。說明函普三兄弟,在高麗時,也不是白丁身份,而是完顏部的酋長。也就是說,函普與保活里不是孤身離開高麗的,應該是率部離開。歷史開了一個玩笑,函普三兄弟分手後,歷百年後,他們的後人,又在大金創國時,重新聚在了一起,並打下一片江山。是以天下完顏,雖分三宗,實為一脈。

本姓完顏,避亂而居

《神麓記》(苗耀著)則說:「金始祖掯浦(指函普)出自新羅,奔至阿觸胡(指按出虎),無所歸,遂依完顏,因而氏焉。」意思是,函普是來自新羅的,原來姓什麼不知道,生存狀況是居無所歸,投靠了完顏部後,因做事練達,被部落首領賜了一個60多歲的老女人,一說40餘歲,又生了兩男一女後,才「因以為氏」的,既姓了完顏氏,後來又順利地做了完顏部的首領。

這個說法,有點勉強。如果函普是因以為氏的,那麼胡十門、土石門等,豈不是非姓完顏氏了?後世學者大都認為函普三兄弟,是本姓完顏的,而不是入了完顏部,才因而姓了完顏氏的。否則間隔百年,函普三兄弟後人,又以完顏姓氏同歸,在那個年代,顯然是不可能的。(參見學者孟廣耀、孫進已、董萬等文。)

「從高麗來」,或「出新羅」,來的背景都是避亂。其實,「契丹東顧」,「高麗北漸」, 覬覦的都是 「渤海故地」是真的。 看一下遼使蕭恆德與高麗中軍使徐熙的對話,就能體會到函普當時的處境了。蕭恆德:「汝國興新羅地,高勾麗之地我所有也,而汝侵蝕之,又與我連壤而越海事宋,故有今日之師。若割地以獻而修朝聘,可無事矣。」意思是,高麗興於新羅之地,而原高麗之地,現在是歸我所有,而你們侵佔了,又與大宋勾結,所以才興師問罪,若割地而通交往,就可以沒事了。

徐熙回答說:「非也。我國即高勾麗之舊也,故號高麗,都平壤,若論地界,上國之東京(指遼陽) 皆在我境,何得謂之侵蝕乎?且鴨綠江內外亦我境內,今女真盜據其間,頑黠變詐,道途梗澀甚於涉海。朝聘之不通,女真之故也。若令逐女真還我舊地,築城堡通道路,則敢不修聘。」

意思是,我們是被唐朝滅掉的高句麗的繼承者,論地界,不僅你們的遼陽一帶是我們的,而且鴨綠江內外地界也是我們的,因為女真人盜據其間,才導致我們兩家交流不通,你們要是把女真人驅逐了,把舊地(指渤海國故地)還給我就沒事了。

這是公元993年,遼與高麗第一次戰爭時發生的事。按學者孟古托力的推算,距函普從高麗來,過去了差不多有70年左右,但記錄的歷史糾葛,卻是函普從高麗來的背景。此時,遼與宋正進行著「幽雲」之戰。奇怪的是,這一仗遼勝了,卻又賜地了。遼聖宗「取女真鴨綠江東數百里之地」賜於王氏高麗。以東,當指通化、延吉至寧古塔一線。上述地域,就是女真人自古以來的生息之地肅慎地。因此說,函普是被驅逐的女真人,似乎才更合理一些。

在學界,還有一種說法,既高麗與渤海「世稱同種」,此說雖不靠譜,卻是有人信同。再上溯一下,公元735年,唐玄宗詔旨以大同江為界,南屬新羅,北屬大唐,是為《開元乙亥界約文書》。唐賜地高麗,遼賜地高麗,到了明時,還是賜地高麗。歷史上的三次賜地高麗,其實賜的都是女真人的世居之地,好在這個民族「所稱頑強」,沒在賜地後無家可歸。公元1115年,函普一系的完顏阿骨打,揭竿而起,把大遼國給滅了,把北宋和西夏也給滅了,又在與高麗的征戰中,讓這個「父母之邦」也稱臣了,也算了卻一段歷史恩怨。完顏一姓,在此後千年間,一脈相承,成為一個顯赫的姓氏。

作者雪狐(汪雪松)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烏拉八景」之一的「鳳閣春情」(4)
普京的前任顧問:俄羅斯的解體或許無法避免!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