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90後男教師在家造密室,禁止父母、女友出入

90後男教師在家造密室,禁止父母、女友出入


每天一條獨家原創視頻


本文轉自:一條

(ID:yitiaotv)



90後男生馮澤宇,


研究生畢業後,就回到了鄭州老家,


在一所大學裡當音樂老師。


本想就近照顧父母,


但和父母一起生活了3個月之後,


他就因為生活作息不同,


搬出來,一個人住。


他把270平米的家一分為二,


做了一個像音樂廳一樣的公共空間,


以及一間「密室」。


好友們可以輸入自己的指紋,


自由進出公共空間,


但「密室」只有他一人的指紋能打開,


連父母都被禁止出入。


他在自己的家裡過著極度克制的生活,


每天幾點起、幾點練習樂器、幾點健身,


都有嚴格的時間規定,

為了保持自律,他還特地選擇了硬質的傢具,


不讓身體太懶散……


「這個家只屬於我一個人,


哪怕以後有了另一半,


我也不會跟她在這裡一起過日子。」

自述

  

馮澤宇

   編輯

  

張翔宇




我叫馮澤宇,是個90後,目前在鄭州的一所大學裡教古典薩克斯管。

6個月之前,我住進了現在的家。270平米,我一個人住。這裡被劃分成兩個完全獨立的空間:190平米的公共空間,和80平米的「密室」。


只有我一個人能進入,父母至今都不知道這個「密室」長什麼樣。


 想陪父母一起住, 


 卻打擾了他們的生活 


我從很小開始就學音樂,主修薩克斯管,家裡也很支持我。


2009年,我考上了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就離開父母,獨自去上學了。本科畢業後,又繼續到四川音樂學院讀研究生。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回家陪伴父母。


所以在畢業之後,我決定直接回到老家鄭州發展,這樣能方便照顧父母。2年前,我在鄭州的一所大學找到了一份工作,教古典薩克斯管。


回家後的前三個月,我和父母住在一起,但我慢慢發現,我們的作息時間、生活方式很不一樣。我每天需要有3個小時練習薩克斯的時間,不希望受人打擾,也想一個人靜靜地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


他們也覺得在某種程度上,我打擾到了他們的正常生活,雙方都在努力地遷就彼此。所以我決定搬出來,一個人住。


恰好就在同一個小區內,父母有一個10年前買下的公寓,目前處於閑置狀態。這裡距離我父母家,步行只需要幾分鐘,我決定改造這個老房子,搬進去住。


既有了自己的獨立空間,又能照顧父母的生活,這是我和父母之間最舒服的一種關係。現在,我一有時間就去看看他們,陪他們聊天。


 鄭州沒有能舒服聊天的地方,


 我要在家完成所有的社交 


現在的家,已經住進來半年了。裝修花了8、9個月,但在這之前,我花了很長時間,四處尋找合適的設計師。


遇到現在的設計師李成,也是一個巧合。朋友丟了一隻狗,我幫忙尋找,正巧被李成撿到,才偶然認識了。我們先做了一年的朋友,覺得彼此足夠了解了,我才開始拜託他設計這個房子。


家裡的裝修,花了

近60萬左右

,清單如下:


公共空間:


1、音樂廳(包括餐廳、廚房)  

15W



2、健身房(含配套浴室) 

9W


3、茶室 

2W


私密空間:


4、起居室 

13W


5、禪堂 

2W


6、庭院

 5W


7、卧室套間(含衛生間,衣帽間,書房)

 14W


李成說,我可能是他碰到過最謹慎、最較真的甲方。但也因為有這一年的相處時間,他做起我家的設計,特別得心應手,成本上也節省了不少。


對於這個房子的設計風格,我沒有干涉太多,但是在功能上,我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需要有兩個完全獨立的空間:


一是要有一個完全私密的空間,只有我自己才能進去。二是要有一個公共空間,我可以在這裡練琴、演奏、給學生上課或接待朋友。


會這麼做,是因為鄭州不像是北京、成都,很少有可以舒服聊天、安靜交流的地方,不如在家裡完成所有的社交。如果這個房子不在鄭州,那我的家應該不會是現在的樣子。


 80平米的「密室」, 


 只有我的指紋能進,父母、女友都不能進 


我家很大,有270平米。


一進門,是60平米的公共空間,這裡是我的「音樂廳」。我放了一架鋼琴、兩把薩克斯管、一個落地燈和兩把椅子,很簡單。這裡是我家公共區域的中心。


靠近客廳和廚房的位置,李成為我設計了3個木質階梯,形成了一個錯層。我在家裡給學生上課,或者邀請朋友聽我演奏,他們都喜歡坐在這裡,我也很享受分享的過程。


我覺得有演奏的地方,都可以叫做「音樂廳」,都是我的舞台。


我家的公共空間,還包括了健身房、茶室、客衛和儲物間,每個空間都是獨立的。我會在茶室談一些比較「正經」的事情,每天會在健身房運動半小時。



幾個關係比較好的朋友,我都錄入了他們的指紋,讓他們可以自由進出我家的公共空間。即使我不在家,他們也可以在這裡工作、休息。


再往裡走,就是我家的私密空間。這裡像極了一間「密室」,只有輸入我的指紋才能進入。


從我搬進來到現在,連我爸媽都沒有進來過,即使以後有女朋友,我也不會讓她進來。


我的「密室」一共有80平米,這裡有我的起居室和書房。其中有20平米,設計成了一個室外的日式小庭院。



因為鄭州的霧霾天很嚴重,所以我們在起居室和書房靠近庭院的一側,設計了六扇大大的落地窗,是可以完全打開的。


碰上霧霾天,便可以躲在室內,舒舒服服地看書喝茶。


下雪天是最美的,坐在家裡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看到落在石子上的白雪,這個時候,我的心裡也是最安靜的。


起居室是我最喜歡的空間,每天除了練習薩克斯,我幾乎都待在這裡。


起居室的屋頂,特別設計了一個天窗,玻璃和遮陽簾可以完全打開,晚上還能抬頭看到幾顆星星,挺浪漫的。


 極致的摩羯男, 


 生活就是要剋制一點 


我是一個典型的摩羯座,生活非常自律。


幾點練樂器、幾點起床、幾點睡覺,都是一成不變的。我覺得生活就是要剋制,雖然這樣有點像個「老人家」。


每天在家練薩克斯管3小時


在布置「密室」的時候,我特意選擇了那種坐上去不會讓身體感覺懶散的傢具,比如軟綿綿的沙發。除了晚上睡覺和午睡,我從來不會坐到床上去,我也不喜歡賴床。


但公共空間卻恰好相反,一切都是舒適的、溫馨的。我對自己比較嚴格,但對朋友,我沒有要求。



「密室」的傢具



公共空間的傢具


我喜歡和自然離得近一些,天氣好的時候,我會把窗全部打開,不僅能看到眼前的小院子,還能看到老城區遠處的風景。


除了喜歡音樂,我也喜歡看書,所以我請設計師預留了一個空間作為禪堂,除了一盞落地燈,沒有任何的傢具和裝飾品。這倒不是因為我喜歡斷舍離,而是因為沒有找到喜歡的,我不想勉強和將就。


平時,我會坐在這裡,靜靜思考,那種狀態不是放空,也不是深思。一個人需要時時關照自己的內心,這非常重要。


每次從私密空間走到公共空間,不管是我一個人在家,還是見朋友、或者練習薩克斯,我都會換一身相對正式一點的衣服,這不僅僅是一種「儀式感」,更是一種狀態的切換。


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我很在乎這種感覺。


 租來的房子,根本不是家 



來過家裡的人,都覺得我是個矛盾體——又想社交,又想獨處。


但我不這麼認為,況且,別人眼裡的我是什麼樣子的,這根本不重要,這一點,我挺90後的。


當然,也有不少朋友認可我的生活方式,我的身邊現在彙集了越來越多摩羯座的朋友,我挺開心的。


我覺得租來的房子,根本就不是家。因為家是比較個人的東西,房子里的所有功能,都是為我量身定製的,不會有人比我更適合住在這裡,這才是家。


在這個房子里,我的作曲家朋友還幫我定製了屬於我的第一個薩克斯管作品,有別人的幫助,有自己的堅持,才促成了這件事情。這和我的家、我的生活態度,本質上沒什麼區別。


我會一直一個人住在這裡,即便以後有了另一半,我也不會選擇和她分享這個空間,一起在這過日子,這裡只屬於我。

部分圖片由設計師李成提供




——


大地之上


祈願人人能設計


人人可建造


人人安居在棲息身心的家園裡

設計部落


業主和設計師的家園

部落君私人微信


cd-xian 


歡迎搭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設計部落 的精彩文章:

單身男1人獨居80m2二層精緻公寓,女生看了都羨慕!

TAG:設計部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