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條「曲線入仕」捷徑,每朝皇帝都有吃這一套的,手法越來越純熟

一條「曲線入仕」捷徑,每朝皇帝都有吃這一套的,手法越來越純熟

文| 十年砍柴

一條「曲線入仕」捷徑,每朝皇帝都有吃這一套的,手法越來越純熟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漢朝初期,皇帝無為而治,用度儉樸,與民生息,經文帝、景帝父子兩代的勵精圖治,到漢武帝劉徹時,國力處於鼎盛階段。漢武帝好大喜功,一改父、祖兩代的對外方略,對匈奴屢次發動戰爭。而其迷信方術,遠超過了祖父文帝,漢文帝只是就鬼神之事向賈誼不恥下問,而武帝,幾乎把秦始皇求仙問葯的故事重新演了一遍。元豐元年,「方士更言蓬萊諸神山若將可得,於是上欣然庶幾遇之,乃復東至海上望,冀遇蓬萊焉。」秦始皇時有徐福、盧生等方士,漢武帝時則有公孫卿這類方士。「公孫卿言見神人東萊山,若雲『見天子』。天子於是幸緱氏城,拜卿為中大夫。遂至東萊,宿留之數日,毋所見,見大人跡。復遣方士求神怪采芝葯以千數。」

漢以後的方士或許是吸取秦、漢時代徐福、盧生、公孫卿等前輩的經驗教訓,他們取悅於皇帝之道更為純熟,不將話說得太滿,譬如不再言之鑿鑿說何處能見到神仙,何處等尋覓到不死葯——如此容易露餡。而是靠進獻春藥藥方讓帝王和權貴享受生理上的慾望,或者靠攝養占卜、符篆齋醮之術將皇帝和權貴搞得神魂顛倒。如《舊唐書》記載術士葉法善,「又嘗於東都凌空觀念設壇醮祭,城中士女竟往觀之,俄頃數十人自投火中,觀者大驚,救之不免。法善曰:『此皆魅病,為吾法所攝耳。』」 ——基本上和王林大師「空盆變蛇」「空杯取酒」一樣的路數。

唐室尊道家創始人李耳為先祖,高宗時追封李耳為太上玄元皇帝。道教地位因之尊隆——老子之道教與後來熱衷煉丹、辟穀的道教本不是一回事,但道教攀附李耳為創教教主,尊道教者必尊李耳。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在唐代,士大夫煉丹、尋道、訪仙成為了時尚。李白「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一輩子和道士、道姑多有交往。當然,唐代許多士大夫親近道士並非僅僅是為了尋求延年益壽的方法,更多是為了追逐現實中的富貴。由於皇室尊崇道教,一些有名的道士出入宮禁,與皇帝和達官顯貴有著親密接觸,因此其言行能影響皇帝。如前文所提到的葉法善,曾深度地介入上層政治,自己在《留詩》中不無自得地誇耀:「適向人間世,時復濟蒼生。度人初行滿,輔國亦功成。」他本人被封為銀青光祿大夫、鴻臚卿越國公、景龍觀主。有唐一代,士人不能通過科舉等正常方式當官,而入終南山做道士博取江湖聲名,進而得到皇帝賞識一舉而得高官顯爵,成為一種「曲線入仕」的流行方式,名曰「終南捷徑」。

一條「曲線入仕」捷徑,每朝皇帝都有吃這一套的,手法越來越純熟

宋真宗

宋代真宗、徽宗等皇帝也很迷信方術。宋真宗夢見神人授天書,自認為是吉兆,改元為大中祥符。有這樣的皇帝,自然就有投其所好的佞臣。官至參知政事(次相)、樞密使(掌軍政大權)、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首相)的丁謂,曾教唆女道士劉德妙:「汝所為不過巫事,不若托老君言禍福,足以動人。」劉德妙鑿地挖得一隻烏龜,帶入宮禁,欺騙皇帝說這是太上老君的化身。宋徽宗更是道教方術的超級「粉絲」,宣和七年,徽宗詔內禪,自稱昊天上帝長子神霄帝君下降,道士稱他為教主道君皇帝。

徽宗供奉的道教神仙沒能保佑他避免國破被俘、客死於金營的悲慘命運。

一條「曲線入仕」捷徑,每朝皇帝都有吃這一套的,手法越來越純熟

明朝最好仙道的是世宗嘉靖皇帝,他中年後長期在深宮內築乩修鍊,不問政事。大臣如嚴嵩等人,靠寫好齋醮時獻給上天的青詞而得寵。道教領袖邵元節、陶文仲得以大用。邵官至禮部尚書——讓一個煉丹修道的方士掌管天下名教大權,真正是斯文掃地。而陶文仲被封為恭誠伯。明初輔佐太祖打江山的功臣劉伯溫得到的也不過是伯爵(誠意伯)。不信或不尊崇仙道的大臣,則被冷落甚至嚴厲處罰。如首輔夏言不願意穿戴皇帝賜給的道冠道袍,而失去了嘉靖帝的信任。太僕寺卿楊最上疏嘉靖帝,指出妖道之方術無非是騙人的把戲,竟被皇帝下旨廷杖而死!

相比較而言,清代的皇帝對待方術的態度是最為理性的。從順治開始,尊崇宗教如藏傳佛教,只是其為了統戰的政治需要,沒哪個皇帝像宋徽宗、明世宗那樣沉溺於荒誕不經的方術(服用春藥的皇帝如咸豐倒是有的)。

儘管從秦開始,中國歷史上不乏被方術所惑的君王和權貴,但由於中國一直由理性而務實的儒學作為政治和倫理的支柱學說,方術也就只能成為權力的潤滑劑和權貴的迷幻藥,方士,再如何得寵,也只能是弄臣。沒有哪個方士,能夠希冀用邪道取得精神領袖的地位——如這樣做基本上就等於造皇帝的反了,如東漢末年依靠太平道的黃巾起義,元末依靠明教的農民起義。成吉思汗在草原上崛起時,薩滿教的大巫師通天巫闊闊出立有大功,後居功自傲,想成為與成吉思汗並駕齊驅的宗教領袖,被成吉思汗毫不手軟地除去。

在中國或者說東方的帝制時代,通天巫闊闊出越過了紅線,他必須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日本窮兵黷武,經濟遭遇寒冬竟還想吞掉蘇聯整個貝加爾湖以東
海王和印度濕婆神誰的三叉戟更厲害?三叉戟:尖端科技破壞力代表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