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改變世界的30個歷史轉折點,知道一半算你牛!

改變世界的30個歷史轉折點,知道一半算你牛!

《世界觀的革命》這本書,考察了那些人類歷史中重要的運動與人物,正是這些運動與人物提出的理念驅動了西方的歷史,乃至於改變了整個人類社會。以下時間表列出了這些最重要的事件和人物,它們標誌著世界觀中的主要轉折點或過渡期。一起來看下都哪些。

改變世界的30個歷史轉折點,知道一半算你牛!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 公元前1400年

以色列人出埃及。摩西五經的啟示確立了一種以上帝為中心的世界觀: 上帝、人性、知識、創造、社會與倫理都在如下框架內展開——上帝是至高的創造主,是護理萬物的統治者,是救贖主。

2. 公元前8世紀

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為希臘哲學的出現提供了背景。宙斯等人格化的奧林匹斯眾神,代替了早先關注自然中的巫術力量的原始希臘宗教。

3. 公元前6世紀

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在希臘的米利都建立了前蘇格拉底的米利都學派。他們思辨地設想: 宇宙的秩序源泉不在於荷馬諸神,而在於某種終極性的自然性現象。

4. 公元前5世紀

柏拉圖的《理想國》提出了一種新理想即哲學。理念的超驗世界代替了荷馬諸神,成為宗教獻身的對象。其後的亞里士多德修改了柏拉圖的思想,強調感覺經驗。

5. 公元31年

耶穌被釘十字架,又復活。上帝在耶穌基督里的道成肉身,為基督教世界觀立下了歷史的以及本體的根基,而基督教福音的核心,就是從罪和死亡中得救贖。

6. 公元36年

使徒保羅皈依。他的新約書信表達了與舊約啟示連貫一致的基督教世界觀。

改變世界的30個歷史轉折點,知道一半算你牛!

7. 公元313年

羅馬皇帝君士坦丁發布《米蘭敕令》,結束了帝國範圍內的對基督教的迫害。325年,他在尼西亞召集了教會的第一次普世公會議,這次公會議肯定了耶穌基督的神性。

8. 公元419年

奧古斯丁的《論三位一體》成為古典希臘思想的基督教替代。三重位格的上帝為理解一切實在給出了超驗根基。他的《上帝之城》表達了一種目的論的歷史哲學,代替了希臘的循環觀念。

9. 公元1120年

阿伯拉爾的《是與否》引入了一種從事神學的新方法。他以問題的方式使用邏輯,這種使用控制了對聖經內容的解釋,使得神學與聖經解讀相分離。

10. 公元1274年

托馬斯·阿奎那的《神學大全》將亞里士多德哲學和基督教教義結合起來,造就了中世紀在信仰與理性之間的經典綜合。

11. 約公元1285—1347年

奧卡姆的威廉的唯名論否認共相的存在,挑戰阿奎那在信仰與理性之間所做的綜合,為現代科學奠定基礎。

12. 公元1304—1374年

彼特拉克發展了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他先鋒性地使用拉丁手稿,促進了古典著述的復興,使人們更多地訴諸古典著述而非經院權威來為市民價值辯護。

改變世界的30個歷史轉折點,知道一半算你牛!

13. 公元1503年

德西德里烏斯·伊拉斯謨的《基督精兵手冊》發展了一種非教條的基督教人文主義。他在《愚人頌》里以辛辣的諷刺抨擊腐化的中世紀實踐與宗教迷信。

14. 公元1515年

尼古拉·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開啟了現代政治觀念,它以權力而非美德為政治行為的目標。

15. 公元1522年

馬丁·路德在德國的沃爾姆斯會議上拒絕收回著述。他對保羅因信稱義教導的再發現,以及其他著述,引發了憲制的新教改革。

16. 公元1527年

《施萊塞穆信條》開創了教會與國家分離的新教宗派主義,這有別於和世俗權威合作的權勢主義宗教改革。

17. 公元1536年

約翰·加爾文的《基督教要義》出版,成為改革宗神學的經典表述。加爾文的神學著述、解經著述以及書信,表達了這樣一種世界觀: 以聖經教導為基礎,在生活的各個領域進行歸正改革。

18. 公元1543年

尼古拉·哥白尼的《天體運動論》提出日心說的宇宙論代替托勒密的地心說。伽利略的望遠鏡觀察肯定了哥白尼的理論。

改變世界的30個歷史轉折點,知道一半算你牛!

19. 公元1624年

切爾伯里的赫伯特勛爵在《論真理》一書中曆數了自然宗教的五個要點,這標誌著英國自然神論的開端。

20. 公元1637年

勒內·笛卡爾在《方法談》中提出「我思故我在」,這開創了啟蒙運動的「主體性轉向」,它將個人性的理性奉為確定真理的道路,以取代從前所接受的權威如啟示與教會教導。

21. 公元1675年

施本爾在《敬虔之願》中描畫了虔敬派的基本原則——聖經研讀,福音佈道,以刻骨銘心的宗教經歷而非信仰教條為基督教信仰的基本。

22. 公元1781年

伊曼努爾·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在認識論中造就了「哥白尼式的革命」,為他的《純然理性界限內的宗教》奠定哲學基礎,而這本書對基督教作了道德性的再詮釋。

23. 公元1841年

路德維希·費爾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質》攻擊基督教的教導,認為它只是人類精神的投射。他以人的立場詮釋基督教,認為人是愛、和平等美德的擔負者,而以前人們卻錯誤地以為擔負者是上帝。

24. 公元1845年

索倫·克爾凱郭爾的《恐懼與顫慄》引入了存在主義,它強調以自由和個體選擇為自我與倫理的決定因素。

改變世界的30個歷史轉折點,知道一半算你牛!

25. 公元1848年

卡爾·馬克思發表了《共產黨宣言》,號召工人無產階級聯合起來革命,推翻資產階級,建立一個無階級社會。

26. 公元1859年

查爾斯·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挑戰物種固定的觀念,提出了進化論,按照這種理論,物種在生存競爭中因著自然選擇而發生改變。

27. 公元1885年

弗里德里希·尼採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嘲諷傳統的基督教觀念及道德,提出那些擁有權力意志的人應當創造自己的意義。

28. 公元1907年

威廉·詹姆斯的《實用主義: 某些老思想方式的一個新名字》提出一種認識論,它關注的不是思想性行為,而是某個觀念的實踐性後果。

29. 公元1922年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的《邏輯哲學論》發動了當代哲學中的「語言學轉向」,它以語言分析來解決傳統的哲學問題。

30. 公元1962年

托馬斯·庫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拒絕這種觀念: 科學在線性的知識積累過程中發展。他提出,科學的發展是一種範式的轉移,在其中,研究的本性有著突然改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詩畫 的精彩文章:

哲學中的幾個最基本問題,弄懂了才能學哲學!
徐芒耀繪畫作品賞析,越看越給力,越看越真實!

TAG:哲學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