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特朗普突訪伊拉克:美在中東轉向「離岸平衡」?

特朗普突訪伊拉克:美在中東轉向「離岸平衡」?


(新京報報道)所謂「離岸平衡」,其實離得並不遠,美國仍是中東地區最大的幕後操盤手。


  12月2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夫婦突然造訪了位於伊拉克西部的阿薩德空軍基地。此次訪問發生在特朗普突然宣布從敘利亞撤軍的一周後,也是美國聯邦政府部分機構停擺的第五天,不免別有意味。

  事實上,標榜重視中東地區、將首次訪問就選定沙特的特朗普,在訪問反恐故地的時間選擇上,似乎姍姍來遲。


  2009年4月7日到8日,在上任不到三個月後,奧巴馬就訪問了伊拉克。隨後的7年中,奧巴馬又四次訪問了阿富汗。而特朗普,是在上任將近兩年之後才訪問伊拉克。其中的溫差,或者說在戰略考量上,對伊拉克的不重視可見一斑。


  無論如何,特朗普的此次突訪,至少隱含著希望發出三大信號的考量。


  首先,特朗普政府希望通過此次訪問,強調在中東長期的戰略存在。

  特朗普作出的從敘利亞撤軍的決定,已在過去一周改寫了敘利亞乃至中東地區的權力劇本。敘利亞國內局勢將因為庫爾德武裝和反對派力量的被迫抉擇,而進入新局面;俄羅斯、土耳其、伊朗三國之間,也將上演新一輪博弈。


  在地區局勢陷入連鎖反應之際,「始作俑者」的不期而至,完全是在宣示美國在該地區的持續戰略存在——所謂「離岸平衡」,其實離得並不遠,甚至仍是最大的幕後操盤手。


  其二,特朗普政府希望通過此次訪問,來保持與美國軍方高層的良好互動。馬蒂斯的憤然離任,雖然是以對敘利亞撤軍決定的不滿為導火索的,但其背後隱含的卻是白宮與軍方高層在過去一段時間的矛盾與分歧。


  對特朗普而言,維持好順暢穩定的軍政關係,顯然關乎其未來兩年在對外政策上的排兵布陣。而在西方傳統節日期間的突訪,至少算是向失去了馬蒂斯領導的軍方遞出了橄欖枝。


  此外,特朗普希望通過此次訪問,為自己在國內政治困境中解套。在政府關門多日之時,特朗普雖取消了返回海湖莊園度假的計劃,但仍可以「從容不迫」地在遠在中東的軍營中現身。

  這無疑要刻意傳達出,特朗普不懼如今的「關門壓力」,乃至未來的「跛腳壓力」,繼續執行自己既定議程的所謂「信心」。這無形中對民主黨人也會形成壓力,更會在保守派選民中提振士氣,增加這些基本盤和關鍵盤對特朗普的擁護度。


  值得玩味的是,在數個小時的停留中,特朗普並未與今年10月剛剛就位的伊拉克新政府的任何官員會晤。據美媒報道,此前曾安排的特朗普與伊拉克總理邁赫迪的會晤,因雙方就會晤地點無法達成一致而取消。


  雖然在白宮發言人桑德斯稱,雙方領導人仍進行了「非常好的通話」,但是,這位什葉派總理給一心針對伊朗的特朗普冷遇,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這樣一次形式大於內容的突訪,其實也可以揭示出未來兩年特朗普的一些行為邏輯:並不追求真正徹底解決問題,而在於最大限度地讓美國某些選民滿意。於是,戰略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確保2020年可以連任的結果。


國際日報-第一手商業資訊最精華文藝娛樂。

傳播中國資訊,推介中國品牌,服務于海內外華人華僑和中國大陸所有同胞,歡迎關注國際日報微信公眾平台訂閱號。


微信號:InternationalDaily


二維碼:


官網: http://www.chinesetoday.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國國際日報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白宮講話:力挺姆努欽 再批美聯儲
與總統唱反調!美參議院通過議案拒幫沙特

TAG:美國國際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