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熊貓在抗日時期是什麼處境

熊貓在抗日時期是什麼處境

網友顧客聲:

在民國開始的時候,大熊貓幾乎是沒有什麼存在感的,因為他們生活在四川的深山老林里,曝光率很低,再加上當時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連吃飯都是個問題,就不會去在乎大熊貓的問題了。

大熊貓地位的提高來自於它們在歐美國家的成名,之前外國人根本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種奇怪的物種,所以在一名歐洲神父發現的熊貓的蹤跡並將熊貓的信息帶回了歐洲後,當即在歐美國家引發了對熊貓的熱潮。

熊貓外交在現代的出現

不過跟大家想像中的不一樣,剛開始歐美國家的人根本就沒有被這種可愛的動物給打動心扉,他們對熊貓的表達方式就是獵捕。

他們拿起槍支來到了四川,獵殺了起碼幾十隻熊貓製造成標本,並最終帶回了國內,隨著這些標本在歐美國家的展示,熊貓的熱潮在歐美國家越發高漲起來。

網友王事情:

熊貓在廣為人知、取得今日的國寶地位之前,其歷史是被獵殺和捕獲的歷史。這個過程從古代持續到建國,以1869年為分水嶺,之前全是殺害,此後捕、殺各居其半,而其成品無一例外,全部都走私或販賣到了美洲和歐洲,這個時間段自然也包括了抗戰時期。

網友歷來顯示:

公元685年九月十八日,中日外交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出現了,武則天送給日本的兩隻活體大熊貓從長安上路,揭開了中日兩國外交的新篇章。

公元1931年九月十八日,在日本少壯派軍人的挑釁下,中日兩國關係進入了新的一頁,對於中國來說,這也是苦難的一頁,長達14年的對日抗戰由此開始。

熊貓在民國這14年期間的地位,也有了顯著的變化,從籍籍無名,發展成了中外親善大使。

1869年,一位法國神父意外「發現」了這種不一樣的熊,把這個消息帶回了歐美,引發小規模的小眾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代文人歷史軼事 的精彩文章:

到2050年,你認為哪些國家將成為世界超級大國?

TAG:古代文人歷史軼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