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如何克服困難? 星雲大師揭示四種人生之難

如何克服困難? 星雲大師揭示四種人生之難


攝影|Katerina advanska


佛經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中國難生」,當中並以「得人身如爪上泥,失人身如大地土」來形容生而為人的不易。另外,《法華經》有一個「盲龜浮木」的譬喻,提到大海里有一隻盲龜,每百年才浮出水面一次,大海上有一塊木頭,上面有一個洞。得人身的機會,就如盲龜的頭要鑽進木頭的孔一樣難得;得人身之不容易,由此可見。人身不僅難得,生而為人還有諸多難事。


在佛經舉出的「人生諸難」中,


列出四點說明如下:


第一,貧窮布施難


 人的窮通禍福,各有因緣。佛經說,一個人所以貧窮,是前世慳吝不舍之故;反之,富有的人,則是因為歡喜布施的果報。貧窮之人,衣食無著,要他布施,的確不易。但是布施不一定只有捐獻金錢、物質,才叫布施。有時給人一個笑容、一句好話、一個舉手之勞,都是很好的布施;甚至心存祝福,乃至技術、知識、佛法的傳授,更是無上的布施。布施如播種,有播種才有收成;懂得佛法,則布施其實不難。


第二,困厄持戒難


 人在危險的時候,例如,面臨毒蛇噬咬、老虎傷害、壞人追殺之際,要他持戒,要他不殺生,確實很難。甚至對一個三餐不繼的貧窮之人,食物當前,卻要他先確定東西是否為無主之物才能食用,也非易事。不過,如果是一個有慈悲心的人,例如佛陀因地修行時,為了護生而「捨身飼虎、割肉喂鷹」,如此具有保護生命之慈悲心的人,要他持戒,也非難事。


第三,豪貴忍辱難


 豪門之家,有錢、有勢、有地位,平常受盡別人的奉承,偶爾受辱、有了委屈,要他容忍、接受,自然不容易。但是,如果豪貴之人有佛法,要他忍辱也不難,因為忍辱是福、忍辱是力量、忍辱是修養、忍辱是擔當、忍辱是智慧。所以,有佛法,世界上就沒有不能容忍之辱。


第四,安適精進難


 人在安逸舒適的環境中,容易心生懈怠,不懂上進;有時經過一些苦難的磨鍊,反而能激發鬥志。所以,佛經講「苦」是「增上緣」,學佛首先要認清人生是苦的實相,才能精進向道;過分享受、安適,很難生起向道之心。


人生雖然有諸多的磨難障礙,但是只要我們有修道的堅定意志與信心,再大的困難都能克服。

Q

A

&



星雲法語


定價:280元


本套書收錄了星雲大師在《人間福報》發表的精彩法語1080篇,大陸首次出版。內容結合佛法與現代人的生活,深入淺出地闡釋,字字珠璣、篇篇雋永。大師以十冊《法語》,打造了十把「佛法鑰匙」,開啟讀者心靈的大門,帶領讀者從不一樣的角度,去發現與體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於日常生活中體悟佛法精要,並在一言一行中踐行佛法。


長按二維碼請購


點擊"閱讀原文" 至大覺文化微店請購!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大覺文化 的精彩文章:

如何把事情做「活」? 星雲大師提醒活著就要動
【如是覺】學習透過發問有時更容易理解,經典上也有許多問答,請問《金剛經》中所提到的如來善於護念,善於付囑是什麼意思?

TAG:上海大覺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