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四十年的變與不變

四十年的變與不變

「孩子們早已不是40年前的樣子了。」

1979年,18歲的張靈梅進入北京市六一幼兒院擔任教師,直到前年退休。幾十年間,雖然一直在與孩子打交道,但在她看來,那一個個「小腦袋」卻是完全不一樣了。

在張靈梅的印象中,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孩子,周圍沒有太多誘惑與刺激,他們單純、做事專註。變化發生在2000年左右。那時,隨著改革開放20多年的經濟發展,各行各業工資大幅上漲,更多人富起來了。再加上當時彩電以及各種商業化玩具開始普及,孩子們的物質與精神生活越來越豐富了。因此,他們見識的東西更多了,但相應地,他們的專註力明顯下降了。

「今天,對孩子進行專註力培養,越發重要,因為不管什麼年代,專註力都是一種寶貴的學習品質。」張靈梅說。

時代的本質就是變化。孩子變了,教師自然也在變。

改革開放初期,幼兒教師中專學歷就足夠了,但在今天,社會對幼師的學歷、文化修養、綜合素質及師德,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總體素質提升了一大截。今天的幼師與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幼師最大的區別在於培養方式。

1985年進入六一幼兒院的遲芳記得很清楚,自己當初讀幼師時,學校對基本的教學技能技法要求很高。而且,從入學第二年開始,就必須到幼兒園實習,最少一個月。入職第一年,也必須在保育員崗位上鍛煉。現在,幼師職前培養環節,對理論更重視,而實踐的比例降低了,而且剛畢業就承擔起了教師的責任。這樣一來,幼兒園就必須承擔大量的幼師職後培訓工作。

隨著時代的變化,教育理念在變,教學組織關係也隨之有所改變。

「當時,一進班就能看到,孩子們整整齊齊地坐成三排。孩子們的學,主要來自教師一板一眼的教。比如教孩子們畫畫,教師就會提供范畫,孩子們照著畫就好。」張靈梅對20世紀80年代的教學情境記憶猶新。

在她看來,這種規整的教學方式是那個年代整個社會嚴肅、規範的特點所決定的。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孩子們的學習功底很紮實,但創新與發散性思維明顯不足。用張靈梅的話說,「那個時代,畫蘿蔔只有一種形狀,葉子只能是綠色的,但到了今天,蘿蔔可以是圓的,也可以是長的;葉子既可以是綠色的,也可以是其他顏色的。」

在張靈梅的記憶中,20世紀80年代末《幼兒園工作規程(試行)》的出台,是這一變化的肇端。「《規程(試行)》實行後,玩具櫃、桌子終於敢動了,以前教室里的柜子都不能動。」而這種「動」的背後恰恰蘊含了教師思想的變化。從此,小組化學習、區域活動及遊戲活動等開始代替原來單一的集體教學活動。

「有什麼是40年從來沒變的嗎?」「愛孩子啊。」面對記者的詢問,張靈梅與遲芳毫不遲疑地回答。

當了一輩子幼師的張靈梅與遲芳,都形成了共同的「職業病」。現在走在大街上,每當看到家長用不當的方法教育孩子,張靈梅都在想,如果他們能換一種方法就好了。而遲芳更直接,有一次去游泳,看到一家人在又熱又悶的浴室給孩子洗澡,孩子一直哭,她實在忍不住了,直接跑上前去勸說孩子媽媽把孩子抱到通風的地方去。媽媽照做後,孩子立刻不哭了。

從18歲的少女到已過天命之年的長者,從孩子們眼中的大姐姐到同行口中的老同志,張靈梅與遲芳見證了自己逝去的芳華,更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學前教育40年的歷史巨變。

當問及如何評價自己的職業生涯時,兩位老幼教人的回答出奇地一致:「無怨無悔!如果再給我第二次選擇的機會,我依然願意當一名幼兒教師。」

《中國教育報》2018年12月30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大數據:驅動未來教育的新引擎
家園校捆綁 為科學銜接搭橋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