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華為MateBook 13 對比 MacBook Air:性價比才是王道

華為MateBook 13 對比 MacBook Air:性價比才是王道

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每天給您帶來最新最潮的科技資訊,讓您足不出戶也知道科技圈大事!

今年12月,華為推出了旗下第7款筆記本產品Mate Book 13,官方宣稱定位於職場新人。與之前的MateBook X Pro相比少了分精緻,但多了分性價比。i5+8GB+256GB的集顯版本售價僅為4999元,而且還搭載了解析度為2160×1440的2K顯示屏,實在少有。

Windows陣營好不容易出現了一款高素質屏幕的產品,難免會被用來與Mac進行對比。今年,蘋果終於更新了MacBook Air產品線,磨具更加輕薄,屏幕素質也更高。

兩者均為各自產品線的入門產品,同樣擁有高素質的屏幕,那麼這之間的差價究竟會是否值得呢?

二話不說,先上一個配置對比:

外觀對比

華為MateBook 13與MacBook Air均為13.3英寸的屏幕,但是由於比例不一樣,MateBook 13的機身橫向寬度更短,整體體積也更小。A面各自只有一個品牌LOGO,華為的LOGO採用了浮雕設計,上面還有斜向紋路,而蘋果LOGO則是鏡面材質,相比之下低調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MateBook 13的表面邊緣過渡比較圓滑,這也符合了MateBook系列一直以來的產品特色,即美觀又舒適。反而MacBook Air的造型稜角分明,在一些邊邊角角的地方可能會給用戶帶來割手的感覺,特別是現在冬天,這種感覺你肯定不會喜歡。

打開B面,看屏幕效果。雖然今年,蘋果終於為MacBook Air升級了Retina顯示屏,而且屏幕邊框也有進一步收窄,不再是跑馬邊框。不過蘋果的進步還是太晚,Windows陣營早已將窄邊框玩的出神入化。

通過仔細測量,MateBook 13左右邊框算上金屬包邊僅有5.1mm,對比MacBook Air的8.9mm,雖然只有幾毫米的差距,但造成的視覺落差下相信大家都能體會得到。而且可能出於方便維修的原因,MacBook Air的B麵塑料部分位置靠上,與玻璃蓋板形成了巨大的差別,只能說是個遺憾。不過窄邊框也是要有妥協的,例如MateBook 13的攝像頭就沒有居中。

對於辦公用戶來說,3:2比例的屏幕能夠比16:10在垂直方向顯示更多的內容,有時候多一行字與少一行字,區別很大。

C面是兩款筆記本外觀區別最大的地方,MateBook 13體積極限縮小,因此C面沒有放置揚聲器的空間,而外置的電源鍵也讓鍵盤的位置偏下,相比之下觸摸板的面積就小一點。

這代MacBook Air鍵盤也變成了蝶式鍵盤,更薄鍵程也更短了,喜歡的人會覺得比世上所有的鍵盤都好用,不喜歡的人則覺得像在敲鋼板。而MateBook 13的主流鍵盤可能更加適合大多數的人。

不過MateBook 13掌托上有華為Share 3.0的NFC貼紙嗎,比較突兀,相信換成與C面顏色的相似的背景,或者直接集成在機身內部會更加美觀。

來到機身側面,華為MateBook 13的左邊是USB-C介面以及3.5mm耳麥介面,右邊則是另一個USB-C介面。需要注意的是,左邊的C口只能充電傳輸數據,右邊的只能視頻輸出或者傳輸數據。而MacBook Air左邊兩個C口均為雷電3,右邊則是3.5mm耳麥介面,符合同價位主流水平。

實際上兩款產品的厚度相當,只是華為MateBook 13為了更好的散熱效果,腳墊設計比MacBook Air要高得多。

總體來看,兩款產品的售價差距較大,MacBook Air在做工、介面功能上領先也是理所應當的,不過華為MateBook 13能夠在有限成本下達到這種體驗,值得點贊。

性能對比

雖然MacBook Air售價比MateBook 13高了不少,但是在性能配置上,MacBook Air的處理器卻比MateBook 13要差。上一代MacBook Air雖然說老,但好歹也是標準的低電壓酷睿處理器,而這代直接改為超低電壓了,同樣是雙核四線程,性能提升實在不明顯。

而華為MateBook 13的配置沒有辜負大家的希望,主流的英特爾第八代酷睿低壓處理器,四核8線程設計,獨立顯卡為英偉達MX150 還是滿血版的25W功耗設計,雖然性能比不上GTX級別的遊戲顯卡,但在空閑之餘與朋友們組隊玩下網路遊戲還是可以的。

由於Mac 平台的特殊性,所以這次採用了GeekBench與Heaven Benchmark極端測試來考察兩款筆記本的硬體性能,結果如下:

憑藉著主頻更高,核心更多的CPU,華為MateBook 13在這一環節可以說是壓倒性優勢,CPU多核性能以及GPU性能幾乎是MacBook Air的兩倍。

而在遊戲環節當中,我們也使用有重複運行場景的遊戲進行測試,《反恐精英:全球攻勢》和《塵埃3》,解析度均為1440×900,中特效並且關閉抗拒齒,結果如下:

不出意外,MateBook 13在遊戲環節也是完全碾壓。

然後接下來就是生產力應用的速度對比,畢竟這兩款產品都不是遊戲本,測試專業軟體的使用體驗更加符合它們的定位。分別在Premiere Pro中渲染同一個工程文件以及Lightroom中導入相同數量的RAW文件,看看它們的區別:

除了Lightroom的啟動速度外,其他項目華為MateBook 13均取得勝利,這也在情理之中。不得不服Adobe軟體在Mac上的優化,Lightroom的啟動速度居然更快。

當然,硬碟的速度對文件的傳輸以及應用的啟動影響也很大,但是目前並未發現雙平台的硬碟測試軟體,因此MateBook 13使用的是Crytals Disk Mark測試而MacBook Air用的則是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由於固態硬碟的速度與硬碟的總容量以及當前的剩餘空間有很大影響,因此以下數據僅供參考。

左邊MateBook 13右邊MacBook Air

系統對比

實際上MacBook最大的特色就是macOS系統,沒有之一。假如MacBook脫離了macOS,那麼相信任何一個Windows超級本的體驗都會比它優秀。

而華為MateBook 13運行的是最新的Windows 10 1809系統,這麼多個版本微軟一直致力於將之前各種系統設置集成在「設置」的UWP中,盡量簡化操作邏輯。(以下截圖均為左邊macOS右邊Windows)

實際上macOS的操作邏輯更加類似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機平板,某些方面操作簡便。例如MacBook用戶一直引以為豪的觸摸板,不僅精確,而且功能多樣。Windows的觸摸板功能相對來說比較簡陋,精確度也差點,不過Windows 10在系統層面上新增了不少的手勢操作,輕度使用情況下也不成問題。

至於設備間的文件傳輸方式,macOS有AirDrop隔空傳送,可以在方便快速的蘋果設備之間傳輸所有的文件,包括應用程序。相比之下Windows 10的文件傳輸,藍牙傳輸的效率實在不高。

但是MateBook 13自帶華為Share3.0傳輸功能,可以利用NFC在電腦與手機之間快速視頻與圖片。使用帶有NFC功能的華為/榮耀手機,右邊掌托的位置輕輕一靠,就可以接受當前電腦窗口的截屏或者打開的照片,手機也可以傳輸當前打開的圖片或者視頻到電腦上。雖然目前還有局限性,但對於Windows來說算是一個多設備間的交互突破了。

另外軟體生態的區別也是用戶可能遇到的問題。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Windows上的軟體肯定會比macOS要多得多,包括辦公應用、遊戲以及專業軟體。至少Mac上使用微軟Office套件並不會比Windows舒服。

總結 華為MateBook 13與MacBook Air 2018都是各自價位優秀的產品,但是卻有著明顯不同的用戶傾向。

華為MateBook 13採用Windows系統,並且性能更強,有著更加廣泛的用戶適用範圍。而MacBook Air 2018今年更新了磨具,升級了顯示屏,看起來有著很大的提升,但實則只是跟上了價位產品的主流水平。

假如沒有macOS的硬性需求,那麼省點錢,考慮硬碟容量更大,性能更強,機身更小巧的華為MateBook 13也是不錯的選擇。

華為MateBook 13 對比 MacBook Air:性價比才是王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