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家有男孩,更要寵,他們長大後會成為內心溫暖的人!

家有男孩,更要寵,他們長大後會成為內心溫暖的人!

文丨魚爸 圖片來源網路

1

前幾天有一個媽媽給我留言說:發現兒子最近變得像個小女孩,總是要粘著我,推都推不開,說話也跟女孩一樣嗲嗲的。

她說是不是這幾天在家裡陪孩子,寵他過頭了?

說實話,有這樣想法的父母還真的很多。

所以我常常看到這樣的留言:

「男孩子是不是要多打,好好說話根本沒用?」

「男孩為什麼還這樣愛哭啊?怎麼就玻璃心了呢」

「為什麼我們家兒子總是搞破壞,洗個腳都會把盆子踢倒,又被我吼了!」

……

太多這樣的苦水,沒地方倒。

有人說你覺得帶孩子好玩,那是因為你生的不是兒子。

這句話我無比贊同。

因為隨隨便便一比,你就會找到女兒比兒子乖的一堆事實。

我去接兒子放學的時候。

回家的路上,看到女孩們牽著媽媽的手,美滋滋地說著學校里的故事。

而男孩呢,還是不得消停呢!

那天兒子班上的一個男孩,毫無理由,毫無徵兆地就調皮地把路邊上的分流牌推倒了。

那位媽媽很和氣地跟兒子說:「寶貝,快點扶起來,我知道你會扶起來的。」

然後引導孩子把倒地的牌子扶起來。

這位媽媽的做法值得學習。

因為每一個男孩調皮搗蛋的時候太多,父母沒有好脾氣。

結果只會被氣死的。

2

儘管如此,我們的父母,特別是觀念里還是對男孩們抱著很高的期待。

總覺得男孩就要有男孩的樣子。

「摔倒了不要哭,趕緊爬起來,因為你是男孩。

妹妹要你的玩具,趕緊給妹妹。因為你是哥哥,更重要的是男孩要大方一點才行。

我們讚揚勇敢剛強的男孩,迫不及待地給男孩貼上「硬漢」和「男子漢」的標籤。」

而男孩的內心世界,卻常常被忽略了。

他們的孤獨被理解為不合群。

叛逆又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他們的落後被認為是不思進取。

少了理解和支持。

最後,養出什麼樣的男孩?

其實看看我們身邊的這些長大了的男孩就能見到端倪。

哪怕已為人父。

三毛說,天下男人,在家居生活中,往往只不過是兒童的延伸。如果女人抱著愛護兒童的胸懷去對待父親、丈夫和兄弟,他們大半會用熱烈的真情給予回報。

很多媽媽抱怨孩爸最多的事不是爸爸不帶孩子。

而是爸爸不知道怎麼跟孩子相處。

很多爸爸看到孩子就躲,看上去高冷高冷的。

其實就跟他小時候的成長過程有關。

因為他內心住著一個「刻板」的男孩。

3

當你面對自己的男孩,還在猶豫,我是不是有些過於寵愛他了,那麼趕緊忘掉這個想法。

因為男孩,更需要父母的寵愛。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男孩在嬰幼兒時期比女孩更敏感脆弱,在一歲前,更需要父母的呵護和撫慰。

他的肌膚需要通過觸摸得到滿足,獲得足夠的安全感。

當他們大哭時,給他們撫慰,和他們多依偎一會兒,讓他們感到你的溫柔、體貼和愛。

當我們表達愛的時候,男孩們常常慢半拍,或者缺一根筋。

孩子總會在某一個時刻,顯得特別依戀你。

那請你好好地給予他愛的滿足。

如今兒子已經開始分房睡。

臨睡前,我都會給他講一本故事書。

然後跟你互道晚安,有時會給他一個大大的吻。

但有時候,他不准我走,會緊緊地拉著我的手。

然後抱著手,用臉貼在我的手上。

每次我都趕緊湊近他,輕輕摟著他。

過了一會兒,等他的手鬆動了一點,跟他說晚安,明天早點起來啦。

然後就翻身入睡了。

每個孩子表達感情的方式不一樣。

但是男孩們的方式總是會顯得內斂,帶著一些羞澀。

他們好像不能讓自己看起來真的像女孩那樣。

其實這是受平日里整個大的生活環境影響。

所以男孩表達自己的情感,總是被動式的。

「來,親爸爸一個!」

「是不是也要親媽媽一個呀!」

總是要這樣的提醒,他們才能把這個愛表達完整。

而且有時,他們會悄悄地親你一下。

很多次哄兒子睡的時候。

我會發現他有時偷偷地在我手背上親親。

可是女孩們不是這樣的。

她們在父母面前,更容易表達自己的愛意。

「爸爸,我親親你吧!」

「媽媽,我真的好愛好愛你!」

男孩的情感表達天生比如女孩。

對於愛情的感覺上也是如此。

所以在電影《怦然心動》裡面,男主角小時候第一次遇到女主角。

小女孩一見到小男孩就愛上了他的大眼睛,就夢想著自己和小男孩的初吻。

有一句影評說「女孩的怦然心動,往往只要一個鏡頭就能確定,而男孩的怦然心動,卻需要一部影片的長度。」

每一個小男孩,都需要父母用更多的耐心地去等待,去陪伴。

4

面對一個暴跳如雷的小男孩,請你冷靜下來。

因為他需要你的接納。

因為在情緒的管理和表達上,男孩們的表現是「非常糟糕」

就拿前兩天兒子與表妹之間的小爭執來說。

妹妹拿著籃球在家裡拍。

小哥哥就去維護秩序,說家裡不能拍球。

妹妹不聽,他找我說妹妹不聽話。

我說你去找妹妹好好說說。

結果他跑過去,二話不說就硬搶。

當時妹妹氣呼呼地說「你這樣做,煩死我了。」

她表達了自己的情緒。

可是哥哥根本沒理會,繼續搶著。

最後還是沒搶過來,然後一個人在那生悶氣。

面對情緒,女孩一般會很好的表達出來。

而男孩呢?

要麼就在那大吼大叫,急不可耐,要麼就生悶氣。

科學家會告訴我們原因:小男孩的右腦是負責處理情感的,而這個區域要比女孩子發展慢。

所以,不要怪男孩不大方,脾氣差,愛生氣。

他們真的還沒準備好。

我們常常說養男孩,一定要讓男孩更加獨立。

很多媽媽就理解為放養,或者故意做得絕情。

我也一直提倡要學會放手,讓男孩成長為真正的男子漢。

但是這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

這一切離不開愛。

有了這個基礎,再來談規矩和責任意識。

孩子會更加願意跟父母交流。

而更重要的是,這些關鍵的品格,大多是在父母的影響下,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的。如果能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有一個懂孩子的父母,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在童年時代,心理成長環境遠比物質條件要重要。

孩子的經歷其實是給他的人生打底色。

如果童年時代家庭充滿了歡樂、充滿了愛的話,那他的人生底色是溫暖光明的。

這樣的孩子長大了,會成為一個內心溫暖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這4類孩子,天生就是「學霸」,父母可別忽視了!
「霸王龍」爸爸火了:幸福就是,你從不把對我的承諾當兒戲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