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隨筆:感傷牛給人類下跪

隨筆:感傷牛給人類下跪

文/劉德良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隨筆:感傷牛給人類下跪

11月21日,瀏覽網路新聞,北青網一則題為:「宰牛作坊給活牛注水,12小時注水120斤,牛流淚下跪」的新聞令我瞬間情感崩潰。我衝口而出的是這樣一句極度憤懣的粗話:豬狗不如的畜生,你們也配叫人嗎???

原話是這樣說的,「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些牛肚子已經被撐得滾圓,身上還出現了浮腫。就在記者拍攝時,一頭被大量注水的牛承受不住而跪倒在地,眼中流出了痛苦的淚水。」就為了多賺幾張生帶不來,死帶不走的骯髒鈔票,利欲熏心、見利忘義的牛屠夫們,窮盡腦洞,喪盡天良,用殘忍給活牛注水的方式賺取昧心錢,硬是把屠夫的兇殘與國人的愚昧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還未真正領悟到魯迅先生為什麼要「俯首甘為孺子牛」之前,牛的善良與辛勞便在我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小時候,當我第一次看見牛在凜冽的寒風中耕田,喘著粗氣,流著淚水,呻吟著被鞭子抽打時,便問母親,「是牛生病了嗎!?」母親說,「是人生病了,變態了!」及至後來,常常聽到人們把含辛茹苦養兒育女的父母稱為「當牛作馬」,才對任勞任怨、默默耕耘的牛有了膚淺的認識。

同為動物,人類因造物主的恩賜而成為了人。作為高等動物的人因為有思想,才擁有奴役牛的至尊權利。牛呢?除了終生從事耕田拉磨之類的體力活外,年老體衰,無價值榨取了,也只能落個牛不喝水強按頭、被人類屠宰甚至庖丁解牛的悲劇。因為,在物競天擇的自然規律面前,作為偶蹄動物的牛,根本沒有與大寫的人抗爭的能力。

宋代詩人李綱在《病牛》一詩中,對善良而可憐的牛進行了入木三分的描述:

「耕犁千畝實千箱,

力盡筋疲誰復傷?

但願眾生皆得飽,

不辭羸病卧殘陽。」

隨筆:感傷牛給人類下跪

牛的善良與辛勞是有目共睹的。在現代成語詞典中,與牛有關的成語大多充滿褒義。比喻父母疼愛子女的老牛舐犢;比喻帝王對臣民懷有惻隱之心的齊王捨牛;形容藏書非常多的汗牛充棟;比喻極大數量中極微小的數量,微不足道的九牛一毛;比喻讀書勤奮的牛角掛書;比喻人長得高大強壯的牛高馬大;比喻事業興旺發達,紅紅火火、蒸蒸日上的牛氣衝天等等。

儘管牛的美德罄竹難書,但在瘋狂的物慾、利慾和變態食慾的驅動下,犀牛、野牛、黃牛、水牛諸多牛類均難逃被人類殺戮的命運,物極必反,任人宰割的牛終於以「瘋牛病」的絕望過激手段報復人類。

食物鏈決定了牛的悲慘命運,也許,這是天意。但為了多賺充滿血腥的不義之財而喪盡天良摧殘孱弱的動物,必定難逃社會的譴責,甚至會遭受上天的報應。試想,當你將注水牛肉公開銷售給普通消費者而帶來疾病隱患的時候,你的良心何安?你的道德何在?你骯髒齷齪的品行可能比豬狗不如。

是牛可憐還是人可恥?我渴望正義的媒體找出公正的答案。

隨筆:感傷牛給人類下跪

(圖片來自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薈 的精彩文章:

故事:我支持母親再婚(外一章)
小說:保安二愣子

TAG:作家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