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杜牧名句,「牧童遙指杏花村」,「杏花村」到底在哪裡?

杜牧名句,「牧童遙指杏花村」,「杏花村」到底在哪裡?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去,牧童遙指杏花村。」晚唐著名詩人杜牧的這首詩,家喻戶曉。但詩中的杏花村到底在哪,其中以山西汾陽、安徽池州、湖北麻城三地的競爭最為激烈。

但是在後來各方取證之下,湖北漸漸退出,主要之爭在山西和安徽之間。

先來說,安徽的池州。安徽池州方面認為,池州西郊秀山門外有一個杏花村,出現於杜牧那個時期,距今有1300年了。

他們還要考證認為,杜牧曾當過池州刺史,在池州呆了整整兩年,面對江南杏花微雨的美景,杜牧很自然的就能寫出《清明》詩了。

池州認為,杜牧沒有去過山西,不可能寫出《清明》詩。還有人說,山西氣候乾燥少雨,不可能出現「清明時節雨紛紛」這種江南才有的氣候?

聽到這裡,山西人當然就坐不住了。且不說當下的山西氣候比唐朝時候更為乾燥,雨量也比1000多年前少,但是現在的「清明節」也時有細雨蒙蒙,怎麼會說山西不下雨呢?

同時山西方面,還列舉了唐朝其他詩人描寫的山西美景:魚玄機詩句「汾川三月雨,晉水百花春。」以及「落花經上巳,細雨帶清明。」

另外,稍晚於杜牧的詩人趙嘏,也寫過「一樽花下酒,殘日水西樹。不待管弦終,搖鞭背花去。」類似的詩句,還有很多。說明在唐朝時期,山西在清明時節,下雨也是常事。

聽到這裡,山西人當然就坐不住了。且不說當下的山西氣候比唐朝時候更為乾燥,雨量也比1000多年前少,但是現在的「清明節」也時有細雨蒙蒙,怎麼會說山西不下雨呢?

同時山西方面,還列舉了唐朝其他詩人描寫的山西美景:魚玄機詩句「汾川三月雨,晉水百花春。」以及「落花經上巳,細雨帶清明。」

另外,稍晚於杜牧的詩人趙嘏,也寫過「一樽花下酒,殘日水西樹。不待管弦終,搖鞭背花去。」類似的詩句,還有很多。說明在唐朝時期,山西在清明時節,下雨也是常事。

除此之外,山西還有一個證據:杜牧的曾祖父杜希望,曾任汾州(西河郡,今汾陽)刺史,死後就葬在汾陽。大詩人王維有詩《故西河郡杜太守輓歌》,寫的就是杜希望。作為曾孫,清明的時候,來曾祖父去世的地方祭祀,難道不很正常嗎?

說到這裡,安徽也是不甘示弱,他們也拉出了證據。安徽方面認為杜牧在池州時,經常去一個叫「杏花村」的地方遊玩喝酒。明朝還有個叫林古度的詩人寫了一首詩可以作證,詩云:郡樓高出秀山門,古迹今時不可論。杜牧當年有名句,獨唱城外杏花村。」清朝人郎遂寫過《貴池縣杏花村志》,也認定杏花村是在池州。

兩方爭論不休,最後無可爭辯,以至於對峙公堂。但是這也難倒了法官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最後判了個:安徽池州可以在旅遊界打出杜牧杏花村的招牌,山西汾陽可以在酒市場上打出杜牧杏花村的招牌。不過,雙方對此判決還是不滿意。

讀者們,關於「杏花村」到底在山西,還是安徽,大家怎麼看?或有什麼樣的見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道 的精彩文章:

人窮不說3句話,沒錢少管3件事!這些道理,一定要懂!
史上最複雜名字:禤靐龘!網友:再也不怕老師提問了!

TAG:文史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