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彈射椅的前世今生

彈射椅的前世今生

作者:Rob Verger


彈射椅的前世今生
Credit:HW


人類從故障飛行器上以各種方式脫離已經有不短的歷史了,一戰就開始了。但是從八萬英尺高空逃離險情然後成功生還的幾率還是用了很久才提高。現今最先進的彈射椅已經把生還幾率提高到了超過90%,下面就是彈射椅的發展歷史:

圖:從熱氣球上跳


1914-1918: 熱氣球逃生
熱氣球的座艙太小,一出事就得跳,(氫氣球,不跳能行嗎)軍用的空中逃生措施也是從熱氣球開始的。船員將弔帶連接到籃子外面的滑槽然後翻出來。


1916: 背包式逃生
在有了飛機的13年後,飛行員Solomon Van Meter弄了個專利背包來逃生。飛行員從飛機里跳出來拉動開傘索,就能打開一個龜殼一樣的鋁殼,裡面是絲質的滑道。


圖:炸掉機尾保平安

1940–1945: 殺出飛機
彈射座椅的早期原型來自德國He 280和Do 335等飛機。這些椅子使用壓縮空氣將人們從駕駛艙中扔出去。在Do 335里,當飛行員要逃生時,第二次爆炸將炸掉尾部和後部螺旋槳,因此飛行員在逃生時不會被它們傷到。


1941–1945: 翻滾逃生
盟軍飛機終於有了逃生之法。一些飛行員坐在打包的降落傘上,在他們會翻滾出機艙然後打開降落傘,其他人也會穿上可以迅速連接到機艙周圍的滑槽的弔帶。


圖:時速41英里的Mk1


1947: 轉換出口
隨著噴氣式飛機的發展,拋射飛行員時避免被撞擊的工藝變得棘手,因此彈射專家馬丁·貝克的Mk1型彈射椅以每秒60英尺的速度射人。為了開始這個動作,飛行員將頭罩戴在頭上,稱為錐管的小滑道穩定座位,直到船員打開自己的艙蓋。


1953: 自動部署
成功離開飛機時可能會讓你失去意識,所以第二代馬丁·貝克的彈射座位可以自行完成整個過程。展開的錐管將飛行員從座位上拉下來,並部署了一個私人滑道。感測器使主遮篷保持在10000英尺以上,從而讓空氣變得慢一些更容易呼吸。

圖:有人覺得這麼整還行


1956: 毀滅之滑
彈射座椅並沒有立即普及。例如,道格拉斯A3核轟炸機讓機組人員沿著飛行員後面的通道滑下,然後將他們的背包滑槽拉到外面。這種方法贏得了「A3D」的稱號——「全部三人死亡」。


圖:是噴氣背包嗎?是


1961: 低位騎士
有時飛行員懸停在地面上時甚至需要高速拖尾 - 甚至坐在跑道上 - 在逃出和撞擊地面之間留出的時間很少。馬丁·貝克增加了一個火箭噴射包以獲得額外的提升動力。在一次測試中,一名飛行員背著這個背包向上飛行了200英尺,然後緩慢、安全地下降。


1960年代後期: 優化控制
一旦飛行員戴上頭盔,就不需要在快速逃生之前拉下防護面罩。馬丁·貝克發現在飛行員腿之間用手柄觸發逃生機制的速度更快。這種硬體今天也在同一個地方 - 雖然在轟炸機中位於座椅的兩側,這可以不受飛行控制的影響。

圖:模塊化彈射椅設計


1975: 電子感觸
麥克唐納道格拉斯的ACES II型彈射椅成為了空軍的標準,取代了不同製造商的大雜燴。它具有快速點火裝置,火箭動力滑槽,並且更可靠 - 首次以電子方式定時彈射序列,而不是使用機械或煙火延遲。


圖:現在基本都設這樣的設計了


現如今: 統一設計
彈射椅長期只適合140至211磅的男性,今天則可以適應各種各樣的體型。例如,現在由柯林斯航空公司製造的ACES 5型彈射椅在其頸托中具有彈簧載入系統,以在飛行員面對快速氣流時支持頭部。保護更精緻的架構設計至關重要,還要降低所有人的脊髓損傷風險。

本文譯自 popsci,由譯者 HW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太空月經簡史
植物們的「高招兒」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