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每個痛經的女人,都做過不好意思說的傻事

每個痛經的女人,都做過不好意思說的傻事

(本文為「文君然文化工作室」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實用臨床月經病學》、《實用中西醫結合婦科病學》

列位看官,今天我們的話題,說說痛經。

痛經,尤其是原發性痛經,這十分普遍。1980年的全國婦女月經生理常數協作組調查的71746人中,中重度痛經者佔38.81%,嚴重痛經者為13.55%。總之,有痛經問題的竟然超過百分之五十。這足可為人所重視。

痛經是怎麼形成的?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說,精神因素最為常見,如緊張、抑鬱、恐懼等。還有的,和卵巢內分泌因素有關係。有的,和子宮因素,比如子宮過度前傾有關係。就病理而言,和子宮肌收縮過強有關係,和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關係。

關於這些,本訂閱號暫且不提。我們說說,和痛經發生密切相關的一些生活習慣,以及這些習慣背後,所蘊含的中醫學的道理。

1, 生完第三個孩子後,她開始痛經了。

今年35歲的霍女士,前不久剩下了第三胎。此後,她每次月經都出現疼痛,常常在月經中期出現,在月經之後也綿綿不止。月經量稀少,同時還頭暈,莫名其妙地耳鳴,到了下午的時候身上發熱,非經期,則感覺小腹部空墜,十分難受。

後來經過中醫辯證,這屬於肝腎虛損所致。這裡面的主要原因,在於產勞。換句話說,就是生孩子損傷了肝腎。

我們知道,肝主血,腎主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肝腎精血,滋養沖脈任脈,是女子經產之本。產勞也好,房勞也罷,都容易令精血耗傷,損及肝腎。肝腎不足,則胞脈失養,女子在月經失血的時候就會出現不適和疼痛。所以說,這個時候,就是要滋補肝腎。至於耳鳴、潮熱等等,也都是肝腎不足的表現。

這個時候怎麼辦?就要補肝腎了。有一則驗方,值得介紹——杜仲、續斷、熟地、白芍、艾葉、烏葯、巴戟天各9克,益母草12克,當歸6克。此方載於《中醫婦科治療學》,是調治肝腎不足型痛經的驗方。

2,節食減肥六年後,她開始痛經了。

病患黃某,年28周歲,自幼體胖。22歲那年,因為失戀,決意減肥。不得不說,她的減肥是極其成功的,體重從170斤,直降到115斤。此後,她嚴格控制飲食,體重沒有明顯反彈。

減肥成功後的她,迎來了自信,迎來了愛情,工作上也順風順水。但是,最近以來,她開始為痛經所苦惱。每一次行經和行經後,小腹部都隱隱作,月經量少,色澤淡,質地稀薄。整個人經常乏力,面色如果不化妝,就顯得發黃。

後來經過中醫辯證,認為其主要原因在於長期過度節食,引發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乏源,導致痛經。

原來,沖任、胞宮的滋養,離不開氣血。脾胃,作為氣血生化之源,在濡養胞宮、沖任方面,具備不可低估的影響。過度節食,令脾胃損傷,氣血不榮,是導致痛經的常見原因。這樣的痛經患者,在年輕女子身上是十分常見的。

這個時候怎麼辦?有一則簡方,可以一說:黃芪30克,當歸、白芍各10克,木香、艾葉各6克,水煎服。此方,原載於《實用臨床月經病學》。

3,露臍上衣穿了一夏天,秋天的時候痛經了。

張女士於2018年秋天患上了痛經。月經中有塊,色黑紫,小腹部在經期又涼又痛,絞痛異常,有的時候在經期之前就開始冷痛。痛經發作的時候,渾身畏寒,四肢發涼。

其實,張女士從前偶爾也感到痛經,但是根本不影響生活和工作。這回嚴重,就是在2018年夏季,穿了露臍上衣之後開始的。經中醫辯證,這屬於典型的寒濕型痛經。

對當代女性來說,貪涼導致的寒濕之邪客於胞宮,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是引發痛經的常見因素。其致病因素,往往在夏天吹空調、吃冷飲的時候埋下。這個時候,就要溫散寒濕了。

這裡面,有一個針對性的驗方值得一說,這就是:益母草30克,艾葉12克,生薑10克,水煎服。此方,原載於《實用臨床月經病學》。

4,第四次失戀後,她開始痛經了。

患者秦某,年27歲,由於家庭原因,多次戀愛失敗。2018年4月,第四次戀愛失敗之後,她忽然開始痛經,經前和經期少腹部疼痛拒按,同時乳房脹痛,胸悶,月經量少,色有紫塊。在月經排出紫塊之後,疼痛稍微減輕一些。

後來經過中醫辯證,這屬於典型的氣滯血瘀引發的痛經。其背後的原因 ,和情志抑鬱不舒有直接關係。

月經的正常,依賴沖任之血運行的通暢。如果因為各種因素而導致情志抑鬱、肝氣不舒,則沖任之血運行不暢,正常經血就難以排泄,於是發生痛經。肝氣之所以失於條達,和多種因素有關係。就女性而言,各種各樣原因導致的情感上的波動,是最常見的。這就難怪患者在四次失戀之後,發生痛經了。

這個時候怎麼辦?當然要活血化瘀。有一食療法值得推介:益母草60克,延胡索20克,雞蛋6枚,共煮熟之後吃雞蛋並喝湯。此方,擇選自《實用臨床月經病學》。

總而言之,痛經的發生,或因貪涼,或因情郁,或因肝腎虛損,或因脾胃虛弱。我們這裡說,當然也只是冰山一角。更有一些類型,如濕熱蘊藉者,我們並未表述。但總地來說,從中醫角度看,很多痛經的產生,和患者的生活習慣,起居生活、情志情緒有密切關係。希望本文,能夠給有類似困擾的讀者,以啟迪。

文中方劑,必須在中醫師辨證指導下應用。

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幫你學中醫 的精彩文章:

男子如何重啟「陽竅」?古醫學是不是在騙人?
六個瞬間,證明你老了:還是承認吧

TAG:幫你學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