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百多年過去了,當年入侵中國的八國聯軍現在怎麼樣了?

一百多年過去了,當年入侵中國的八國聯軍現在怎麼樣了?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碩果僅存的國家,泱泱中華源遠流長,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交往中,至少有一千多年,處於領先的地位,充當世界強國的角色。只是到了近代的兩三百年,西方國家崛起於工業革命的時候,來自白山黑水的滿清統治者卻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使中國成了落伍者,逐漸落後於世界。

落後就要挨打,這是萬古不變的叢林法則。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成了日本的手下敗將,中國國際地位一落千丈。《馬關條約》的簽訂,讓西方列強開始對中國這塊肥肉垂涎三尺,一輪瓜分中國的狂潮由此掀起。

一百多年過去了,當年入侵中國的八國聯軍現在怎麼樣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西方列強趁火打劫,妄圖吞霸中國,腐敗的滿清政府內憂外患,無力抵抗。隨著戰爭賠款的加深,人民不堪重負,終於引發了義和團運動。

深宮大院里的慈禧老太后面對列強企圖瓜分中國、租借港灣和劃分勢力範圍的做法,也讓她的忍耐達到了極限。在清政府軍隊軟弱無能,貪生怕死的情況下,竟愚昧地要藉助「刀槍不入」、「槍炮不傷」的義和團「扶清滅洋」,命他們進京勤皇。

團民在進京途中,沿途徒燒教堂、拆電線、毀鐵路,攻進天津租界。各國公使要求清政府取締義和團,但未獲得回應。隨著義和團運動在直隸和京津地區的迅猛發展,1900年5月28日,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等八個國家決定聯合出兵,以「保護使館」為借口、「鎮壓義和團」為名,行瓜分和掠奪中國之實,對中國發動武裝侵略。

一百多年過去了,當年入侵中國的八國聯軍現在怎麼樣了?

侵華的八國聯軍,總兵力前後約為5萬人,裝備精良,聲勢浩蕩,一路燒殺掠搶。清政府在民眾的壓力下,表面上向列強各國「宣戰」,暗地裡卻破壞義和團運動,向侵略軍妥協投降。

8月14日,北京失陷,慈禧帶著光緒皇帝倉惶出逃。八國聯軍進城後,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姦淫搶掠!從紫禁城、中南海、頤和園中偷竊和搶掠的珍寶更是不計其數!其中著名的萬園之園「圓明園」繼英法聯軍之後再遭劫掠,至此徹底淪為廢墟。

12月,列強各國,除出兵的八國外,又加上比利時王國、荷蘭王國、西班牙帝國三個國家向清政府提出《議和大綱》,逼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辛丑條約》共有12條正文和19個附件,主要內容為:

一百多年過去了,當年入侵中國的八國聯軍現在怎麼樣了?

  1. 清政府向各國共賠款4.5億兩,以關稅、鹽稅和常關稅作擔保,分39年還清,年息4厘,本息共9.8億兩;
  2. 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在界內居住;
  3. 拆除大沽炮台和北京至海通道的各炮台;在天津周圍20里內不得駐紮中國軍隊,列強可以在北京駐紮防守使館的衛隊,並在京榆鐵路沿線包括山海關在內的12個要地駐紮軍隊;至少兩年內禁止中國進口軍火和製造軍火的材料;
  4. 永遠禁止中國人成立或參加"與諸國讎敵"組織,違者處死;各省官吏必須保護外國人的安全,否則即行革職,永不敘用;懲辦贊助過義和團運動的"首禍諸臣",在外國人"遇害被虐"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試五年"。
  5. 對德、日「謝罪」。清政府分派親王、大臣赴德、日兩國表示「惋惜之意」,在德國公使克林德被殺之處建立石牌坊。
  6. 中國將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改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並指定皇族親貴擔任外務大臣。

《辛丑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給當時的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空前沉痛的災難。

一百多年過去了,當年入侵中國的八國聯軍現在怎麼樣了?

100多年過去了,當年入侵中國的八個強盜國家如今怎樣了呢?「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句話似乎並不靈驗。當年的八個國家,現在大多依然是世界強國,並且主宰著國際事務。聯合國五常全是當年的主角,只不過中國是成功逆襲,其他四個則是群毆中國的強盜。

日德意是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元兇,雖然成了戰敗國,可如今依然是經濟強國。只要奧匈帝國在一戰之後就解體、分裂成了一堆大大小小的中東歐國家。

稱為「富國俱樂部」的八國集團聯盟(簡稱G8)成員國為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加拿大、日本及俄羅斯,除了由加拿大替代奧匈帝國,基本就是當年的八國聯軍成員國。

美利堅合眾國:美國綜合國力超強,是當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並在將來相當長的時期內繼續保持其霸主的地位。一是美國的科技創新能力總體上最強,確保其世界領先的地位;二是美國企業特別是大企業將繼續保持核心競爭優勢;三是美國為保持強大的軍事力量,又反過來對發展經濟和科技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軍事加美元為手段,足以讓美國保持其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地位,並在國際事務中繼續發揮主導作用。

一百多年過去了,當年入侵中國的八國聯軍現在怎麼樣了?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作為一個老牌殖民帝國和資本主義世界"開山始祖"強國,國際地位是顯而易見的。曾經的日不落帝國,雖然經過一戰、二戰、冷戰和經濟危機的打擊,已基本退回了英倫三島,但人家還延續著一個「英聯邦」體系,繼續在世界1/4的領土上發揮著影響力,又是五常之一,在國際事務上與美國亦步亦趨,在國際上還佔據著一席之位。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英法兩國在歷史上是可謂是相生相伴,一會是冤家,一會盟友。與英國一樣,經過一系列變遷,原先的殖民地大多數喪失,不過靠著戴高樂在二戰時組建的流亡政府,勉強躋身於五常,憑著其老牌殖民帝國的地位,綜合國力不可小覷,為歐洲雙強之一,與德國共同引領歐盟事務,在國際事務中也有著較強的影響力。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這個挑起兩次世界大戰的國家,雖然兩次戰敗,可就像打不死的小強,二戰以後儘管在政治和軍事上被美國死死地摁住,他們卻在高科技和高端製造業領域獨步全球。在整個國際事務說不上話的情況下,他們以經濟實力對歐洲事務發揮著主導性影響,目前是歐盟的老大,GDP排名第四。

一百多年過去了,當年入侵中國的八國聯軍現在怎麼樣了?

日本國:這個東亞島國是近現代以來給中華民族帶來最沉痛災難的國家之一(另一個是俄羅斯)。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以後,由於受到超級大國的庇護,戰爭罪行一直沒有得到清算。憑藉其從中國搜刮來的錢財,一直保持著迅猛的發展勢頭,經濟總量(GDP)長時間位占居世界第二,直到2009年才被我們超越。作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不甘心其目前在國際上的存在感,正謀求參與地區和國際政治、經濟和安全事務,夢想著能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義大利共和國:曾經的地中海霸主,老牌強國,工業、軍事科技水平很強,但對外戰爭中似乎是專門被用來搞笑的,打起仗就是個渣,連個衣索比亞都搞不定,成了名副其實的「豬隊友」。不過義大利還是憑其經濟實力進入G8,成為富國俱樂部中的一員。

一百多年過去了,當年入侵中國的八國聯軍現在怎麼樣了?

俄羅斯聯邦:想當年的蘇聯時代可是風光無限,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並存了幾十年,華約與北約抗衡,軍備競賽不斷升級。蘇聯解體後,作為蘇聯的主要繼承者俄聯邦,曾一度衰弱,好在普京力挽狂瀾,讓俄羅斯在衰落中恢復元氣。受經濟問題困擾,俄羅斯靠著出賣豐富的能源和先進軍工產品,依然混得風生水起。國際舞台上,俄羅斯倚仗其五常的地位、核大國地位,依然是世界舞台的主角,影響力除美國外還無人能及。

奧地利共和國、匈牙利等:奧匈帝國是唯一得到報應的國家,一戰後就解體了。分成了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奧地利、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黑,此外還被義大利、塞爾維亞、烏克蘭、摩爾多瓦、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大小不同地佔領著。奧地利共和國在二戰時助紂為虐,納粹德國戰敗後,被同盟國和蘇軍分別佔領,重新獲得獨立後,痛定思痛,宣布成為永久中立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經歷了匈牙利民主共和國、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幾個階段。如今的匈牙利只是做為小弟的身份加入歐盟和北約,找點存在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山流水品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一出古代版富豪包養明星的鬧劇,最終悲慘落幕

TAG:高山流水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