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爆款電影變遷史|從古裝大片到現實題材,讀懂時代才是好電影

爆款電影變遷史|從古裝大片到現實題材,讀懂時代才是好電影

作者 / 嘉棲

每一部電影背後,都牽連著一群人的共鳴,能夠最大引發時代共鳴者,其實就是時代的爆款。

今年暑期檔現象級影片《我不是葯神》口碑票房雙豐收,除了成為電影市場上的年度爆款,而深層次反應出國內積久成疾的醫患矛盾、醫藥改革對於民生影響等問題;去年《戰狼2》高舉愛國主義旗幟,直衝56億票房新高,在這部影片的全面火爆之下,是建軍90周年、中印邊境對峙、民眾愛國情緒高漲等時代背景。

可以說,每一部之所以成為現象級的影片,背後必然有更深層次的社會原因。而一旦某部影片因此而火,往往能引發一股強烈的跟風熱潮。正如時尚是個圈,你會發現市場上的電影類型、題材也有著各自的變遷歷程。

對此,一起拍電影(ID:yiqipaidianying)將以一些代表性的現象級影片為例,結合時代的變遷,希冀尋找出它們背後某些共有的規律。

爆款電影變遷史|從古裝大片到現實題材,讀懂時代才是好電影

從古裝大片熱潮到現實主義抬頭,

類型變遷反映時代風貌

回首年初《前任3》憑藉一股「失戀」熱潮收割了近20億票房,《無問西東》借著西南聯大80周年餘韻,引發社會各界尤其是高知人士議論;春節檔《紅海行動》後來者居上,再次掀起愛國風;11月黑馬《無名之輩》異軍突起,以小人物生活映射社會現實;還有昨日上映的《來電狂響》也講述了都市人群中無處不在的信任危機等。

爆款電影變遷史|從古裝大片到現實題材,讀懂時代才是好電影

不難發現,近兩年的熱門影片背後大多有著相似的時代機理:《紅海行動》和《戰狼2》一脈相承,某種程度上觀眾都是受大國崛起、揚我國威的愛國主義情緒感染,再加上改革開放40周年等重要節點,形成更大的輿論優勢,觀眾需要這類影片來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

《芳華》《無問西東》《前任3》等影片,或是講述文工團歲月、或講述年輕人歷經歲月洗禮的時代故事、或是展現信息時代的情感糾葛,可以說是觸及了不同年代、不同人群的情感痛點,從而引發觀眾共鳴;

爆款電影變遷史|從古裝大片到現實題材,讀懂時代才是好電影

至於《我不是葯神》則直擊醫改、醫患矛盾等社會民生問題,讓觀眾有極大的代入感,《無名之輩》中小人物到大城市的艱難處境,以及《來電狂響》中所涉及的中年危機、婚姻問題、職場性騷擾等,無不反映社會現實。

所謂「電影是主流社會的一面鏡子」,真正能夠成為現象的影片,必定是觸及了當下社會的敏感點,反映了普通大眾的心理訴求,即觀眾的「集體心智」。正如由《戰狼2》引發的軍事題材熱,由《我不是葯神》引發的現實主義題材熱都正在進行中。

事實上,從過去的市場風向來看,某部電影的火熱往往會帶動某類影片的熱潮。對此,一起拍電影(ID:yiqpaidianying)統計了自2002年電影產業化改革以來的一些現象級影片,希冀從中發現一些規律。(註:現象級影片包括年度票房冠軍、以及當年票房超出預期的黑馬影片、或是引發社會各界熱議的影片)

爆款電影變遷史|從古裝大片到現實題材,讀懂時代才是好電影

從上表可以看到,自2002年電影市場產業化改革以來,大致經歷了幾個階段:

2002年的《英雄》借著電影市場改革的東風,再加上老謀子的黃金招牌,開創了國產影片「大製作+大明星」的商業大片時代,也由此引發了古裝大片熱潮。

自2002年到2008年,產生了《天地英雄》《十面埋伏》《無極》《夜宴》《滿城盡帶黃金甲》《赤壁》等諸多古裝大片,在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等大導操刀之下,幾乎每年一部此類大片擠入當年票房榜前三,這也是新世紀以來古裝大片最輝煌的時代。

爆款電影變遷史|從古裝大片到現實題材,讀懂時代才是好電影

當然在此之間,受當年政策、亦或是當時時政大環境影響,也有一些影片成為了當時的市場風向標。

比如2003年,正是全民抗擊非典的時刻,當時香港很多影院零票房,急需打開內地市場,也就助推了中央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簽訂了CEPA(《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港片得以合拍片的身份進入市場。我們看到了之後《功夫》《新警察故事》等影片在內地市場大受歡迎。

2007年,適逢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0周年,電視熒屏上「許三多」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人物,而大銀幕上《集結號》《投名狀》成為「主旋律」大片的代言;2009年,是建國60周年的大年份,《建國大業》《十月圍城》成為當年的票房冠亞軍;而2010年,在經歷了青海玉樹地震、以及汶川地震兩周年之後,《唐山大地震》的上映引發了全民熱議。

爆款電影變遷史|從古裝大片到現實題材,讀懂時代才是好電影

不難發現,但凡遇到重要的時間節點,總會有一些影片在此時崛起。不過整體而言,在21世紀的前十年,電影市場上主要是以古裝大片、港產合拍片、主旋律大片為主。

2011年則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微博正熱、微信興起,社交媒體的入場,改變了大眾傳播模式和信息交流模式,電影取材的範圍也再一次被擴大。

那一年誕生了一部小成本的黑馬影片《失戀33天》,聚焦年輕一代的婚戀世界,也帶火了小妞電影的概念,此後的《北京遇上西雅圖》《重返20歲》等影片皆藉此而受到關注。

2012年的《泰囧》一躍成為國內10億級大片,此後的《心花路放》《夏洛特煩惱》《港囧》等國產喜劇片,除了喜劇的外殼之外,無不是聚焦「中年危機」這一話題,將現代社會的婚姻危機、職場危機等融入其中。

爆款電影變遷史|從古裝大片到現實題材,讀懂時代才是好電影

事實上,無論是小妞電影中的婚戀觀,還是此類喜劇片中的「中年危機」,所反映的都是這個時代人們的焦慮。而喜劇片往往能夠勝出一籌,也是情理之中:生活已經如此的艱難,誰不想肆無忌憚樂一場,哪怕只是兩個小時的幻覺?

2013年,由《致青春》《小時代》為代表引發了集體的青春懷舊熱潮,這背後是年輕一代對於過去的回望。2014年,《智取威虎山》將主旋律大片以類型化的方式呈現,2016年的《湄公河行動》,直至《戰狼2》《紅海行動》都可以看作是此類新主旋律影片的延續。而當下的大銀幕,則是由《我不是葯神》引導的現實主義題材熱潮最為矚目。

總而言之,自2011年開始,伴隨著信息交流方式的改變,以及資本的入場,中小成本影片開始展露頭腳,電影市場呈現更多元化的現狀。喜劇片、小妞電影、青春片、新主旋律影片、現實主義題材影片等多頭並進。在此之下,大量反映當下社會現實,觀眾「集體心智」的影片得以成為現象級。

爆款電影變遷史|從古裝大片到現實題材,讀懂時代才是好電影

受眾代際更迭,

70、80、90引領不同風潮

當然,之所以電影市場上的影片類型、題材會隨著時代而變遷,除了受大環境影響之外,更重要的是受眾的變化,不同年代的觀眾選擇了不同「口味」的電影。也就是所謂觀眾的代際更迭,反向影響了市場的供給。

畢竟在電影市場上,主流的觀眾是介於25歲—35歲的青年人,從用戶畫像來看,他們往往在某部影片中佔據50%甚至更高的市場份額。同時這部分人也具有一定的消費力,有更多的娛樂時間和社交需求,也有自己的價值判斷。在拍 sir此前某次市場調查中,就有不少50歲左右的大叔,聲稱現在很少去電影院,認為那都是年輕人去的地方。

爆款電影變遷史|從古裝大片到現實題材,讀懂時代才是好電影

在此之下,影片若是能夠抓住這部分受眾,也能獲得更高的市場回報。以《芳華》為例,其票房之所以能夠達到10億量級,就在於拉動了「增量市場」,將主流年前觀眾之外的中老年觀眾拉進了電影院,其40歲以上觀眾佔比達到了10.8%,遠高於其他影片。

而大多數情況下,每一時期現象級影片背後,必然是緊抓了當時主流大眾的痛點,觸及了他們的敏感神經。

在21世紀之初,電影市場的受眾以70後和小部分80後為主,他們成長於半傳統半開放年代,言必談薩特、尼采,讀的是文學經典名著,他們關注社會議題,他們也期待著國家強大。所以,這一代人對張藝謀等第五代導演抱有深厚的感情。

在市場規模還未成形的年代,除了好萊塢大片讓他們大開眼界,帶有歷史厚重感的國產古裝大片的崛起也打開了新影像世界的大門。

爆款電影變遷史|從古裝大片到現實題材,讀懂時代才是好電影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多數70後看來,喜劇應該是帶有對現實的諷刺性和批判性的,所以才有了從《甲方乙方》到《手機》的馮氏喜劇的大賣。

而對於更多數成長於錄像廳、盜版碟時代的80後而言,港片是他們對於影像的最深刻的記憶,吳宇森的喋血江湖,周星馳的無厘頭是他們的心頭好。

因而,當時間推移至2005年左右,伴隨著最早一批80後踏入社會,他們也逐漸成長為新一代電影觀眾主體,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可以看到,在這一時期,電影市場上除了古裝大片之外,《無間道3》《功夫》《新警察故事》《長江七號》等港產合拍片,尤其是警匪片,也成了當時市場的寵兒。這是80年代人的興趣所在。

爆款電影變遷史|從古裝大片到現實題材,讀懂時代才是好電影

而在2010年左右,最早的80後已步入而立之年,開始面臨生活、職場的雙重壓力,70後也已在經歷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危機,90後正茁壯成長,三個群體交錯,伴隨著電影市場的進一步擴容,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呈現出最為多元的市場局面。

因此,在2010年之後,更多講述年輕一代婚戀現狀、感情糾葛的影片,亦或是更為通俗、根植於當下社會現實的喜劇電影,比如《失戀33天》《泰囧》《心花路放》等,更容易俘獲人心。

而真正讓市場看到90後觀眾力量的,則是青春片的興起。

爆款電影變遷史|從古裝大片到現實題材,讀懂時代才是好電影

作為第一代網生群體,90後是伴隨著PC互聯網和第一代網路文學成長起來的一代人,他們的童年記憶是《還珠格格》,學生時代讀著韓寒、郭敬明,在更為寬裕的物質條件下,他們接觸著更為豐富的信息世界,也更有自己獨立的表達。

因而當80年代的趙薇、韓寒、郭敬明等逐漸拿起導筒,吸引的更多是這些從小視他們為偶像的90後甚至95後等更年輕的觀眾。

總而言之,代際的更迭,代表著不同的生命體驗和觀賞趣味,選擇的不同,自然會影響到影視產業短端的上游製作。當然,真正能夠取得全面票房突破的影片,必然是打通了70、80、90等不同年齡段的圈層壁壘,直面所有人的共同情感痛點,從而獲得最大範圍內的認同。

爆款電影變遷史|從古裝大片到現實題材,讀懂時代才是好電影

未來的電影主流在哪裡?

00後逐漸成長,二次元或是未來方向

2018即將過去,2019近在眼前。最早的一批00後已經成年,這對於電影市場而言,預示著新一代的受眾更迭也即將到來。

可以預見的是,在此後時局大環境以及主體受眾的變化的雙重影響之下,未來五年、十年,電影市場流行的類型、題材等必將會有新一輪的變遷交替。

爆款電影變遷史|從古裝大片到現實題材,讀懂時代才是好電影

當然,從內容上來說,無論是當下最火的現實主義題材、軍事戰爭片,還是市場常規軍喜劇片、愛情片,乃至未來市場,能夠引發全民熱議,成為年度電影現象的依然是具有「最大公約數」的影片。它們或是反映了當下普遍的社會問題,或是能夠捕捉到普通大眾最具有共鳴性的情緒,或是能夠有效地緩解當下的現狀焦慮,區別只在於表達形式。

不過,當00後逐漸成長為電影市場的消費主體時,一些新的變化必將由此而生。不同於90後大多成長於PC網路時代,00後從出生之後就接觸了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小屏科技,他們不必為物質條件而擔憂,接觸的是更為寬泛的文化,更喜歡二次元,也更願意為自己所感興趣的內容付費。

在今年的《騰訊00後研究報告中》中可以看到,00後的平均存款為1840元,約為90後的3倍,也就是說他們有著更為富裕的可支配金額用於消費。

爆款電影變遷史|從古裝大片到現實題材,讀懂時代才是好電影

在另一份《創造未來——紅杉00後泛娛樂消費研究報告》中也指出,00後的金錢觀更為豁達,他們不貪錢、不缺錢,直播、短視頻、漫畫等UGC平台成為00後收入的主要來源。

而作為「移動互聯網原住民」的00後,有著非常良好的產品付費習慣。根據調查數據顯示,有59%的用戶傾向於按需或次數付費,而5%的用戶則有3個以上平台的年付費會員。也就是說,成長於小屏時代的00後,更願意在線上消費。

因而,要把他們拉進電影院,欣賞大銀幕,必然需要更符合他們口味的內容。在此之下,二次元就是不得不重視的市場新生內容。

爆款電影變遷史|從古裝大片到現實題材,讀懂時代才是好電影

事實上,從去年的一部《閃光少女》就可見端倪,雖然其最終票房不理想,卻以二次元+青春片的形式,成為市場亮眼的存在,也吸引了不少00後觀眾——20歲以下觀眾佔比達10.1%,遠高於同期上映的其他影片。

或許,隨著這一代人的逐漸成長,有關於二次元的漫改內容,將會是影視娛樂新的風潮。當然,潮流瞬息萬變,總有不變的品質。不管是70、80後,還是90、00後,誰會拒絕好的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