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積滯的前世今生

積滯的前世今生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積滯簡單地說就是吃多了,記得我小時候,大家見面問的最多的話就是您吃了嗎?那時候物資匱乏,能吃飽飯是件不錯的事,我小時候主要是吃玉米面和紅薯面長大的。

現在看來,這算是一件比較慶幸的事情了。現在的生活條件太好了,積滯卻變成了孩子健康很大的問題。

古人對於積滯的描述很多, 一千年前的宋代,陳文中在他的《陳氏小兒病源方論》里就明確提出了:「忍三分寒,吃七分飽,頻揉肚,少洗澡。」的育兒理念。

我無法想像一千年的宋朝是什麼樣的生活條件,但可以肯定的是,既然明確提出這個概念,說明古人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

關於積滯的病因病機,文獻中多有記載,《活幼心書·明本論》說:「凡嬰孩所患積症,皆因哺乳不節,過食生冷堅硬之物,脾胃不能克伐,積停中脘,外為風寒所襲, 或因夜卧失蓋。」

《證治準繩·幼科·腹痛》說:「按之痛者為積滯,不痛者為里虛。如肚腹脹痛,拒按,按之疼痛,食入吐,吐物酸腐,大便秘結或臭穢,便後脹減,舌紅苔黃厚膩,脈數有力,或指紋滯者為積滯實證」。

《證治準繩》所說:小兒宿食不消者,胃納水谷而脾化之,兒幼不知持節,胃之受納,脾之不足以勝之,故不消也」。

《保嬰撮要·食積寒熱》說:「小兒食積者,因脾胃虛寒,乳食不化, 久而成積。」

《醫宗金鑒·幼科心法要訣》:「夫乳與食,小兒資以養生者也。胃主納受,脾主運化,乳貴有時,食貴有節,可免積滯之患。若父母過愛,乳食無度,則宿滯不消而疾成矣」,明確指出了小兒食積發生的主要原因。

《中醫兒科學》指出,小兒積滯既可以是一個單獨的病種,又是很多疾病發生髮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誘因。積滯是指小兒傷於乳食,停聚中脘,積而不化,脾運失司所致的一種脾胃系病證。臨床表現主要以不思飲食、食而不化、脘腹脹滿、噯腐嘔吐、睡卧不寧、腹瀉、大便酸臭或便秘等為主要特徵。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營養過度引起的積滯成為小兒多種疾病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很多醫家均認為小兒乳食內積是「小兒脾常不足」為內因,家長的餵養不當為外在原因。

如果您家孩子出現了胃口變差、有口氣、頸部容易出汗、睡覺不老實、大便不通暢、舌苔變厚等等,您就要考慮有積滯的問題了。

在臨床上,小兒疾病與食滯關係非常密切,除腹痛、嘔吐、泄瀉與食滯有關外,諸如感冒、咳嗽、疳積、高熱驚厥等,其發病都不同程度的與食滯有關。

三棱針點刺四縫穴治療積滯也有一定的歷史,四縫穴名見於明代董宿的《奇效良方》卷之五十五,針灸門(附論)奇穴:四縫四穴,在手四指內中節。

該穴的主治出自明代《奇效良方》「治小兒猢猻勞等證」至現代《新針灸學》提出主治「小兒疳積」等消化系疾病。據中國知網,自1959—2017年,以篇名「針刺四縫治療小兒疳積」檢索,計有142篇之多,小兒疳積作為四縫的主治病證,臨床以及實驗證實的確有效。有關該穴的操作方法,《奇效良方》:「是穴用三棱針出血」,《針灸學》五版教材,操作:三棱針點刺出血或擠出少許黃白色透明粘液。

當然,捏脊也是個好辦法。

不過,最好還是別撐著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骨正筋柔 的精彩文章:

TAG:骨正筋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