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人民日報重磅發布:中國所有的保健品都是騙人的,沒有例外!

人民日報重磅發布:中國所有的保健品都是騙人的,沒有例外!

來源:網路

近日,微信公眾號「丁香醫生」一篇題為《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的文章引爆了朋友圈。

文章稱,一位農民父親為了救患有骶尾部惡性生殖細胞瘤的女兒周洋,中斷了女兒在醫院的治療,讓她吃了兩個月權健的抗癌產品,導致病情複發、病情惡化,最終不幸離世。文章認為,這是一場「魏則西式的悲劇」。

該文章發出後,引起網友熱議,有網友評論權健產品是「藥品騙局」。

在凌晨1:29,權健官方微信號發布「嚴正聲明」,稱「丁香醫生」微信號發布的文章內容不實,指責其「利用從互聯網搜集的不實信息,對權健進行誹謗中傷」,要求撤稿並道歉。

點擊購買

然而,丁香醫生則在官方微博霸氣回應稱:不會刪稿,對每一個字負責。

正反君發現,在權健公司的整篇聲明裡,都在解釋如何如何「合法」,至於公眾關心的「是否有效」閉口不談。

對於權健的聲明,患癌女童周洋的父親稱:「那是在狡辯,血淋淋的現實擺在眼前。我不圖錢財,也不圖勢,唯一目的就是讓更多的人了解真實的權健,不再受到傷害。」

但是,除此聲明外,尚無權健更多的聲音;其微博聲明下的評論已設為不可見,公司昨天其他宣傳活動的微博下數條聲討的評論也未見回復,不過權健的產品客服電話還是一如往常熱情。

有網友評論說,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眼藥水」和「藥酒」依舊在熱銷,相信在此次風波後,權健依然會活的很好,似乎一切並沒有什麼用處,那為什麼還要堅持這樣做?

因為我們堅持一件事情,並不是因為這樣做了會有效果,而是堅信,這樣做是對的。

其實早在一年前,人民日報就曾刊登題目為《目前中國所有保健品都是騙人的,沒有例外!》的文章,來提醒消費者警惕近些年市場上出現的眾多不良商家利用保健品來詐騙老人的案件。

文章十分堅決的肯定:保健品為什麼一定是騙人的保健品?他們要是不騙人,都對不起這麼輕鬆優越的行騙環境。

理財、保健品和電信詐騙,被認為是老年人會面臨的三大最常見的受騙形式,前段時間,一名60歲老人在海邊自殺,留下的遺囑中就稱被保健品「坑慘」了。今年的央視「3·15」晚會也曝光了食品營銷欺詐亂象。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專門出台消息提醒消費者要警惕「專家義診、權威證明、免費試用、宣稱療效」等非法宣傳營銷「陷阱」,可為什麼國產的保健品總是會跟虛假營銷和騙人把戲扯上關係呢?

保健品註定要騙人

2015年起實施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保健食品》中對保健食品的定義是:聲稱並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

即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並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從定義中可以看出,保健品最終的劃分範圍仍然是食品

從該標準可以了解到,保健品的生產要求與食品行業標準一致,不同的是,保健食品需要通過衛生部的審查認證,或者資格證書。

因此,在審查上,保健品需要做的只是跟食品一樣進行色澤、氣味、理化指標、污染物等指標的審查,但在宣傳上,保健品卻可以進行功能性宣傳

從2003年起實施的《保健食品檢驗與評價技術規範》就詳細列出了二十多種保健品功能及實驗判定方法。

雖然僅僅是聲稱「具有功能」,但「輔助降血脂功能」、「輔助降血糖功能」等卻給人以「療效」的誤導,這成了中國保健品宣傳中最常見的套路。

儘管在2016年2月出台的《保健食品註冊審評審批工作細則》中規定,證明食品的保健功能,需要進行專家的評審。

但專家的評審只是通過提交上的材料進行理論分析,《保健食品管理辦法》所要求的保健食品認證需要「經必要的動物和/或人群功能試驗,證明其具有明確、穩定的保健作用」則由第三方機構給出。

保健品到底有多少保健功能,國家機構不必進行相關的驗證,就看保健品公司自己能夠把它們的效用「證明」得多麼完美了。

保健品的錢都拿來打廣告了

同樣是維生素C,在藥店里買可能只要幾塊錢一盒,而在保健品的專賣店則有可能買到三四百元一盒,保健品的價格之高几乎是公認的事實。

儘管保健品的廠商在宣傳時會表明自己使用了更高級的原料和工藝技術,但從生物學的角度上看,相同的有效成分使得它們對人體的影響幾乎沒什麼差別

但是這仍然抵不住廠商自己對保健品功能的定義和吹捧。

比如將松果體和褪黑素偷換概念成「腦XX體」和「腦X金」,或將某種草炒到上千元一克,直到被從「保健品」行業中除名。

這些概念的炒作無疑為保健品的價格飆高添了一把火。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國內的保健品幾乎都是從廣告起家,而非從產品起家

許多國內成功的保健品入市初期都將廣告投入設定在30%-60%之間。

從公司規模上看,國內保健食品企業普遍投資小,過1億元投資的企業只佔1.45%,500萬元到1億元的佔38%,100萬元的佔41.89%,小於10萬元的作坊就有12.6%。

資金實力不足,絕大多數企業創新高科技產品乏力,加上高額的廣告費用,使得國內保健品企業只能生產低水平的重複產品,而企業競爭就是靠打廣告戰和高密度鋪銷售網點。

而資料顯示,保健品的成本只佔零售價格的10%左右,2009年,瀋陽市對隨機抽取監測到的保健食品進行廣告調研發現,保健食品市場普遍存在價格虛高情況,代理價6元的保健食品,零售價竟然是98元,銷售利潤高達15倍有餘。

另外,這些廣告幾乎全部以藥品名義進行宣傳,而保健品假以藥品名義進行銷售的大約為其總量的50%。

高的廣告投入和低水平的產品,使得保健品一直處於價格和功用不想稱的情況下,這可能也是保健品在推銷時必須誇大其功能的原因——為了更好地匹配這一價格

這樣的價格也為保健品公司本身帶來了巨額利潤,比如一些保健品公司的凈利潤一直都在40%以上。

營銷方式說白了就是坑蒙拐騙

儘管價格常年處於虛高的水平,但是保健品的銷售額卻也在不斷增加。而中國的人均保健品消費額仍然遠低於日美等發達國家,這說明在保健品市場上,中國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但與其他國家開始拓展更多種的營銷方式不同,中國的保健品營銷模式仍然以直銷為主,近幾年來快速發展的電子商務對保健品行業的影響至今沒有顯現。

按世界直銷聯盟的定義,直銷指以面對面且非定點之方式,銷售商品和服務。直銷者繞過發給傳統批發商或零售通路上架的方法,而是透過銷售員的人脈從顧客接收訂單,並從生產商那裡直接出貨到買家手中。

儘管國家工商局明確指出,直銷以直銷員個人銷售業績為計算報酬的依據,其他任何人的銷售業績都不與自己的報酬掛鉤,但是在直銷過程中,為了保證足夠的販售布局,人際關係就變得很重要。

直銷公司線下的銷售員通過抽成的方式來分食利潤,而以人脈和口頭推銷建立起來的銷售模式,比傳統的經銷模式更注重廣告的效果。

不同於電商或者經銷模式中顧客們「貨比三家」的思維習慣,直銷模式下的顧客更容易被廣告宣傳和「情理」打動,而非原本最影響決策的價格因素

這也使得在直銷過程中更容易出現虛假宣傳和空頭支票。

不得不提的是,直銷一直都是一種有限制,需要批准的營銷模式

從2009年的29個批準直銷的企業到2014年的45個,國家對於直銷企業的政策控制開始更加嚴格,但依然無法抑制直銷隊伍的快速發展。

直銷隊伍的增加說明了保健品行業對這一模式的依賴,但即便批准的企業數量增加,也不能滿足市場擴大的需求。

根據2015年度食品藥品監管統計年報顯示,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國共有保健食品生產許可證2440件。而45家直銷許可、363種保健食品對於這個市場來說,是完全不夠的。

?部分直銷企業名單

國家在政策上給予了直銷以「合法」的地位,但在實施時只給了極少數保健品企業以「合法直銷」的許可,使得更多的保健品公司仍處在實際上不被批准或不合法的經營模式中。

比如,在自殺老人的遺囑中提到的青島某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即不在這一批准企業範圍內。

另外,中國目前尚無保健食品廣告審查標準,同時保健食品廣告證明主要由工商部門管理,發布前不經食品衛生部門審查,廣告發布後,抽驗的權力在衛生部有關部門,但執法權在工商部門,處理投訴則歸消費者協會,多頭管理使得對保健食品的質量監管有相當難度。

所以你看,這是一個註定會被虛假宣傳的行業,可是在監管上,它又恰恰是最不足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米爾網 的精彩文章:

今天,俄羅斯曾發生的一件大事,引發中國深思!他的誕辰,不能忘記!

TAG:米爾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