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600年前說它「海外仙境」,如今戰亂不斷,我們則安居樂業

中國600年前說它「海外仙境」,如今戰亂不斷,我們則安居樂業

對於明朝人來說,在遙遠的中東地區,有個美麗的「海外仙境」,這裡寶石貿易繁榮到滿地寶石,風景如同風水畫般「美艷動人」,《明史》給它定義的名字叫「阿丹」。

在鄭和下西洋期間,阿丹統治者曾接受明朝皇帝封賜,成為大明帝國的一個看不著、摸不著的遠洋藩國。後來大明帝國以「遠洋航行」勞民傷財為由「海禁」,明朝逐漸於「阿丹」失去聯繫。

1517年由土耳其人創造的奧斯曼帝國崛起,將「阿丹」征服後併入版圖,隸屬於葉門行政區,這一隸屬關係持續了近300年。

直到1839年來自西歐的海上霸主英國把觸角伸進中東,當時英國通過殖民戰爭將印度打造成了女王王冠上的寶石,印度的物產絡繹不絕的運往歐洲英國本土。

而地處紅海通往印度洋咽喉要道的亞丁地區是當時英國船隊的必經之地,所以出於保護自身航道的安全,英國人憑藉強大海軍艦隊將之「霸佔」,並著手將其打造成世界級的繁榮港口。而按歷史文獻記載,亞丁地區的古稱為「阿丹」。

1918年橫跨歐亞非的奧斯曼帝國試圖聯合西歐腹地的德國,為挑戰英法主導的世界秩序而打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失敗。作為對戰敗國的懲罰,奧斯曼帝國被殘忍肢解了、

其中奧斯曼帝國葉門行政區在英國人授意下,建立了獨立自主的葉門王國,可能是出於感恩,葉門當局對於英國人在1839年強佔自身管轄內的「亞丁地區」一事並沒有進行咄咄逼人的索取。

但英國人要的不是葉門王國對於自己的佔據事實默認,而是想給自己的佔據行為「名正言順」,所以曾數次暗示葉門政府簽訂正式的割讓協議,然而遺憾的是葉門當局始終打太極,奉行默認不承認態度、

這讓英國當局就像一顆魚刺卡在喉嚨里,遲遲不能吞下去那樣難受。1934年葉門在跟沙特爭奪阿拉伯世界盟主的戰爭中敗北,陷入可能被對方吞併的危難之中。

而如此「危難」在英國人眼中,是結束「亞丁地區」歷史遺留問題的好機會,於是將軍艦開到葉門海岸線,然後告訴葉門當局,英國人有實力幫它震懾來勢洶洶的沙特人。

最後請葉門當局簽訂個割讓「亞丁地區」的條約以及接受英國人的保護,自此「亞丁地區」正式貼上了「英國牌」,葉門則成為英國勢力範圍。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當時在美國打造全球自由貿易體系,突破英法主導型貿易體系的大背景下,全球掀起了殖民地獨立浪潮,亞丁地區的百姓迎著這股「東風」大搞獨立運動。

英國由於在戰爭期間被納粹德國掏空了數百年的霸主積累,陷入了財政崩潰的困局,面對去鎮壓獨立運動所需的巨額軍費,只能無奈的同意「亞丁地區」獨立,1967年亞丁地區成立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

1990年跟北方的阿拉伯葉門共和國合併成了今天的葉門共和國,此後靠著充足的石油優勢,進入了一段時間的快速發展期,國民雖不富裕,但也豐衣足食。

其中亞丁地區利用自己身居印度洋貿易的交通要道的優勢,加之葉門政府建立亞丁自由區的政策,在1993年現代化港口正式運營後一躍成為葉門的經濟首都,並在1995年9月14日與上海結為友好城市。

2011年席捲阿拉伯世界的阿拉伯之春爆發,能夠將葉門各方勢力均衡的總統被以「獨裁者」的罪名趕下了台。雖然葉門總統的獨裁是事實,也應該被無情的譴責。

但是激動的葉門百姓,在沒有制定好總統下台後,如何快速建立行之有效的新政府計劃,就貿然將總統趕下台的行為是「不理智」的,

當總統為代表的舊政府秩序垮台後,由於事先沒有明確好怎樣建設新「葉門」,致使葉門陷入了無休止的內戰之中,國內各方勢力為了獲得最大利益殺的天昏地暗。

原本計劃取代總統舊政府的新中央政府很長一段時間內,所能管轄和控制的地盤僅為首都薩那,且這個首都後面還丟掉了,被當地最大的軍閥「胡塞武裝」佔為己有。

2015年3月,葉門總統阿卜杜勒-拉布·曼蘇爾·哈迪宣布亞丁地區暫時成為新首都,明朝人眼中的「海外仙境」如今不得不在戰爭中掙扎。

配圖來源網路,版權人若覺不妥,聯繫我們,立即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學堂 的精彩文章:

為傳宗接代,他只好娶了農婦,農婦生下一兒一女,女兒名揚天下
朱棣造反前此人曾多次密奏「燕王必反」,可惜建文帝不聽

TAG:歷史大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