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征服四個不同領域,馬斯克的高效學習秘訣

征服四個不同領域,馬斯克的高效學習秘訣

大數據文摘出品

編譯:周家樂、張弛、王嘉儀

什麼?馬斯克(Elon Musk)的40多歲時就建立了四家數十億美元的公司 – 還是在四個不同的領域——軟體,能源,運輸和航空航天!

要想」做好一件事,專註其中」對於普通人已屬不易。Musk卻在火箭科學、工程、建築、隧道、物理、人工智慧到太陽能和能源等各個領域都十分精通。

人們將他的成功歸因於:一周能工作85個小時,令人難以置信的韌性,甚至有人認為他有著超時空的預判能力。

但我不滿足於這些解釋,因為很多普通人也這樣刻苦啊。我還想尋找他成謎且更獨特的地方。

我閱讀了大量關於Musk的文章、視頻和書籍,根據我對Musk生平了解以及對討論學習和專業知識的相關學術文獻的研究,我把像Elon Musk這樣的人稱為現代博學家,他們通常都有這些特點:

遵循5小時原則,即每周至少學習5小時。

學習內容廣泛,跨越多領域。

深刻理解每個領域相互聯結的內在機理和認知模型,把認知模型轉化為自己的專長。

通過對歷史上20位最重要的科學家研究,驚訝的發現其中有15位是博學家! 還有,當今世界最大的五家公司的創始人- Bill Gates, Steve Jobs, Warren Buffett, Larry Page, 和Jeff Bezos?- 也是博學家(他們都遵循5小時規則)。

我確信這一結論:所有人都應該跨領域學習,來增加獲得突破性成功的幾率。

博而精的訣竅

「專註於一個領域才能有所成就。」

「雜而不精,一事無成。」

這些話中隱藏著一個假設:如果你同時涉獵多個領域,那你只可能略懂皮毛,永遠都不會精通。

現代博學家的成功充分證明了這樣的假設是錯誤的。其實,跨領域學習恰恰擁有很多容易被忽視卻十分重要的優勢:

1.創造性的組合你所有具備的技能,會讓你成為世界級的專家。

2.給你帶來了信息優勢以及創新優勢

3.是你未來職業生涯的保障

4.它能幫助你在全球經濟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例如,如果你從事技術行業,其他人只閱讀技術相關的文獻,而你還了解很多關於生物學的知識,那麼你就有更多好點子。如果你是生物學專業的,還懂點人工智慧,那麼你比其他所有局限於生物學專業的人都有信息優勢。

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卻很少有人會真正去學習自己領域外的知識,大多數人只關注一個領域。

現代博學具備讓我們學習(我們同行所不熟悉的)新領域和形成新技能的優勢。

一個有趣的研究印證了這一點。該研究考察了二十世紀59位歌劇作曲家是如何掌握他們的技藝。與傳統的說法相反,(頂尖表演者的成功只能通過刻苦的練習和專業化),研究人員Dean Keith Simonton發現:「最成功的歌劇作曲家的作品往往融匯了各種風格……作曲家們能通過交叉練習去避免太專業化(過度訓練)帶來的弊端-- 讓人變得很死板。」UPENN研究員Scott Barry Kaufman在一篇 Scientific American 的文章中總結了這些。

Musk的「學習遷移」超能力

據Musk的兄弟介紹,從十幾歲開始,Musk每天要讀兩本不同學科的書。舉例來說,如果你一個月讀一本書,那麼Musk讀的書是你的60倍。

起初,Musk讀的都是科幻小說、哲學、宗教、編程以及科學家、工程師和企業家的傳記類。長大後,他的專業興趣已擴展到了物理、工程、產品設計、商業、技術和能源。他對知識的渴求幫他接觸到大量學校不會教的課程。

Elon Musk非常擅長一種大多數人沒意識到的、獨特的學習方式——學習遷移。

學習遷移是指我們在一個情境中學習的東西,將其應用到另一個情境的過程。它可以指把我們在學校或書本上學到的核心知識應用到「現實世界」,也可以指把我們在一個行業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另一個行業。

這就是Musk突出的閃光點。在他的幾次訪談中,他都介紹了其獨特的學習遷移兩步法。

首先,他將知識解構為基本原理和認知模型。

Musk在Reddit AMA上回答了他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把知識看作一棵語義樹是很重要的,在你進入葉子/細節之前(不需要依賴其他知識了),你至少先懂基本原理,即主幹和大分支。

其他世界級企業家比如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Warren Buffett的長期商業夥伴Charlie Munger,也具備類似的思維方法,:

「養成從現實中提煉模型的習慣是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

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Ray Dalio對此表示贊同:「那些對[原則/認知模型]了解的更多的人更能高效的將其運用到工作中。」

研究表明,學習遷移就是在把知識轉變成更深層次的、抽象的認知模型的過程中提高的。而且,有一中叫做「對比案例」的技術方法,能特別有效地幫助人們直觀地了解潛在的認知模型。

下面是解構過程的工作原理:假設您想要解構字母「A」,並想理解使「A」成為A的內在機理。讓我們進一步假設你有兩種方法可以用來做這件事:

你認為哪種方法更好?答案是方法1!

在方法1中的每個不同的A能讓人看出,每一對兒A哪些保持一致,哪些發生了變化。然而,在方法2中什麼都看不出來。

當我們學習任何東西要通過觀察許多不同的案例。這會培養出一種直覺,我們知道什麼是必要的,來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組合。

這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意味著什麼?當我們進入一個新領域時,我們不應該只局限於一種方法或死磕最佳實踐。我們應該探索許多不同的方法,解構、比較和對比。以便揭示內在機理。

其次,他在新領域裡重建這些基本原則。

Musk的學習遷移過程的第二步包括把他在人工智慧、科技、物理和工程學方面學到的基本原理重新構建到不同的領域:

用於製造宇宙飛船SpaceX。

創造能自動駕駛的特斯拉。

想做出頗具想像力的超級高鐵(Hyperloop)。

設想造出垂直起飛和著陸的電動飛機進入太空

想設計出一種與你的大腦相連的神經網。

在科技領域,想更好的建立PayPal。

以及共同創立的OpenAI,這家非營利組織為了減少人工智慧帶來的負面效果。

在物理方面,建立 The Boring Company。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心理學教授Keith Holyoak是世界上著名的類比推理思想家之一,他建議人們自己去琢磨兩個問題來提高理解力:

1.一件事發生會讓我想起什麼?

2.為什麼我會想起它?

通過不斷地觀察你的環境和閱讀材料,並對自己提問,你就在已經在鍛煉你的大腦,這個過程幫助你擺脫舊思維,跨界認知建立事物之間關係。

要旨:這不是魔術。這只是正確的學習過程

現在,我們可以開始理解Musk是如何成為世界一流的現代博學家的了:

他花了很多年閱讀,閱讀量是普通閱讀者的60倍。

他廣泛閱讀不同學科的書籍。

他不斷地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將思想解構為基本原則,並以新的方式重建它們。

從最深的層面上,我們可以從Elon Musk的故事中學到的是,我們不應該教條地認為專業化是通往事業成功最好或唯一途徑。傳奇通才Buckminster Fuller 認為我們都應該考慮思想轉變。他幾十年前就分享過這些:

「我們正處在一個人人認為專業化到極致是合乎邏輯的時代……而現狀是,人類已經失去了全面理解的能力。專業化增加了個體的孤立、徒勞和困惑感。使得個人把思考和社會行動的責任拋給別人還會滋生偏見,最終導致國際和意識形態的不和,甚至戰爭。」

在最實用的層面上,我們可以從Elon Musk那裡學到的是想要變成現代博學家的公式:

投入時間(每周至少5小時)

跨領域學習核心認知模型。

將這些概念與我們的生活和世界聯繫起來。

積極應用所學到的知識。

以下是列表,鏈接:

https://medium.com/accelerated-intelligence/this-is-exactly-how-you-should-train-yourself-to-be-smarter-infographic-86d0d42ad41c

當我們建立「第一原則」/認知模型的庫,並將它們與不同的領域聯繫起來時,我們會突然獲得了進入一個快速學習新領域的超能力,並迅速做出獨特的貢獻。正因為如此,我創立了Mental Model Of The Month Club。

了解了Elon的學習超能力,能幫助我們了解了他是如何能夠進入一個已經存在100多年的行業,並改變了整個行業的競爭基礎的。

Elon Musk代表了一類人,但他的能力並不神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據局 的精彩文章:

貝恩:2018年中國商界領導力報告
億歐智庫:2018中國美好生活100品牌及美好30城研究報告

TAG:數據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