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最值得尊敬的美國老太太,前半生研究核彈,後半生跑來中國放牛

最值得尊敬的美國老太太,前半生研究核彈,後半生跑來中國放牛

信仰在我們人生中究竟有什麼用處呢?今天我們講的這個美國女人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信仰,放棄了在物理學上的大好前途,不遠萬里跑來中國放牛,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讓她有了這樣的轉變呢?

這個女人名叫瓊辛頓,1921年出生於芝加哥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個科研家,母親是個小說家,在父母的培養下,瓊辛頓多才多藝,學習優異,而且小時候便想做一個能夠造福人類的人。隨著年齡的長大,瓊辛頓繼承了父親在理科上的天賦,上了大學後便開始主攻核物理學。

當時23歲的瓊辛頓在芝加哥攻讀博士,又在老師費米的引薦下,參與了美國「曼哈頓計劃」,成為了費米的助手,是費米最為得意的學生。本該前途無量的瓊辛頓卻突然不顧家人反對去了中國。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當時在廣島長崎投放的兩個原子彈,造成無數無辜百姓的死亡,看到升騰起的蘑菇雲照片,瓊辛頓對自己現在的研究產生了巨大的懷疑。科學研究不應該成為了軍方的武器,這讓瓊辛頓陷入了巨大的困惑中。

正在瓊辛頓進退兩難,極為迷茫時,她從遠在中國的哥哥信件中了解到了中國,對中國產生了嚮往。於是頂著多方壓力的她於1948年踏入了中國的土壤,也將她的後半生都奉獻在了這裡。

到了中國後,瓊辛頓去了延安,看到了軍民一家親,看到了人人平等,看到不受壓迫的百姓,這才和她的信仰吻合。瓊辛頓在這裡也和她的男友,中文名陽早重逢,兩人隨後在窯洞中結為伉儷,而瓊辛頓有了中文名寒春。

這對外國夫婦在延安,在艱難時期,留在了中國,而他們將所有的精力放在了養牛事業上。當時物資匱乏,牛奶對於普通民眾而言是極其奢侈的,為了提高生產力,兩人跑去了荒涼的西安牧場,不僅一起放牛,而且寒春還利用自己之前的物理學專業,研究機器,改善牛羊品種,十一年時間默默奉獻著。

而這期間,寒春還被美國雜誌寫稿,說她是個間諜,到中國是在為中國研究核彈,對此寒春不屑一顧,她說「中國更需要每個人都喝上牛奶。」寒春和陽早和很多老前輩一樣經歷新中國建設最艱難的歲月。當時夫婦二人還被帶回了北京當翻譯家,並且還給他們提供了最好的住宿和待遇。但是寒春一心想要回到自己熟悉的牧場,多次被上級拒絕後,寒春利用報刊表達了自己的遺願,她說「我們必須和中國百姓一樣!」

就這樣寒春和陽早夫婦再次回到了牧場,重新過回了,每天五點起床去牧場,日落西山後才回家的「辛苦日子」,但兩人樂在其中。直到七四年時,夫婦二人跟著考察團去了美國,參觀先進的設備。而為了省經費買機器,寒春帶著大家不住賓館而是去華僑家打地鋪,不去飯店吃飯而是到處蹭飯吃,最終省下來的三分之二的錢都用來買機器了,甚至寒春還拿出自己為數不多的積蓄,也用來買機器了。

終於在夫婦二人的努力下,原本產奶不足七千公斤的奶牛,改良成了產奶九千多公斤的,有些甚至能達到一萬三的產奶量,相當可觀,同時奶牛飼養機械化也提前實現並在全國推廣。

令人惋惜的是春寒的丈夫陽早先生03年因病去世,處理完丈夫的喪事後,春寒仍舊回到了自己鄉下小屋裡,繼續做自己的牧場工作,讓她牽掛的是牛場丟了的9頭牛,讓她擔心的是大學城征地要佔了她的牧場等等。春寒老人家10年在京病逝,生前她曾說過,她這一生沒什麼遺憾了,參與了二十世紀以來兩件大事,一件是研究核彈,另一件就是中國革命,足矣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史知天下 的精彩文章:

傅恆想放棄瓔珞時,爾晴超低情商的一句話,傅恆的臉瞬間綠了!
因26英鎊被監禁終身,在獄中做了一件事,英國人請求恢復其自由身

TAG:新史知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