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常按此處,喚醒五髒的強大自愈力

常按此處,喚醒五髒的強大自愈力

點「

中醫技術殿堂

」,免費關注健康生活


每個人的身體體質是不一樣的,所患疾病也是千變萬化的,所以,我們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靈活為自己和家人選擇調理方案。請記住,沒有哪一種方法比另外一種方法更好、更見效,只有適合自己個人感覺的,才是最好的。

01


腹常輕摩——喚醒五髒的強大自愈力

【方法】

摩腹的時候,要把自己的腹部當成小嬰兒來對待,速度要慢,力度特別輕,唯恐手重了會傷到孩子嬌嫩的肌膚,好像在使推毫毛的勁一樣,有種手掌與腹部皮膚似挨上非挨上的感覺。

很多人揉腹時會比較機械地摩擦腹部,彷彿在完成一個任務似的,這往往沒什麼效果。如果我們像對待孩子一樣來輕揉自己的腹部,這種帶著愛的力量的方法會特別見效,大家可以試試看。

【作用】

摩腹的作用很多,最重要的是喚醒臟腑的自愈功能。

從全息的角度來看,腹部可以投射全身,摩腹也可以算給全身做一次調理。


▲ 

睡前和晨起後,手掌置於腹部皮膚,以肚臍為圓點,向上至胸骨劍突,向下至恥骨聯合,順時針摩腹81圈,再逆時針摩腹81圈

另外,身體還有十二個「募穴」,位於胸腹部,是臟腑之氣結聚、募集之處的特定穴。與背部的「俞穴」相似,刺激募穴一樣可以起到調節臟腑的作用。

02


手常抓握——養肝強筋


【方法】

肩、肘自然放鬆,雙手五指張開,握拳、伸直為一次,頻率為90~120次/分。

開始練習時,不要貪多,適可而止;每日堅持,抓伸次數自會提高,直至達到一次抓伸數千下。


【作用】

指尖有上肢六條經絡—心經、小腸經、心包經、三焦經、肺經、大腸經的起止點,通過快速抓伸練習,可以刺激這些穴位,

對臟腑功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說:「肝變動為握」,所以屈伸的動作還可以養肝強筋,既舒緩情緒,又讓身體放鬆,一舉多得。

另外,腳趾也可以做類似的動作。上班累了或睡覺前躺在床上,腳趾儘力地彎曲、伸直,一會兒工夫,小腿和腳就有熱感了,也是很好的

養肝強筋

之法。

03


常捏小腿——減緩衰老,走路有勁不抽筋


【方法】

從膝關節下方開始,用手依次向下充分捏拿小腿肌肉,僵硬、有酸痛的地方可多捏揉幾次,堅持幾日後則會慢慢變軟。

【作用】

很多人的小腿肌肉是僵硬的,痛點也有很多,這種情況表明氣血在小腿運行不暢。

為什麼人老腿先老,中老年人容易小腿抽筋,而且單純補鈣的效果不理想?根本原因就是小腿循行的脾經、肝經、腎經不通,脾、肝、腎的功能有點弱。而將小腿捏軟後,小腿會變得柔軟有力,走路步伐輕快。堅持下去,你會發現

胃口

也開了,

睡覺

也變好了,人每天也特別有

精神

另外,按照全息理論,如果將小腿看作整個身體,那麼小腿後方中央的膀胱經的承山穴就是腰痛點,因為它對應著身體後部中間區域,點揉此處可以

緩解腰酸、腰痛、腰無力。

同理,小腿柔韌有力也代表整個身體柔韌有勁。

▲ 

點揉承山穴,可以緩解腰酸、腰痛、腰無力等癥狀

04


耳常搓——補腎補腦,耳聰目明

【方法】


雙手拇指與食指側面配合,由上至下搓耳,至耳朵發熱為宜。另外,搓耳時,哪處有痛點要多揉,不要只想著按揉耳朵,要想自己正在對全身進行保健。(耳朵是人體的全息反射區)

【作用】


《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中說:「……腎在竅為耳」。比如雙側耳鳴,則是腎虛的一種表現,常揉雙耳,耳鳴的癥狀就能得到改善。另外,《黃帝內經·金匱真言論》中說:「心開竅於耳」。

常按揉耳朵能增強心臟功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 

搓耳,不僅能強壯五臟六腑,還對心、腎特別有保健作用

05


肛常提——提高生殖系統功能

【方法】

緩緩吸氣,同時提肛,連同會陰一起上升(好像忍大便時的狀態),停留10秒鐘,然後呼氣,同時輕輕放鬆。每次反覆5分鐘,以小腹部產生溫熱感為宜,每日 3次。

【作用】


提肛,古稱「撮穀道」,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不受時間、地點、環境的限制,或蹲、或站、或坐、或躺皆可。「撮穀道」是從古流傳至今的養生之術。「穀道」即肛門,古人將肛門稱之為「五穀殘渣之泄道」,而「撮」就是做肛門收縮上提之法。

「撮穀道」好似在給盆腔做按摩,這種養生方法在使盆腔肌肉得到鍛煉的同時,

可以防治痔瘡、肛裂、脫肛、便秘等症。

此外,堅持「撮穀道」對於男性的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陽痿、早泄,女性的盆腔炎、月經不調、白帶異常、性冷淡等生殖系統疾患也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以上五種小動作非常便於懶人們平時操作,是一種整體的調理身體之道。另外,不要老想著身體有病時反正有藥物和名醫來救自己。身體是自己的,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自己的身體,不要把身體這個「孩子」交給外人去撫養。

以上文字摘自路新宇著作

《徒手祛百病——人體經絡易堵點自查自療手冊》

,北京紫圖圖書有限公司出品,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轉載請標註以上版權信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技術殿堂 的精彩文章:

大蒜加一物,居然可以輔助清血管、降三高!名老中醫每天都吃
老祖宗眼中的"長壽菜"、"救命菜",一定要常吃呀!

TAG:中醫技術殿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