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權下為何容不下「墨家」,有何弊端?儒家憑什麼「一家獨大」

王權下為何容不下「墨家」,有何弊端?儒家憑什麼「一家獨大」

眾所眾知,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文化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百家爭鳴」的現象,那個時候,文化氛圍十分濃烈,大家發表著各自的看法,對於一些問題,各個學派都有自己堅持的看法,那個時候,沒有唯一的標準和界限,誰的追隨者比較多,誰就是問題的解決者。

儒家學說之所以成為正統,不光是因為他的學派文化有多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統治者的推崇。在先秦時代,墨家和法家都是大學派,甚至墨家比法家還要強大一點,那為什麼會儒家會一支獨大了呢。這要從他們的學派理念和組織形式說起。

墨家講究的是「兼愛、非攻」意思就是大家要互相信任、平等相處,反對侵略戰爭、要有節省的理念,這些在當今社會看來,都是比較好的處事原則,錯就錯在,墨家有一個至高無上的統治者「巨子」,所有的墨家弟子都要聽從巨子的指揮,對於他的命令,無論什麼時候都要聽從。

在封建統治者加強中央集權的時候,這個組織形式肯定是為皇帝所不容的。所以漢武大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我們看來,這就像是挑選自己的跟隨者一樣,統治者將有利於自己統治的學派抬上聖壇,雙方互利,不失為是一件美好的事。反觀儒家學說,他們認為修身、治國、平天下是正確的,而且他們推崇的君臣之道也是統治者樂於推廣的。儒家需要的是一個有力的支持者,這個支持者不管是什麼出身,只需要提供一個平台,讓儒生推薦自己的思想、發揚自己的門派,不管怎麼說,這都是互贏的事。

但是墨家就不一樣了,因為墨家有自己的組織系統,他們就像是獨立於統治者的另一王國,在巨子的領導下,開闢屬於自己的盛世長歌。針對這種情況,統治者肯定是不願意看到的,這冒犯了他們的威嚴,就像是現在社會,我們可以容忍黑社會的存在嗎,顯然是不可能的。於是在這種原則的碰撞下,儒家學說成為正統,墨家逐漸在歷史舞台上消亡。我們不妨有這麼一個假設,就是漢武帝如果支持的是墨家,現在又會是什麼樣的情況呢,估計個個都是隱士般的存在吧。

不管怎麼樣,先賢留下的智慧都是比較有傳承性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肯定會對成長大有裨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盛世史略 的精彩文章:

南宋滅亡究竟是慘還是悲壯?眾人沉江,子民痛哭,蒙古人都驚愕
草根出身的韓信,一路飆升,卻慘死女人手中,仰天長嘯3個字

TAG:盛世史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