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2018,也有人從遠方趕來,赴你一面之約嗎?

2018,也有人從遠方趕來,赴你一面之約嗎?



告別,是中國人最鄭重的一種儀式。


唐詩三百首中,幾乎有半數席位都留給了告別。它的儀式感,絲毫不亞於祭祀中的祈福和祝禱。



大部分中國人,總是習慣用新曆來辭舊,總結過去一年的得失歡笑,再用舊曆來迎新,在巨大的爆竹聲和春晚背景音中,迎接新一年的展望和期盼。在凌晨和無數人一起倒數、邀上三五好友一同守夜歡聚、在社交圈裡發表感情真摯的年度總結......用無數種充滿自我儀式感的方式去表達「一年將盡夜」的感嘆唏噓,是新社交時代里每個中國人的跨年必修課。



這一年,我們一起經歷了全民性的消費分級、90後的「中年危機」、娛樂圈的補稅風波、朋友圈的錦鯉風暴、社交圈的米兔運動......它們之中有些和我們密切相關,有些則看起來遙不可及,但它們都曾出現在2018的社交刷屏中,組成了我們對2018的印象投射。



我們通過對這些年度關鍵詞的定格,來保持在時代高速前進過程中對社會和自我的思考。用文字定格的鈍感去把握時代跳動的脈搏,這是新周刊持續堅持了22年的一件事情。



在今天這個時代,甚至不需要我們過多的思考,廣告商和營銷運營們已經在一個月之前就列好了100個讓你刷屏的選擇。它們可能是網易雲歌單、支付寶年度賬單、年度外賣賬單、豆瓣電影報告......甚至還有可能是2018年度沙雕新聞合集。



然而都8012年了,我們當然要玩一點不一樣的告別刷屏。



由《新周刊》主辦的

2018中國年度新銳榜發布盛典於12月21日在成都舉行。

過去的每年,我們穿行在各大城市的街頭、坐在高樓大廈的格子間里,將每一份年度大盤點濃縮到5克的充粉紙上,在不同的城市和無數行業大咖、文化從業者共同發布這份榜單。


然而在今年,更不一樣的是,我們第一次邀請了陪伴新周刊一起成長的會員粉絲,在2018中國年度新銳榜的現場和無數業界大咖一起捕捉時代的體溫。和全中國各個領域最新銳的力量,一起回顧過去一年烙印在我們身上的時代印記,是我能想到最酷的2018告別刷屏。




會員粉絲

于丹老師合影




會員粉絲

與編劇史航

合影



會員粉絲

氣象先生宋英傑合影



新周刊的年度大盤點已經進行了18年,在我們將盤點新銳作為年度儀式的時候,同樣也被不少人當成自己的年度儀式。很多讀者留言,

「雖然不再關注出版物,但每到了年末總要買上一期大盤點這一年才算完整」


每年的中國年度新銳榜,都是全中國新銳面孔和新銳聲音聚集最多的地方,一個非主流迎擊主流檢閱的文化盛典。

而這個盛典的VIP名額,也成為了新周刊專屬會員的尊享福利。



會員粉絲與

《新周刊》社長孫波合影。



會員粉絲與《新周刊》執行總編周可合影。



他們從全國各地趕來,有的是剛步入大學校園的大一新生,有的是繼續深造的在讀碩士,有的人是從中學時代一路陪伴新周刊走來,有的是人海中在報刊亭多看了一眼,從此再也沒能離開。



他們從遠方趕來,只為赴一面之約。



新周刊不是一本誕生即成型的完美雜誌,它也曾是時代的新興闖入者,並且始終保持著對社會新銳的觀察,在動蕩和變遷中感受時代真實的體溫。它也同樣擁有著很多和它一樣,年輕、有鋒芒的新銳粉絲,在相互陪伴中,跨越傳統媒體到新媒體的艱難轉型,一起走到今天。



新周刊雜誌社社長孫波在新銳榜發布盛典上致辭。



正如《新周刊》社長孫波在致辭中所說的那樣:「新銳是銳意,亦是鈍感;新銳是創新,亦是創舊;新銳是出發,亦是歸來。新銳是不盲從、不跟隨、不冒進、不退縮。新銳是鋒芒畢露,亦是不露圭角;新銳是風華正茂,亦是歷久彌新。今天的新銳,就是未來的主流。」



如今,當年青澀的新銳粉絲,也已經成為擁有自己看待世界維度的獨立看客。他們在新周刊建立的全新圈層中,和不同領域、不同風格的人交流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新周刊於我而言遠遠大於一本雜誌,更像是一本工具書,它提供了更多不一樣的新銳的觀點,在促成新的思考的這個過程中,這種感覺是很奇妙的。」

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的

會員張家豪

如是說。


會員張家豪出席新銳榜發布盛典並發送朋友圈。



中國傳媒大學的

會員李永峰

則表示,

「新周刊的專題從不是急匆匆地追逐熱點,而是有點像淬火冷卻似的,為這些事件做一次『熱處理』。用雙周刊的形式做出細活,打磨出社會生活的一個個「銳度」。即使時效過去,內容依然耐讀。」


會員李永峰出席新銳榜發布盛典並發送朋友圈。



而我們對這些陪伴最好的回饋,就是邀請他們見證新一年中國各個領域的新銳面孔、新銳聲音,在現場聽到這個時代最新銳的回聲。



1996年8月18日,新周刊擁有了傳統媒體時代第一批紙質版雜誌粉絲。



2013年6月,新周刊入駐微信公眾號,擁有了新媒體時代第一批公眾號粉絲。



2018年1月,新周刊開啟會員時代,擁有了知識經濟時代第一批尊享會員。



每一步跨越的背後,都有無數個你的參與。從1996到2018,22年的跨度,足以支撐起一個白紙一般的孩童經歷系統完整的教育,成長為一個有智識、有獨立價值觀的新銳青年。22年的堅持,讓我們和一代代讀者一起完成了一次完整的思想和價值的裂變過程。



傳播時代新銳的聲音,遇見更多志同道合的有趣之人,是新周刊在運營會員一年中,獲得最有價值的體驗。大一新人會員張家豪表示,

「入會新周刊,我遇到了更多形形色色且願意去發聲的人。」

在同好的交流之中感知差距的同時,也在促使他向更好的自己進發。



告別2018,擁抱2019。



不管選擇什麼樣的儀式去和2018揮手告別,過去一年的遺憾都已經成為不可挽回的洪流。



鄧布利多在向哈利波特解釋為什麼他依然是一個純正的格蘭芬多的時候,曾經說過一句話,我們之所以成為什麼樣的人,是因為我們的選擇。



如果想要變得勇敢,那就選擇擁抱恐懼;如果想要變得美麗,那就選擇擁抱自我;

如果想要和更多有趣的人一起發現生活的新奇體驗、探索世界的神秘未知,那就選擇擁抱2019的新周刊會員計劃,一起成為「生活派」!



在即將要到來的2019年,我們想邀請你加入一個這樣的圈子。



深度參與雜誌選題策劃,深入感知一個城市的時代溫度,參與爆款文章的標題投票,將你的觀點搶先一步在新周刊上發表,和文化屆明星大咖們同堂競技,挑戰秘境搜查官代替讀者去看一看這個世界,成為中國年度新銳榜的重要VIP,做你朋友圈之中真正的生活派。



2019,這個世界可能不會變得更好,但是因為有了你們,這個世界才有了變得更好的可能。


撰文:

早夏


文案策劃:Evaniarya、早夏


圖片後期:張出色 


編輯排版:秋雁



配圖:源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周刊 的精彩文章:

不吃羊咩咩,這個冬天是不完整的
今天,我決定跟石窟里的佛學學如何生活

TAG:新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