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漢末年其實有四個國家,這第四個國家什麼來頭?為何沒有變強?

東漢末年其實有四個國家,這第四個國家什麼來頭?為何沒有變強?

文/春天

東漢末年其實有四個國家,這第四個國家什麼來頭?為何沒有變強?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烙印在每一個刷了很多遍三國的人腦中,即便是沒有看過很多遍三國或者是沒有看過三國的人這句話有印象。提起三國,腦中也會浮現出各種各樣鮮活的形象,忠義雙全的關羽,智謀過人的孔明,狼子野心的董卓,這些人無一不烙印在我們的腦中。

東漢末年的時候董卓趁勢而起,意圖篡權,天下的豪傑又怎麼能視之不理,於是湊了18路諸侯共同伐董,我們都知道董卓的酒池肉林,就這個樣子怎麼能當一個合格的君主,所以說十八路諸侯來攻打他,能引起眾怒也不是沒有原因的,於是董卓被滅,天下勢力發生了改變,經歷了一些波折後,最後形成了我們所熟知的三國鼎立時代。

可是大家知道嗎?在這三國鼎立的時候,還有一個國與三國共同存在著,也就是說,並不是三國鼎立,而是四國鼎力。這第四個國家又是什麼來頭呢?我們為什麼沒有聽說過他的名字?

這個國家叫做燕,它的創立者是公孫度,是東漢的一個小官,在董卓在朝中篡權後,站在董卓一方,還獲得了董卓的賞識,成為了遼東的太守。董卓被滅後,我們之前講的共有18路諸侯,這些諸侯先亂了起來,畢竟誰也不服誰,於是就在中原攪得天翻地覆。

就在這個時候公孫度找準時機,開疆擴土,成為一方無法被忽視的力量。後來覺得時機成熟,便建立了燕國。而且還早於魏,蜀,吳三國稱帝,那為什麼還會被人們忽視呢?

第一,它位於原以北,土地貧瘠,人口稀少,即便國內無戰亂,平平穩穩地發展,但畢竟還是有限的。所以作為一個國家,一直都是很弱的。也就是說,燕國是十分弱小的,所以人們在談起東漢末年的時候只能想起三國,而不能想起燕國。

第二,燕國對於三國來講確實是手無縛雞之力,燕國在最後滅亡的時候,以數萬的騎兵防守四萬曹軍,還是城破人亡。燕國隨即被滅,存在了四十八年的政權就此覆滅。

第三,這個原因十分客觀,就是在羅貫中的《三國》中,都是以魏,蜀,吳為主線的故事關於遼東的事,只提了隻言片語,而這本《三國》在後世影響之大不用小編都費口舌,相信大家也會知道。所以燕國也就自然而然的被忽視了。

所以說落後就要挨打,即便割據一方,也不能偏安一隅,即便燕國也有著自己的輝煌,打下了遼東半島,但畢竟幾十年間全無發展,不被滅亡是不可能的。那麼大家又怎麼看待燕國的滅亡的呢,究竟是自己太軟弱還是敵人過於強大。可以在評論中提出自己對燕國滅亡的看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聞歷史文 的精彩文章:

中國人說去世時的駕鶴西去,西去是去哪裡?不是佛教中所說的西天
秦始皇陵上為何種石榴樹,而不是其他的樹?說了你可別不信

TAG:趣聞歷史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