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獨臂將軍曾當過紅軍兩個軍團的政委,後因飛機失事遇難蘇聯上空

獨臂將軍曾當過紅軍兩個軍團的政委,後因飛機失事遇難蘇聯上空

1905年3月,蔡樹藩生於湖北漢陽縣蔡甸鎮龔家小嶺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3年入黨,1927年進入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後被選送到列寧學院深造。1928年6月,蔡樹藩作為正式代表,在莫斯科出席了黨的「六大」。

1931年初,蔡樹藩奉命回國。同年4月,蔡樹藩調任紅一軍團22軍任政治委員。4月,蔡樹藩在廣昌參與指揮了第二次反「圍剿」作戰。戰鬥中,他衝鋒在前,身上已八處負傷,仍堅持不下火線。敵人的子彈又從陣地側翼掃射過來,擊中蔡樹藩的左腿。他堅持一瘸一拐地繼續指揮戰鬥,直到戰鬥勝利結束,才被抬到紅軍醫院醫治。

1931年7月,國民黨向中央蘇區發動第三次「圍剿」。在紅軍醫院養傷的蔡樹藩聞訊後,主動找到院長軟磨硬纏要求出院上前線參加戰鬥。回到部隊後,他即刻隨部隊轉戰。為了在運動中殲敵,蔡樹藩帶領部隊忍著炎熱,踩著發燙的石塊路,沿著崇山峻岭和蜿蜓的小道不斷轉移,牢牢牽住蔣介石的「精銳之師」。8月17日,部隊到達福建沙縣,他便帶領作戰參謀王繼成和警衛員張小富到前沿陣地實地觀察,他選了一棵歪脖樹,靠在上面,側著身子,用左手舉著望遠鏡仔細查看敵情時左臂被敵人冷槍擊中,這是他第10次負傷。

這一次他的左臂傷勢很重,傷口感染化膿,疼痛難忍並伴隨著發熱。於是,他又一次被送到後方醫院治療。在醫院治了幾天後,他的傷臂仍不見好轉,難以在短期內治癒。

為了早日重返戰場殺敵,他經過反覆思想鬥爭,決定鋸掉傷臂。

獨臂將軍曾當過紅軍兩個軍團的政委,後因飛機失事遇難蘇聯上空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蔡樹藩

截肢手術是在條件十分簡陋的情況下進行的,沒有麻藥,沒有手術刀,連手術台也是臨時搭成的,一把普通的鋸子還是鋸木頭用的。醫生為了減少他截肢時的痛苦,防止他因為疼痛受不了時掙扎而影響手術,要把他綁在「手術台」上。看到護士拿來一根兩米多長的麻繩,蔡樹藩不解地問:「你們這是幹什麼,難道還怕我跑掉不成?」醫生說明了用意,蔡樹藩點點頭,順從地聽便。手術剛進行到半小時,蔡樹藩的臉上全無血色,汗如雨下。鋸子每拉動一次,蔡樹藩那贏弱的身軀就要顫抖一下。醫生們心如刀絞,難過地流出了淚水,他們多想快一點做完手術,使蔡樹藩少受一點痛苦。但是由於鋸子太鈍了,拉鋸就換了三位醫生,手術時間長達兩個多小時,蔡樹藩完全昏迷了過去。

就這樣,蔡樹藩痛失了自己的左臂,成為了聲名赫赫的「獨臂將軍」。

1932年12月至1933年6月,蔡樹藩任紅五軍團政治委員。

1933年11月7日,是一個晴朗的日子,紅九軍團成立大會在福建將樂縣隆重舉行,羅炳輝任紅九軍團軍團長,蔡樹藩任政治委員。

紅九軍團一成立,立即投入第五次反「圍剿」作戰,功勛卓著。

1934年10月,紅一方面軍開始長征。1934年12月湘江之戰,是一場攸關紅軍生死存亡的關鍵一戰。羅炳輝和蔡樹藩率紅九軍團斷後,他們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率紅九軍團全體官兵與敵人血戰到底,終突破敵人重圍,為掩護中央紅軍渡過湘江立下汗馬功勞。

1935年1月遵義會議召開後,蔡樹藩調任中央軍委縱隊政治委員,紅九軍團政委由何長工接任。9月,張國燾拒絕北上,中央軍委決定將紅一、三軍團及軍委縱隊改編為中國農工紅軍陝甘支隊,蔡樹藩任支隊第三縱隊政委。

長徵到達陝北後,蔡樹藩擔任陝北工農民主政府內務部部長。1936年秋,他接受了埃德加?斯諾的採訪。斯諾在書中這樣稱讚蔡樹藩:「獨臂將軍蔡樹藩是個很有趣、很可愛、很英俊的青年,頭腦機靈,容易衝動,善於辭令。妙趣橫生。」

1949年秋大西南解放後,蔡樹藩從軍隊轉入地方工作,先後擔任全國總工會執委、全總駐西南辦事處主任、中共中央西南局委員、中共西南軍政委員會勞動部長等職。1954年秋,蔡樹藩被任命為國家體委副主任、黨組副書記。1956年,又在黨的「八大」上當選候補中央委員。

1958年10月17日,中國政府應阿富汗等國政府邀請,派由著名文學家鄭振鐸為團長、蔡樹藩為副團長的中國文化代表團,前往進行友好訪問,所乘飛機經蘇聯卡拉什地區上空時不幸失事,蔡樹藩和代表團全體人員殉難!噩耗傳來,萬眾悲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