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為何1000多件金銀珠寶無人認領?

為何1000多件金銀珠寶無人認領?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唐朝。

唐朝歷經289年,詩人輩出,風氣開放,每一個人都在盡情地活著。

為何1000多件金銀珠寶無人認領?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唐 周昉《簪花仕女圖》 遼寧省博物館藏

人們給唐朝的標籤是:炫目的宮殿、華麗的服飾、高聳的造像、胡姬的舞步、敦煌的飛天,想像中這就是唐朝。那麼,歷史上的唐朝真的是這樣的嗎?

驚世寶藏的發現

文物不會說話,卻可以讓你看清歷史,通過什麼文物可以認識唐朝?

那一定是何家村窖藏。

為何1000多件金銀珠寶無人認領?

「何家村窖藏」出土地 圖片來源:網路

何家村,在1970年之前,還是一個寂寂無聞的村莊。它的名動天下,緣於一次石破天驚的發現!

1970年10月5日,陝西西安南郊何家村的一個基建工地上,施工人員在挖地基時,在距地表大約0.8米處,挖出一個高65厘米腹徑60厘米的陶瓮。工人好奇地打開,像打開傳說中的寶瓮,一片金光耀眼

考古隊迅速趕到,封鎖了現場並開始發掘,6天後,在第一個陶瓮出土地點的北側不遠處,又一個陶瓮出土。

為何1000多件金銀珠寶無人認領?

在何家村發現的陶瓮 圖片來源:網路

不同的是,這一次不僅僅發現了陶瓮,還發現一個高30厘米腹徑25厘米的密封大銀罐。保存完好的兩瓮一罐被送至文保部門,共清理出了各類器物一千多件。

其中,被認定為「國寶級文物」的有3件,「國家一級文物」數10件,這就是,著名的「何家村窖藏」。

為何1000多件金銀珠寶無人認領?

圖片來源:網路

窖藏的主人是誰?

何家村窖藏的主人是誰?我們一起通過文物,來確定主人的身份。

身份特徵一:家財萬貫

何家村出土的寶藏相當於15萬男丁一年向唐政府繳納的租粟,這僅是他財富的冰山一角,所以藏寶人一定非常非常有錢。

為何1000多件金銀珠寶無人認領?

何家村出土的金銀器 圖片來源:網路

身份特徵二:位高權重

前面我們說過根據《唐律疏議》,也就是唐代的刑法,「器物者,一品下,食器不得用純金、純玉」。而何家村出土的寶藏中很多都是純金、純玉,可見藏寶人最低也應該是一品大員或皇親國戚。

為何1000多件金銀珠寶無人認領?

伎樂紋白玉胯 圖片來源:網路

身份特徵三:家世顯赫

這裡出土的很多寶藏還顯示它們是異域進貢的貢品這一屬性。所以,藏寶人必然是家世顯赫,深受皇恩,不然怎麼可能拿到這麼多賞賜的貢品。

為何1000多件金銀珠寶無人認領?

鎏金伎樂紋八棱銀杯 圖片來源:網路

通過以上身份特徵顯示,我們把搜索範圍漸漸縮小,最後鎖定在了兩個人身上,那就是邠王李守禮和租庸使劉震。

為何1000多件金銀珠寶無人認領?

《兩京新記》和《唐兩京城坊考》記載,「西門之北,今邠王守禮宅,宅南隔街有邠王府」。

第一個說法是邠王李守禮。

李守禮是唐高宗李治的長孫,章懷太子李賢的兒子,身份顯貴。

李守禮繼承其父做過司空一職。司空一職,相當於今天的工業部部長權力,那是相當的大,小到皇宮的手工業作坊,大到國家的金銀鑄造業,都歸他管!他是最有機會接觸到這些金銀財寶的。

為何1000多件金銀珠寶無人認領?

邠王府與藏寶位置圖圖片來源:網路

據最初的考古論證,這些器物埋藏的位置就在邠王李守禮府內。如果是邠王安排家丁埋藏寶物,為何他的後人卻無人知情?這一點也較為矛盾。

為何1000多件金銀珠寶無人認領?

根據唐韋述《兩京新記》和清代徐松《唐兩京城坊考》記載,租庸使(管理官府財務的官員)劉震就居住在興化坊中。更為重要的是,《劉無雙傳》有相關的記載。

第二個說法是租庸使劉震。

您看,一個管理官府財務的官員,因亂想帶著財物出城,沒出去,返回。最後又因為投降叛軍被處以極刑。很完美的解釋了,巨額財產的來源,和後續無人認領這筆財富的原因。

不過,《劉無雙傳》類似於茶餘飯後的小說,史書中未見相關記載,故事本身也不太可信。

關於這筆寶藏,什麼人什麼時候藏的,至今仍是個謎。

為何1000多件金銀珠寶無人認領?

赤金走龍 圖片來源:網路

文物里的唐朝

那麼,我們從何家村出土的這些文物里,找到哪些關於唐代的信息呢?

何家村共出土純金銀器皿270件,包括飲食具、日用品、法器、葯具、盥洗用具和裝飾品六大類。

為何1000多件金銀珠寶無人認領?

深斑玉銙帶 圖片來源:網路

有唐一代,無論進行怎樣的服飾改變,即便是皇帝下詔禁止奢侈,「三品以上飾以玉,四品以上飾以金,五品以上飾以銀」的制度,都不曾改變。

為何1000多件金銀珠寶無人認領?

白玉臂環 圖片來源:網路

唐人的貴賤觀念中,玉第一,次為金。玉和金結合的臂環,此為僅見。

為何1000多件金銀珠寶無人認領?

金「開元通寶」 圖片來源:網路

何家村遺寶一共出土了39類466枚錢幣,著名的「金錢會」是唐玄宗發明的。

為何1000多件金銀珠寶無人認領?

鴛鴦蓮瓣紋金碗 圖片來源:網路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長生之術」,其中以金銀為食器可得不死的觀念普遍流行。

為何1000多件金銀珠寶無人認領?

舞馬銜杯銀壺 圖片來源:網路

舞馬銜杯獻壽,在唐代確有其事。

為何1000多件金銀珠寶無人認領?

瑪瑙長杯 圖片來源:網路

隋唐二代,通過遣使、戰爭、貢獻等途徑,得到的西方瑪瑙器屢見記載,還多被形容為文采殊絕的寶物。

歷史的真相雖已成謎,但何家村窖藏中的稀世珍寶,見證了中國歷史上唐朝的盛世輝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