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電影里常出現的爆破筒究竟是什麼裝備

電影里常出現的爆破筒究竟是什麼裝備

「爆破筒」顧名思義,就是一種爆破器材。

電影里常出現的爆破筒究竟是什麼裝備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現代爆破筒的起源與戰爭中鐵絲網的使用分不開。當美國伊利諾伊州的幾位農民在1874年發明了鐵絲網之後,這種玩意很快在戰爭中成了進攻部隊不可逾越的障礙。1901年,第二次布爾戰爭進入到游擊戰階段的時候,英國軍隊在南非的草原上架設了6000km以上的鐵絲網來對付神出鬼沒的布爾游擊隊。1904年日俄戰爭中,俄國在旅順要塞攻防戰中更是大量使用鐵絲網,再配以機槍、手榴彈等武器,使進攻要塞的日軍屍橫遍野。為了能夠有效地清除鐵絲網,1912年,英國駐印軍隊的一名工程師麥克林托克(McClintoc) 在「 班加羅爾」 駐地設計了一款可單兵攜帶的輕型爆破器材。由於這種爆破器材的外形很像魚雷,所以取名為「班加羅爾魚雷」(Bangalore torpedo)。其由鋼管填充炸藥製成,在簡體的頭部安裝有圓錐形保護帽,既可避免爆破筒在粗糙的地面發生碰損,同時也可使其更容易伸進鐵絲網中。簡體的另一端則為安裝引信的引信室。「班加羅爾魚雷」通過導火索和雷管引爆後可以在鐵絲網中開闢長1.8m、寬3m左右的通路。當「 班加羅爾魚雷」 傳入中國後, 其被稱為「 爆破筒」。

電影里常出現的爆破筒究竟是什麼裝備

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中就有美軍搶灘成功後使用數根爆破筒串聯起來對鐵絲網、雷區進行爆破從而開闢攻擊通道的鏡頭,非常貼近實戰。我軍也在歷次戰爭中使用爆破筒。

電影里常出現的爆破筒究竟是什麼裝備

爆破筒的使用是極其殘酷的過程,士兵必須冒著生命危險暴露在敵人火力之下向目標前進,然後拉響導火索,待數秒之後爆破筒爆炸,在缺乏攻堅火力的年代,我軍為了成功爆破一個目標,部隊往往要付出極大的傷亡代價。

電影里常出現的爆破筒究竟是什麼裝備

現如今我軍已裝備改進型的爆破筒,嚴肅地說已經不是「爆破筒」了,而是可以曲捲起來的柔性爆破索,該型爆破索可根據爆破任務需要改變長度,使用火箭拋射的形式向目標地域發起爆破作業,有單兵型號的,也有車載型號的,極大減少了作戰中的兵員傷亡,提高了排障、排雷等任務的爆破效率。

電影里常出現的爆破筒究竟是什麼裝備

至於那些攻堅任務,如今已不再需要士兵靠「人肉」去完成,我軍「火力缺乏後遺症」是相當可怕的,可以選擇炮轟、火箭彈轟,如果還不湊效的話,那就拿反坦克導彈轟;什麼?還不盡興?那就呼叫直升機來轟,甚至可以根據任務需求讓有人機無人機戰鬥機攻擊機轟炸機帶蛋來轟,鐵炸彈轟完激光制導轟、衛星制導轟、鑽地蛋轟、集束蛋轟、溫壓蛋轟……真理之內各種轟。

電影里常出現的爆破筒究竟是什麼裝備

電影里常出現的爆破筒究竟是什麼裝備

最後,謹以此文向老一輩革命戰士致敬,此盛世,如你所願!

電影里常出現的爆破筒究竟是什麼裝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