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覺悟是什麼?」從這裡直接下手

「覺悟是什麼?」從這裡直接下手

「覺悟是什麼?」從這裡直接下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真正發菩提心是要從十信滿心以後,才有辦法,十個信心要具足。這個部分假如各位想要了解的時候,我們可以去看《華嚴宗哲學》、或者《凈行品》部分都有講到。你聽錄音帶也好,看書也好,都有。我們這個地方不詳細跟各位講。

那麼這個地方我們先作一個總說。你從第二偈開始一直看過來,它是一種次第性。次第性有沒有看到?一是純粹污染,再來就是雜染,再來是清凈。純粹污染就是一般凡夫,就是雜染法界,在這個時候,第二偈所講的染污諸眾生,是雜染法界,染不但染,各種染都有,所以叫雜染。譬如說貪是一種染,嗔也是一種染,痴也是一種染,貪嗔痴都染叫雜染,其實我們雜染不止這三個,傲慢也是一個,過渡沒有信心也是一種染,這些都在,叫雜染。

當你開始修行以後,儘管是有漏福,那麼你也開始在修了。開始修有漏福,你命運就開始轉變了。修有漏福的人,命運轉變大概40%。修到無漏福的話,命運轉變大概60%以上。發菩提心以後,就60%以上,開始破一分無明。這個上面差一分差一分,就差很多,都差很多了。

從這個地方開始,我們講的就是十個信心都具足了,你對於菩提心所指的到底是什麼,你才能夠發起真正的感受。不要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講菩提心這個部分就好,我們都很難感受到。你自己有沒有經常這樣提醒自己,覺悟什麼?不要說覺悟什麼,覺悟是什麼?覺悟這兩字本身是什麼,有沒有想過?你不要說我要去覺悟什麼,那個東西不談,現在覺悟的本身這兩個字是什麼,你感受得到嗎?這兩個字你都不懂,你要去覺悟什麼?根本不可能,所以這個疑情要一直帶著。

假如我們講說,十信要具足,那可能比較麻煩,因為它資料比較多,但是你假如從這裡直接下手「覺悟是什麼?」,直接從這裡提疑情來參的話,當你感受到覺悟是什麼?我要去覺悟什麼?這兩個東西能夠具足的話,你就破一分無明了。這個話頭是參得很厲害的,我們通常不這樣講參這種話頭。但是我們講的是「念佛是誰?」你要知道,念佛是誰的「誰」,就是你要覺悟什麼?你所要覺悟的目標。所以話頭一參破,就證一分法身,破一分無明。我們直接從這裡提起,參,很快。各位不要在這個地方產生疑惑。我們講十信要具足,是比較難。但是你從這裡下手,會很快。其實當你這個部分能夠感受到的時候,十信滿心你就知道是什麼。

你假如說從十信滿心過來,也可以,但是你要花的時間與功夫會比較大。我們通常從行門來,不這樣講。從解門、義門講的話,會從十信滿心,會跟你講很清楚。但是從行門來講,我們不這樣講。這是指一個行者他用功的方法。

擷自《世界成就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雲和上法語 的精彩文章:

你從佛教文化進來,能不能從真理走出去
學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死功夫,越笨的功夫效果越大

TAG:海雲和上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