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備付金100%上交大限將至:支付行業的來路與遠方

備付金100%上交大限將至:支付行業的來路與遠方

備付金100%上交大限將至:支付行業的來路與遠方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隨著2019年新年鐘聲的臨近,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100%集中交存大限也將至。從今年6月29日央行發文正式明確支付機構100%交存備付金的時間表,到不久前央行再度下發特急文件明確這一截止期限,2019年1月14日完成備付金100%上交已是板上釘釘。

隨著第三方支付的興起,支付機構備付金一路走來,從未擺脫過來自各方的爭議。如今站在即將落幕的關口回望過去,這個中國互聯網金融高速發展的剪影經歷過什麼,又留下了什麼。

萬億規模背後的亂象與風險

通俗來講,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是指:支付機構預收客戶的待付貨幣資金。比如消費者在網上消費時通過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付款、但商家尚未收到的付款資金,以及消費者在支付寶上的餘額和在微信上的零錢等。這些被暫時「寄存」在支付機構的資金,規模巨大。

2017年6月,央行開始在「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中更新「非金融機構存款」數據,據了解這一數據主要體現的就是第三方支付機構交存到央行的備付金存款。

據此數據顯示,非金融機構存款的資金從2018年1月初的存款1237.57 億,截至2018年10月存款增加到9956.91 億。而央行近期最新金融統計數據披露,這一數據已突破萬億。

這樣龐大的備付金在2017年初之前一直由支付機構自行在多家銀行開立的賬戶分散存放。有數據顯示,平均每家支付機構開立客戶備付金賬戶13個,最多的開立客戶備付金賬戶達70個。

再加上支付機構通過虛擬賬戶與多家銀行卡綁定,實現在自有賬戶內完成模擬跨行匯款。這讓規模巨大的、分散的資金流動遊離在央行的監管之外,衍生出了一系列金融風險。


上海暢購惡意挪用備付金使5.14萬人權益受損;

廣東益民旅遊休閑服務有限公司挪用備付金引發兌付風險,資金風險敞口達6億元;

浙江易士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挪用備付金5420.38萬元;

西安銀信商通電子支付有限公司挪用、佔用備付金3,393.73萬元;

安易聯融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挪用、佔用備付金9,462.13萬元;

湖南星廣傳媒有限公司挪用、佔用備付金2,363.56萬元;

廣西支付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挪用、佔用備付金9,953.91萬元。

除了挪用風險之外,支付機構不受監管的跨行資金清算,也存在為洗錢等犯罪活動提供通道的風險;同時支付機構通過備付金賺取利息收入,也偏離了提供支付服務的主業,一定程度上造成支付服務市場的無序和混亂。

基於這些亂象,2016年底2017年初國家開始整頓支付行業,在「斷直連」背景下開始了對備付金的監管歷程。

「斷直連」背景下備付金的監管史

首先,「斷直連」與支付機構備付金存管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如果將「斷直連」看作是讓第三方支付機構「交出通道」,那麼備付金存管便是讓支付機構「交出籌碼」。

央行對備付金的監管離不開「斷直連」這個大背景,從去年央行一系列「斷直連」管理通知的發布,備付金集中存管多份文件通常都是伴隨而來,究其原因在於,「斷直連」和備付金上交兩者對於打破支付、清算功能合體、屏蔽央行監管的「三方模式」、實現向監管開放的「四方模式」來說,缺一不可。

比如在條碼支付收單的場景下,以前微信支付、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走的是銀行直連模式,而「斷直連」是在原先的交易路徑環節中,加入銀聯/網聯,不僅可以讓監管機構清晰看到資金流動方向,同時還關閉了第三方支付機構直接代扣通道,從而讓消費者的預付資金無法沉澱到支付機構里。

也正是在「斷直連」大背景下,央行對支付機構備付金的監管在近兩年內快速推進。

早在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6〕21號)中要求,「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挪用、佔用客戶備付金,客戶備付金賬戶應開立在人民銀行或符合要求的商業銀行。人民銀行或商業銀行不向非銀行支付機構備付金賬戶計付利息」。

2017年1月,央行發布《關於實施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從2017年4月17日起,支付機構應將客戶備付金按照一定比例交存至指定機構專用存款賬戶,首次交存的平均比例為20%左右,最終將實現全部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

2017末央行央行發文指出,2018年1月仍執行集中交存比例20%,2月至4月按每月10%逐月提高,至2018年4月將集中交存比例調整到50%左右。

2018年6月,央行再度加碼:自 2018 年 7 月 9 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 2019 年 1 月 14 日實現 100%集中交存。

2018年11月底,央行支付結算司下發《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於支付機構撤銷人民幣客戶備付金賬戶有關工作的通知》的特急文件,其中指出,支付機構能夠依託銀聯和網聯清算平台實現收、付款等相關業務的,應於2019年1月14日前撤銷開立在備付金銀行的人民幣客戶備付金賬戶。

伴隨著一系列監管文件的下發,支付機構備付金100%上交可以說是幾近落定。

2019年支付行業新變化

在雷鋒網AI金融評論看來,不同於前兩年的爭論、博弈、觀望、搖擺不定,支付機構在「斷直連」和備付金100%上交後的2019年將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首先,在「斷直連」大背景下,實現了支付機構轉賬交易透明化,監管方可以看到第三方支付機構「完整的資金轉移鏈條」,有利於監控洗錢、行賄、偷漏稅等行為從而防範金融風險。

此外更重要的是,央行通過銀聯網聯還可以獲得更多的金融大數據,所有的支付清算數據,最終都通過銀聯網聯這兩個數據引流器匯總到央行,而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完整的社會徵信體系的建立。

其次,在備付金方面,支付機構首當其衝迎來變化,除了不能再靠備付金利息「躺著賺錢」之外,更深刻的影響是失去了在通道費率議價上的優勢。

據了解,此前支付機構可以憑藉備付金集中存管賬戶開立在哪家商業銀行,作為與商業銀行談判的籌碼,如今這一籌碼已失。而支付也將越來越回歸到其本來的生態入口角色。

而對支付行業來講,伴隨著備付金100%上交,行業洗牌也將在2019年格局初定,尤其是對一些靠備付金流水提成支撐的小體量支付機構,如何找到新的盈利模式活下來將是一個生死考驗。雷鋒網雷鋒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沃爾沃自動駕駛卡車商業化第一彈:到礦山運石灰岩去
「2018 第六屆全國計算機學科博士後論壇」今天召開,鵬城實驗室博士後工作站掛牌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