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打出中國陸地第一口油井的清朝狀元,書法也是如此出色

打出中國陸地第一口油井的清朝狀元,書法也是如此出色

曹鴻勛(1846.2.3~1910.9.9)清代官員。字仲銘,又字竹銘,號蘭生,另號銘帛,室名益堅齋。山東濰縣(今濰城區)西南關新巷子人。光緒二年進士第一,狀元。歷任修撰、湖南學政提督、雲南永昌知府,調雲南府,授迤東道,官至陝西巡撫,任上開辦延長油廠,打出中國陸地中第一口油井,史稱老一井。

打出中國陸地第一口油井的清朝狀元,書法也是如此出色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曹鴻勛

祖父孚中,清光緒丙子狀元,曾出任過廣東鶴山知縣。其父曹棠文墨平平,無緣科舉,靠做小買賣養家糊口。但曹父老實持重,君子固窮,樂善好施,故在西南關一帶有很好的口碑。曹鴻勛出身貧寒家庭,父親曹棠早亡,母子過著艱苦的生活,幼年的曹鴻勛常常餓著肚子到私塾讀書,他的啟蒙教師丁象庭為此經常接濟他。

打出中國陸地第一口油井的清朝狀元,書法也是如此出色

曹鴻勛書法作品

曹鴻勛少年時代勤奮好學,刻苦讀書,1873年(同治十二年)拔貢,朝考一等一名,派往刑部任七品京官。1876年(光緒二年)中狀元,成清第一百零二名狀元,也成為有科舉以來濰縣第一位狀元,中狀元後,授職翰林院修撰,掌修國史。

打出中國陸地第一口油井的清朝狀元,書法也是如此出色

曹鴻勛書法作品

1879年(光緒五年)任湖南副考官,兩年後改任視學。任職期間,為改善湖南邊區的文化狀況,開辦省書院,選送優秀學員入院深造,以開拓視野,豐富知識,使邊區學風大變。

曹鴻勛書《重修玉清宮碑銘》,民間稱其為《四面碑》。因其碑銘長達三千餘字,曹書立面四幅,刻碑四面,成為方碑,故稱。曹書此碑時,四十八歲,正當盛年,雄姿英發。實為曹鴻勛歐體書法的代表作,亦為一本不可多得的歐楷好帖!

《重修玉清宮碑銘》

打出中國陸地第一口油井的清朝狀元,書法也是如此出色

打出中國陸地第一口油井的清朝狀元,書法也是如此出色

打出中國陸地第一口油井的清朝狀元,書法也是如此出色

打出中國陸地第一口油井的清朝狀元,書法也是如此出色

打出中國陸地第一口油井的清朝狀元,書法也是如此出色

打出中國陸地第一口油井的清朝狀元,書法也是如此出色

打出中國陸地第一口油井的清朝狀元,書法也是如此出色

打出中國陸地第一口油井的清朝狀元,書法也是如此出色

打出中國陸地第一口油井的清朝狀元,書法也是如此出色

—版權聲明—

文章來自網路,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為傳播而發,若侵權請聯繫後台刪除

文中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打出中國陸地第一口油井的清朝狀元,書法也是如此出色

主編丨汪玉琪

總監丨馮錯

編輯丨祁朦 周麗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屋 的精彩文章:

《末代皇帝》導演去世引回憶,從皇帝到公民,書法見證溥儀的一生
包世臣發揚碑學理論,影響了晚清一代書風

TAG:書法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