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國粹金魚在海外的土豪待遇怎麼樣?

國粹金魚在海外的土豪待遇怎麼樣?

養魚,造景,懂生活的人都關注了

水族圈!



來源:加州愛人Jessi

最近逛一個國際英文金魚論壇,看見他們為給不知性別的剛買的金魚取名字而興師動眾,自己寫出中性、女性和男性名字十多個,配上金魚的照片,希望魚友出主意,幫忙選一個;看見他們也搞福利相送;看見他們為自己失去的金魚傷心;看見他們興緻勃勃說著自己和金魚的種種溫暖有趣故事。。。發現他們對金魚的愛,很深切,和金魚之間的感情,似乎超出了主人和低等生命寵物的關係。在他們眼裡,金魚就是家庭中一員,他們對其格外的愛護和保護,給金魚們最好的照顧和生活條件,讓它們活得更健康、更長久、更漂亮。



我們喜歡金魚,是因為它們是國粹,是我們文化里讓人熟悉親切的寶貝;而老外喜歡金魚,也許因為它們是充滿異國風情的尤物。雖然照顧金魚比熱帶魚麻煩得多,但金魚種類的多樣和多變性特別令人著迷。他們親熱地給金魚們一個甜甜的昵稱:Goldie(英語中名字或名稱後面加y或ie表示親昵和寵愛的感情)。



在這個論壇,他們不僅有關於水質監控和管理、金魚生長速度的討論,也有魚的重量和長度的記錄,還有魚兒壽命的研究。這些都是置頂帖,大家各自把自己的不同數據和實驗結果分別地加進去。


前幾天看到一個帖子,發現他們和我們一樣,也關注自己金魚的生長速度和大小。有人發了一篇文章,從四個方面論述了影響金魚生長速度和尺寸的因素。下面的魚友們回應熱烈,各種數據、實踐和研究都甩了上去,非常有趣。忍不住想翻譯一些過來和同樣熱愛金魚的朋友們分享(目前微博上熱愛金魚的暫時只發現我自己而已哈哈)。



這個帖子說了四個影響金魚尺寸和生長速度的因素:


1、水質
2、魚缸大小
3、你的金魚吃到的魚食種類
4、金魚本身的種類和自身基因(DNA)

以上四個因素其實我已經看過不少高手論及,應該是眾所周知的常識。不過後面有各種回復非常有趣有啟發性,值得參考。

我不是逐字翻譯,而是選主要的說。



(一個美國人池塘里的金魚,我貼出來之後,據國內的金魚高手們評價,他的水非常棒,魚也養得超級好)



1、關於水質。金魚生長的精確速度和尺寸確實是一個不容易說得清的問題。正如上面提到,有四個可能造成影響的潛在因素。第一個就是水質。如果水太清,則缺乏藻類和必要營養,金魚就不會長得很快;另一方面,如果對水太大意,例如換的水量太多或太少、水裡的化學物質沒有清除或者水溫不合適,均由可能引起金魚不舒服,從而減少進食量或進食的慾望,那麼他們也可能會長得比正常該有的速度慢,並影響他們的最終尺寸。

他還說了關於綠水(甚至池塘里泥水)的重要性。這個不多說了,因為大家都知道。不過,美國人描述綠水是豌豆湯的顏色,而我們愛說菠菜湯。


(這個老外的缸,基本要被國內大神們鄙視的。因為很多大神信奉的是裸缸)



2、金魚有多大空間可以生長是第二個影響因素。這個空間指的是魚缸或其他養魚用容器的大小(傳統的圓形魚缸最好別用,對魚兒非常不好)。大空間,是魚兒滿尺寸快速生長的一個要素。高密度小水體對金魚的生長不是很有利,在小缸里,很難養得活他們,即使能養活,也不能讓他們長到應該達到的最大尺寸而變成所謂的「老頭魚」,其實對魚兒還是很殘酷的。因為在大魚缸或者池塘里,氧氣足,魚兒健康快樂(心情好肯定長得快又好)。且大空間更容易長出綠藻和微生物來滿足魚兒的需求。那些藻類和微生物就是金魚隨時隨地可以享受的自助餐廳。

(我曾經買過一種用綠藻+海藻製成的金魚食品,以及小蝦和魚肉製成的另一種(葷素搭配),瓶子外面詳細地標出了各種營養含量以及其作用,供買的人比較和選擇)


3、魚食種類和數量的重要性。
想要金魚長得又大又快,應該給他們吃品種多樣的食物,或者特製的高能量食物,以便吸取各種必須營養,幫助他們發揮最大生長潛能;餵食的次數最好一天幾次,少食多餐,每次在2分鐘之內吃完(這個也許會有不同意見吧,我猜),這樣才能保證他們吃完所有你投放的食物,也不會污染水質。



4、基因的不同,品種的差異,都對金魚的大小和生長速度有影響。


就像你看到的人們,有高矮胖瘦之分,也有先長後長之別(這個很有意思,因為後面有人回復說,金魚其實和人一樣,有一個生長迅速的青春期,錯過青春期,魚就長不到該達到的樣子),金魚也大概是這個情況,父母的基因大和快的,一般生長快和大;反之亦然。雖然不是絕對,就像樓主說他1米9幾而他父母大概1米8不到一樣,各種生命的生長都依賴與遺傳、營養和環境。所以老美特別提倡稀養。他們的理念甚至是40——80升水養一條金魚,這樣才能讓金魚長到最大,而且健康,活得長。



這貼後面有不少人回復,有人給了例子支持他,有人則在某些地方提出不同意見。

第一個回復的是位女士BB(這個論壇我看見的最老的七十多歲,最小的十四歲,大家都非常友好,雖然有爭論,但相互尊重)。(說明,因為老外的名字很麻煩,所以我只取他們名字中的兩個字母)



BB說:我現在很興奮地等著看我的小魚能長多大,他們生活的空間和水質都非常不錯,我唯一擔心的是,因為我在M(地名)的鄉村部分,屬超級貧魚區。沒有什麼好魚。到現在為止,沒有見過一位魚友或者魚店的金魚超過9英寸的(1英寸=2.54厘米)。我們要的魚主要從中國進口,但是他們有個單子,上面羅列了可以進來的魚,我不能買到任何那名單上沒有的其他魚。



 我的大魚缸放魚前。那時在做fishless cycle(養水)


二樓LE:我的魚兒剛來時3.5英寸,一年時間,已經7英寸了。(1英寸=2.54厘米。美國佬用英寸,我也沒有辦法)

三樓OF:有沒有人拍了他們的魚從小到大的系列照片,紀錄他們成長的過程,我想那會非常有趣。

(有一些人只是說這個帖子很棒很感謝之類,所以我就不一一翻譯了。只翻譯有實際意義的。)

(下面這個,給我啟發非常大,金魚可以吃幾乎任何一種蔬菜。不過,我的疑問是:它們吃的是生的還是煮熟了的?我還沒有問他呢)

RE:三年前我買的鎏金只有我大拇指前半截那麼大,現在已經12英寸(30厘米左右)了。我的魚缸85加侖(大概320升),裡面就只有這條鎏金和其他一兩條魚,完美稀養環境。我每天給他吃紅蟲,黃瓜,生菜,西葫蘆,青豌豆角和Hikari(一種日本魚食)。所以,確實如果環境和水質夠好,金魚可以長得非常健康快速而「巨大」。



XC:我養過的長得最快的金魚是一年時間從2英寸長到12英寸。如果你想要長得大的魚,關鍵的一點是:買小魚。看起來它們在生命的最初一兩年是長得最快的,之後就會戲劇性地慢下來。在我看來,很多因素影響它們的尺寸,但年齡是最重要的因素。跟人類相似,它們也有生長極快的青春期,如果你買到的是過了青春期的魚,那麼即使你給它們提供最好的水質最營養的食物,也長大不了多少了。



老外的魚缸,水體大而金魚少,給Goldie們住上了超大的別墅,成了土豪。




翻譯這個以後,有魚友問我,老美說的每8升水養一英寸(2.54厘米)魚,是否包括了尾巴的長度。這個標準主要是魚店的人這麼說,所有魚店都這麼推薦的,但我一直有個疑問,就是:他們這麼說,是指金魚還是熱帶魚,因為金魚和他們慣常養的熱帶魚太不同了。不過也沒有仔細問過,因為我的缸大,養的魚少,所以沒有特別在意。這位魚友問起後,我去論壇提問了。



稍後去論壇看了看,已經有幾個回復了。答案既有些令我吃驚,也其實在我的意料之中。那就是,確實與我以前想過的一樣,金魚的體型以及能吃能拉的特性,並不適合這個每8升水養一英寸(2.54厘米)魚的標準,這個專門飼養和研究金魚的論壇,有著更為「可怕」的標準:應該是每80升水養一條魚,最低也應該60升水一條魚。



其實,因為文化的不同,審美的不同和心理需求不同,我們沒有必要按照一種方法養魚。老外稀養,是因為他們更理性地遵循科學之道,也因為他們有更大的空間,還因為金魚對他們來說是外來寵物,所以沒有我們的固定審美心理(例如我們覺得古色古香的裝飾等,他們不一定了解和知道,也不一定能欣賞。就像以前我發老外的魚缸,有朋友覺得很怪一樣,因為不是同一個文化里成長的)。他們認為水體太小,魚太多是不科學的,魚兒會很不舒服,會影響他們的健康生長和心情,容易壞水而使魚生病。所以他們能接受諾大一個魚缸只有稀稀拉拉兩三條魚而不覺得有什麼不好,反正有裝飾和水草在裡面也不覺得看起來無聊。而且,他們認為,無論任何生物,都最好在自然(仿自然)的環境里才會長得好,生活愉快,因為那是它們的家。狗哥也一直是這個觀點。



(他們的裝飾,各種各樣。這個給他的金魚裝飾了它們的故國氛圍,綠竹,龍,亭角,菩薩等,從此金魚不再有鄉愁了)



反過來,我們的大神能高密度養一缸金魚,也是能幹的。自己喜歡就好,有能力管理好水質就好,不是太在乎魚的大小就好。高密度必須過濾強,氧氣足,水質超棒才行,而且應該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照顧。



這裡引用一位魚友的一些話,說得有一定道理。他說:「在稀養時,可以鋪底砂,可以種點水生植物,可以把魚缸變得很漂亮,不再僅僅是一缸子的魚。大神越養越多,一方面是大神死魚很少,魚長的快,只需一年功夫,小魚變大魚,魚缸就爆滿了,大神通常又心軟,不肯扔魚,留著留著,就成超高密度了。好吧,真正高密度的大神,養魚都很勞累。」



他還說:「還有一類大神,只買成品魚,在大水體的前提下,使用強過濾,高密度,不再以魚體的長大為目標,以修魚身為目標,頭、尾、身、色彩、動態、靜態、情態、健康為目標。這時餵食量會大減,水體超穩定,就算看起來魚缸已是很高密度,也只是一種假像。」



(國內大神們的高密度養魚。圖片來自網路。基本就是這個樣子,綠水或者綠苔,養很多的魚都沒有問題)



這也是養魚的另一種樂趣。每個人養魚的目的都不同,沒有必要盲目跟隨別人的做法。



說到這裡,想起一位在魚店認識的金魚玩家店員對我說的一種治療失鰾的物理方法,不知道這個方法管用不,就是用手指順著魚兒的肚子輕輕往尾巴方向胡嚕。她說,耐心做一段時間,魚兒放出屁來就好了。她是認真說的不是開玩笑。也許有這個問題的魚友可以耐心試試哦。不過要小心不要呼嚕掉了魚兒身上的粘液保護層。

放兩張以前的照片,懷念我回到上帝身邊的極為聰明的紅白小獅子(紅帽旁邊那條)和小甜心黑龍睛。其他兩條都還歡實地在魚缸里追逐呢。





目前這個大缸里只有三條魚了,一條攻擊性太強的鎏金前天被移進車庫的40升缸單獨養。一兩周前去買了LED燈,把我後院一個準備種多肉的小花瓶里長出來的綠苔撒進魚缸,希望能長出綠苔來。因為我缸里水草不多,應該可以和綠苔共存。這個160缸因為有一次水換得過多,加上是新缸,所以好像重新cycle了,水有些發白。



現在這個缸里只養了三條魚,那條追得大家雞飛狗跳的鎏金(上面第一張照片里右邊頭衝下的丹頂大肚子就是他,另一條戴小紅帽稍瘦的是丹頂鶴),被我單獨「關」進車庫的另一個魚缸里了。小魚們都有兩套名字(中英文。英文是為了方便我家老外),下次在一一告訴大家。



再放幾張走出國門變成土豪的金魚們的居住環境照片——老外的魚缸。裸缸+水草或者底砂+水草都有。魚少缸大。他們信奉的是:稀養王道。(上面的照片沒有標註的都是我的魚。主要是那一次以為他們生病了拿出來放在整理箱曬太陽時拍的,都集合到一起了,實際我也是稀養的擁護者,一米多長的缸只養了3條魚,因為不是大神,也因為想給魚兒們一個更為舒適的空間)





- The End -




分享水族知識,傳遞快樂生活!


感謝每一天有魚、有景、有您的陪伴!


一切靜好,而我們一直在!


轉載請獲取授權!




 

 

 

 ●




讚賞是對水族圈最好的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族圈 的精彩文章:

把陽台改成魚缸,簡直漂亮的不要不要的。
是錢的問題?看看人家,園藝師幾百塊錢打造的花園魚塘!

TAG:水族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