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裡出土夏國皇帝「神秘」龍袍,為將其複製,蜀綉大師用一年時間

這裡出土夏國皇帝「神秘」龍袍,為將其複製,蜀綉大師用一年時間

在一座古墓里,出土了明末夏國皇帝的龍袍,只是龍袍已經損毀嚴重。可為什麼,考古學家非要請來著名的蜀綉大師,用了一年的時間,複製出一件贗品文物來?

這裡出土夏國皇帝「神秘」龍袍,為將其複製,蜀綉大師用一年時間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這裡出土夏國皇帝「神秘」龍袍,為將其複製,蜀綉大師用一年時間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1982年3月,重慶市江北上橫街織布廠擴建廠房,在用挖掘要施工時,意外發現了一座巨大的古墓。根據出土的玄宮碑文記載,這座古墓竟然是元朝末年和朱元璋同時期起兵,並建立過大夏政權的大夏國皇帝明玉珍的墓葬。這座古墓在考古史上價值巨大,因為墓中出土的銘旌,畫幡,棺帷等絲織品文物,對研究元代的紡織技術有著極其珍貴的價值,甚至填補了我國在這一時期紡織品出土的空白。

這裡出土夏國皇帝「神秘」龍袍,為將其複製,蜀綉大師用一年時間

這裡出土夏國皇帝「神秘」龍袍,為將其複製,蜀綉大師用一年時間

考古學家們在興奮之餘,最想不到的意外事情卻發生了。出土的眾多絲織品中,最珍貴的那件明玉珍的龍袍卻人為地損毀了,已經到了無法展出的程度。而這件龍袍,代表著同時期紡織藝術的最高水平,所承載的歷史意義,技術價值,是其它紡織品都無法替代的。

考古學家們在扼腕嘆息之餘,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依據損毀的龍袍,複製一件。

這件意義重大的複製工作就開始。首先,對損毀的龍袍進行製作材料,製作工藝的分析。類似的材料倒還好找,但製作工藝,尤其是其中大量刺繡,恐怕只有蜀綉才能勝任。經過在全國範圍內的反覆甄選,複製工作最終落在了江北區的一家綉坊肩上。這家綉坊一直在傳承著傳統的蜀綉技術,並且不用機器,始終堅持由綉娘手工製作。其中一位姓夏的女士,更是蜀綉界數一數二的大師級人物。

這裡出土夏國皇帝「神秘」龍袍,為將其複製,蜀綉大師用一年時間

複製龍袍的活兒,這座綉坊也是頭一回接。她們遍查已經掌握的,甚至沒有掌握的蜀綉技法,甚至走訪了一些已經退休的好綉工。再根據博物館提供的有關資料,針對每一團繡花,實實在在地進行了一番研究設計。

這座綉坊接下來,就是發動所有綉娘,採用三班倒的方式,除了吃飯和上廁所,餘下的便全部是工作時間。龍袍最難繡的地方,是如何把正反兩面的那條團龍繡得栩栩如生。據綉娘介紹,因為蜀綉針法細膩,僅僅綉制龍身上的龍鱗,要讓它看上去鮮活逼真,每一片都要由三種不同顏色的線搭配組合而成。因此,每一片龍鱗,即使是最熟練的綉娘,也要十分鐘左右才能完成。所以經常是綉娘們,頭都不抬地綉上一個小時,也只能綉好五片龍鱗。

這裡出土夏國皇帝「神秘」龍袍,為將其複製,蜀綉大師用一年時間

這裡出土夏國皇帝「神秘」龍袍,為將其複製,蜀綉大師用一年時間

如此精細的綉工得來的成果是:龍鱗,龍爪,龍頭,不僅精緻到纖細的程度,而且立體感極強,讓人一眼掃過去,甚至會有龍在動的錯覺。

經過整整一年的日夜趕工,這件珍貴的龍袍的複製品終於完成,被保存在博物館恆溫18攝氏度、濕度60%的環境中。我們雖然失去了明玉珍真正的龍袍,但所幸,還能通過那件惟妙惟肖的複製品,一睹千年前古人刺繡工藝的風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解密坊 的精彩文章:

先秦有種失傳的「畫衣」,消失兩千年,在這座陵墓中被發現
朔州有一件「不起眼」的小石塔,為何成為國寶,背後故事曲折

TAG:歷史解密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