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打架事件

劉備打架事件

劉備打架事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東漢時期安喜(熹)縣的具體位置

社交平台吵架,旁人拱火總愛說這麼句話:能動手的事盡量別吵吵。話雖這麼說,可真到節骨眼上誰也不肯輕易動手。平頭百姓打王八拳,事後免不了去局子說道說道。但是,古今名人打架那可就另當別論,這得納入本紀、列傳篇,還要小小褒揚一番,傳為美談。

比如,還未發跡之前的劉備就曾有過一次鞭打督郵的經歷。

「鞭打督郵」是《三國演義》里的一個著名故事,督郵到劉備任職的安喜縣考察工作,態度頤指氣使還斥責劉備冒充皇親貴胄,企圖從劉備身上榨點油水。最後索賄不成的督郵想懲罰劉備,張飛撞見後,將他捆在柱子上一通鞭打,劉關張三人掛印而去。

劉備打架事件

小人書里的「鞭打督郵」

這事在《三國志平話》里更加離譜:張飛打了對方一百多棍還不解氣,抽刀將督郵肢解宰殺。這麼血腥的故事也虧說書藝人們想的出來!

後世讀者們對這件事印象很深,三國系列電視劇里也會著意表現。蓋因鞭打督郵代表了一種基層官吏反抗邪惡的正義力量,這既符合普通民眾渴求好官的需求又表現出了老百姓對貪官污吏的憎惡。

故事講得挺熱鬧,但在正史《三國志》里,真正動手打人的卻不是張飛,而是當時的安喜縣尉劉備。這件事安在張飛頭上,倒不是作者筆誤,而是羅貫中老先生的藝術加工。

劉備打架事件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的督郵

我們先來看鞭打督郵事件的歷史背景。漢靈帝末年,河北大地爆發黃巾起義,朝廷下令地方武裝可以參與作戰,但是需到本地官府報備且通過面試。玄德公帶領自己的小弟投奔到校尉鄒靖賬下,後來他積功出任安喜縣縣尉。

不久,朝廷下詔,責令各州縣開除以平叛軍功起家的官員。中山督郵奉命到安喜縣公幹,劉備聽說自己在被開除名單之中,就去求見督郵。督郵稱病不見,劉備大為光火,徑直闖入他的住處。四角攢蹄,鞭棍交加,這位可憐的督郵大人像母豬一樣被捆起來,讓劉玄德胖揍一頓。

劉備本意是打死了事,最後督郵大人苦苦哀求才免一死。我當不成官,你也別好過,這種心理和「臨死也要拉幾個墊背的」一個意思。

督郵是州郡領導的狗腿子,有頒發政令,巡查地方官員的權力,縣尉只是縣裡的附屬官吏,位列末流。倆人本不是一個品級的官,但劉備不管不顧,愣把人家打成重傷。

事後,朝廷對這件事也沒見有什麼追責,漢靈帝末年,西北華北一帶戰火連綿,鎮壓叛軍已經夠讓人勞神了,哪還顧得上管一個小縣城的打架事件?

劉備打架事件

漢靈帝劉宏影視形象(嚴琨飾演)

這件事頗有點《西遊記》里弼馬溫鬥法巨靈神的意思,只不過,這回的「弼馬溫」沒下界當土匪,而是換了個主子。沒多久,劉備在下邳建功,又出任下密縣縣丞。

愛衝動、做事又不計後果:這倒很符合劉備年輕時的個性。這位劉爺,生長鄉里時不愛讀書,不治產業,喜歡的是喝酒聽曲,醉心於追求潮牌衣服,還愛結交江湖豪俠,和武俠小說里的大俠人設非常類似。二十齣頭的年紀,他能做出捆打上官,棄官亡命的事兒,也就不難令人理解了。

劉備打人的安喜縣城,位置就在今天定州市城區東南二十公里的位置,這裡地勢險要,曾被漢高祖劉邦定名「安險縣」。公元前124年,漢武帝劉徹封中山靖王劉勝的兒子劉應為安險侯,巧合的是,這位爺恰是劉備遠祖劉貞的同父異母兄弟。

劉備打架事件

今天固城村在定州市的大致位置

東漢時期,章帝劉炟取邑豐民安之意,改「安險」為「安熹」(熹和喜是通假字),一直到七世紀末,政府才將這裡併入鮮虞縣,八百多年的縣城使命就此結束。

明初,有山西移民來到安喜舊城一帶定居,他們取安喜故城意,給這裡定名「故城村」(後又改稱固城)。今天的安喜舊城據說僅存一塊小土丘,當時人口稀少,縣城又是夯土圍建,今天想找玄德公打架的地方唱和懷古,恐怕也勉為其難了!

相關參考及引用資料:《三國志》、《三國演義》、《三國志平話》、《中國歷史地圖冊》等。

精彩回顧

有情懷的人都關注了北郭騷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雷國學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的家風和家規

TAG:雲雷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