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技日報新年獻詞 :用科學精神引領未來

科技日報新年獻詞 :用科學精神引領未來


  來源:報人劉亞東


  迎著新年的第一縷陽光,讓我們輕輕說一聲:「再見,二〇一八。」在歷史的長河中,2018隻是平凡的一瞬,但對我們每個人而言,2018卻是不尋常的一年。


  科技是國之重器。2018年2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對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作出部署。有了基礎研究固本強基,才能有科技創新的持續前行。


  這一年,中國科技進步提速。首次人工合成單染色體生物, 「超級顯微鏡」散裂中子源投入運行,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嫦娥四號讓人類將首次近距離探測月球背面……一連串重大科技進展的高光時刻,我們與您見證和分享。


  這一年,世界科技也捷報頻傳。兩層石墨烯旋疊可變超導體為全新電學性能的開拓和工程化鋪平道路,「基因剪刀」首次讓皮膚細胞變身幹細胞,49量子位超導測試晶元交付……這些震撼人心的突破,再次證明了人類創造能力的無窮。


  站在全球科技創新的洪流中,我們傾聽,我們觀察,我們感受,我們思考,我們記錄,我們報道。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普及科學知識,這是我們不變的信念,也是我們堅持的方向。

  從1978年出發,中國改革開放40年風雨兼程,創造出眾多中國奇蹟和中國速度,科學技術取得了長足進步。回望來時路,眺望新征程,這些舉世矚目的成績讓我們倍感自豪,但我們更應該看到差距和不足。我們努力描繪一個真實的科技坐標,以期能在斑駁的現實中,提供一份冷靜的參照。


  美國商務部的一紙禁令,讓中國在晶元製造核心技術上的短板暴露殆盡。在喧嘩的輿論中,我們推出了系列報道「是什麼卡了我們的脖子」,用客觀分析、理性思考引發了國內的深刻反思:在供應鏈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實現中國在核心、關鍵技術上的自主可控?如何進一步提高中國企業的創新能力?這些問題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也將成為中國科技創新的催化劑,推動中國科技事業開啟新航程。



  科技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也難免讓我們眼花繚亂。對於成績和進步,我們欣然落筆,化為墨痕;對於差距和不足,我們也秉承媒體的天職,忠實地記錄,公開地陳述,理性地評說。因為這關乎科技之進步,關乎國家之強大,關乎民族之復興。


  在此,我們要感謝親愛的你,不管你是我們的老讀者,還是我們的新朋友,都是源自你們的真心愛護、不離不棄,讓我們才能走到今天。我們和你一樣,也曾經歷痛苦,也曾躊躇彷徨,但我們還是相信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們還是在堅持自我、不斷求索。只因我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2019年恰逢五四運動爆發100周年,在中國古老的大地上,對科學的呼喚已經回蕩了整整一個世紀。我們的先輩面對積貧積弱的中國,他們的夢想就是民族的復興,國家的富強。而這些都深深依賴於中國人自己的科技進步,更需要植根於弘揚科學精神的土壤。


  比起科學知識,科學精神更重要;比起攻克卡脖子核心技術,對科技發展規律的系統性認知更重要。弘揚科學精神,要求我們超越對科學功利化的膚淺理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高高舉起科學的大旗。不管來路坎坷亦或前路維艱,我們堅信山在遠方,路在腳下。


  以改革紀念改革,以開放接力開放。新的一年,讓我們用腳下踏實走過的每一步路,去欣然開啟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讓我們將科學精神內化於心,去穩步開拓一個更加美好的時代。我們的努力,終將成就更好的自己,也將成為這個新時代的最好註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Nature新發現:原來病毒也有性別歧視?
賀建奎稱學校完全不知情 未回應法律與倫理問題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