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家庭決定不了一切,我們都有天生的「精神胚胎」

家庭決定不了一切,我們都有天生的「精神胚胎」

一個粉絲給我們留言:

「KY小姐姐你們好。有一個問題困擾我很久。我有一個雙胞胎姐姐,從小爸媽用很公正的方式對待我們——至少我從來沒有感覺到他們有任何的偏愛。甚至有時候我覺得他們對我更好一些,當然姐姐也對我很好。但我姐姐一直是一個比我開朗活潑很多的人。

我不喜歡接觸人,在人很多的時候總覺得有點不知所措,也覺得自己有點笨拙,關於戀愛更是一竅不通。而姐姐走到哪裡都討人喜歡,在所有的場合都顯得很自如,很多男孩子都喜歡她,她也很會處理這些關係,即便她表示不喜歡他們,也能和他們變成好朋友。

我看了很多原生家庭環境對性格的影響,但姐姐和我的環境幾乎是一樣的。為什麼我們會是如此不同的人呢?人是否存在天生的精神胚胎,註定了某一些命運的發展方向?不知道你們能不能看到我的留言,辛苦啦,謝謝你們。「

這位小朋友,你的留言我們收到了。事實上,Ta提出了一個很值得聊一聊的話題,即我們的人格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書中曾經提到過,「人,並非是一個純粹由生物因素決定的、由原始衝動慾望堆砌的一成不變的個體,也並非絕對由文化環境所操縱的木偶」。我們人格的形成,是由先天與後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我們今天想聊的重點是,一些先天的因素對我們人格的影響被低估了;同時,我們還沒有形成記憶時的人生最早期的關係和環境所帶來的影響,也往往會被我們忽略。

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心理學意義上的「人格」。

家庭決定不了一切,我們都有天生的「精神胚胎」

家庭決定不了一切,我們都有天生的「精神胚胎」

人格,指的是人們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逐漸顯現的自身在思想、價值觀、社會關係、行為模式、情感體驗等各個方面的大體趨勢(McAdams &Olson, 2010),以及在這些方面上與其他個體之間的差異(Kazdin, 2000)。

眾多研究者認為,人格是一種建立在生物基礎上的心理趨勢(McCrae &Costa, 1999; Jarrett, 2016),先天因素在人格形成過程中其實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而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討論早期成長環境等後天因素對於人格的塑造時,先天因素的重要先決意義很多時候被輕視了(Erikson,1950; Freud, 1963; McCrae& Costa, 1994)。

家庭決定不了一切,我們都有天生的「精神胚胎」

家庭決定不了一切,我們都有天生的「精神胚胎」

劍橋大學心理學家BrianLittle在研究中發現,當人們在新生兒的床邊製造出一些聲響的時候,有些新生兒會自然地轉向發出聲音的地方,而另一些新生兒的反應則相反,他們會(默默地)轉開(Little, ascited in, Dahl, 2014)。不僅如此,他還發現那些會轉向聲源的新生兒,更有可能在之後成長為外向的人,而相對的,另一些新生兒則更可能成長為內向的人。

可以說,在每個人的身上似乎都存在著這樣一種與生俱來的「精神胚胎」,它在生命的最初,表現為了氣質性格,影響著人們對於外部刺激的反應,也在之後的成長過程中成為了個體人格特質的基礎內核。

心理學教授Dan McAdams曾在一次訪談中形象地描繪道,「一個人的人格,就像是被人們的種種人生故事包覆著的氣質性格」(as cited in,Friedersdorf, 2016)。

* 為什麼說人格中存在著「精神胚胎」呢?

除了上述對嬰兒及個體成長的直接觀察外,眾多心理學、生物學及遺傳學的研究也都佐證了這種「精神胚胎」似的人格基礎的存在。

1. 某些人格特質與生物性特徵存在直接相關

Roberts與Jackson(2008)通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發現了特定人格特質與基因的相關性,例如,擁有5-HTT這種基因序列的人更具有攻擊性,而糖皮質激素受體更活躍的人,天生抗壓力更好。

另外,哈佛大學教授Jerome Kagan也發現,人的一些生理特徵與人格存在相關,如更容易感染、皮質醇(又稱「壓力荷爾蒙」)水平更高、心率更高的人,更自我壓抑、更容易煩躁和感到焦慮(as cited in,Gallagher, 1994)。

這些基因與生理特徵,在人們還是母體中的一個胚胎的時候,就已經被決定下來的生物性特徵。

2. 某些人格特質並不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不同

Blatny, Jelinek和Osecka(2007)為此做了一項跨越40年的縱向研究,被試在最初參與研究時,還僅是幾個月大的嬰孩,到研究結束時,他們都已年過不惑。研究者們從中發現,在嬰兒時期就表現得更不內斂,整體活躍度與敏感度都更高的人,在成年之後也更可能在「外向性」上的得分更高,即更可能成為外向的人。

也就是說,儘管在幾十年間,這些人經歷了生活、學習、工作的許多的變化,但他們在出生後不久所表現出來的氣質性格,仍然與他們在不惑之年所展現的人格特質存在著一致性。

家庭決定不了一切,我們都有天生的「精神胚胎」

3.某些人格特質也並不因為後天環境的改變而改變

明尼蘇達大學的Bouchard, Lykken與McGue(1990)以及Lykken與Tellegen(1996)的兩項同卵雙生子的縱向研究都發現,儘管這些雙胞胎在出生後不久便被不同的家庭撫養長大,他們成年後的人格特徵仍然保持著很高的相似性,並且他們之間的相似性並不比那些在同一個家庭中長大的雙胞胎更低。

不僅如此,Plomin等人(as cited in,McCrae, et al., 2000)對被領養的孩子與領養家庭的研究也發現,那些被領養的孩子在人格特質上,既不像他們的養父母,也不像他們養父母家中的其他子女。

天生胚胎中的聯結,並不會因為成長環境的改變而被徹底割裂;雙生子之間天生的相似性,尤其在人格上的相似性,並不會因為成長環境的不同而變得截然不同。

* 我們的精神胚胎究竟是什麼?

1.精神胚胎決定了人格特質的整體與相對趨勢

Caspi,Robert與Shiner(2005)提出了人格發展的「成熟定律」,即每個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總體上都會變得更宜人、更有責任心、更情緒穩定、更外向等。這種人格總體趨勢上的成熟取決於個體生理上的成熟。但同時,這種成熟,建立在同一個個體的過去和現在的比較之上。

也就是說,精神胚胎決定了每個人人格特質的總體趨勢和相對位置。

例如,一個責任心水平低於平均值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變得比過去的自己更加有責任心,不過,當ta在與群體中的其他人相比時,仍然是那個相對缺乏責任心的人。

儘管人們大體上總是在比過去的自己變得更加成熟、更宜人、更有責任心等,但Caspi等人認為,這種成熟的變化是有限的,個體的人格並不會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而無限度地發展變化。他們以「設定點」來比喻人格的這種「有限」發展,即不論人們的人格如何成熟或變化,最終總是在這個「設定點」所在的一定範圍內波動。

2.同時,我們很少想到,我們的精神胚胎也影響著我們所成長的環境,從而進一步影響人格的形成

在大量文章都在強調教養方式對孩子的性格產生影響的時候,人們常常忽視一個事實:孩子天生的脾氣性格會對家長的教養方式造成影響。McCrae等人(2000)認為,有些父母之所以對他們的孩子表現出更多的寵溺,很有可能是因為這些孩子天生的「宜人性」較高,更常表現出可愛的一面。

另外,人們也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選擇、主動尋找與自己個性更契合的環境,就這樣人們的天性又在自己所選擇的環境中被不斷強化(Caspi, et al.,2005)。

家庭決定不了一切,我們都有天生的「精神胚胎」

家庭決定不了一切,我們都有天生的「精神胚胎」

人格形成的後天因素,主要指的就是成長環境與經歷,而這其中,家庭,是人們最初的社會化場所、最主要的成長環境。這些環境對我們的影響早在我們的記憶產生之前就開始了。我們有時候無法理解自己性格中的某些部分,是和人生最初的記憶的缺失是有關的。你可能並不知道,自己在襁褓中的環境是什麼樣的。

1. 人生最初的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是人們最初的社會關係,影響著個體日後的人際交往。尤其是在生命的初期,生理需求能否及時得到滿足,影響著個體對於外在世界與他人的信任感以及安全感的判斷。當父母能夠及時回應孩子的需求時,孩子更有可能認為外在世界是安全的,ta長大之後也更容易表現得不拘謹、善於與他人交往(Ainsworth, 1978)。

另外,Mahler等人(1975)認為,嬰兒會從最初時期與母親的「共生」(symbiotic)關係中,逐漸分離獨立出來。但若在「共生」期,母親的愛過於有侵犯性或讓孩子感到「喘不過氣」時,ta便會比其他孩子更早地和母親保持距離。而ta也更有可能在成年之後,對他人的親近感到不適或甚至抗拒。

儘管大多數幼年的記憶早已被我們遺忘,但這些關於愛與安全的感受早就固著在已有的精神胚胎之上,影響著我們之後的人際關係,包括親密關係(Hayasaki, 2016)。

2. 人生最早期的家庭教養

父母在家庭中養育、保護、照顧孩子的同時,也教育他們如何行走和說話,培養他們形成自己對世間的好惡、價值態度,為他們提供社會交往、情緒管理等一系列社會化行為的模型(McCrae &Costa, 1994)。而我們很多時候思考家庭對自己的影響時,都並不了解在生命的最初,你父母對你的教養是什麼樣的。——它對我們的塑造,在懂事之前就存在了。

從社會學習的角度來看,一方面,人們通過觀察學習來模仿父母的表情、姿勢、發音,到說話、走路,再到後來的為人處世、價值判斷等等,這個過程塑造了孩子的人格特質。另一方面,通過行為強化,即獎賞與懲罰,人們也能直接習得行為的模式,例如,不諳世事的嬰兒,也會因為發現自己的笑可以得到母親更多的關注(獎賞),而更經常開懷大笑(Thompson, 2008),這便使他們更有可能在長大後成為「宜人性」更高的人。

最近很多人都在討論的,被一對美國夫婦領養的中國小女孩Selah身上就體現出了這種早期家庭教養的作用。被領養時Selah只有2歲,是一個大多數人都不太有記憶的年紀。但養父母對年幼的Selah無條件的愛和呵護,卻真實地烙印在了她的性格之中。她變得開朗又自信,和年幼在福利院時的樣子判若兩人。

當然,無論哪個生命階段,包括嬰兒期,個體成長過程中所遭受到的創傷經歷(如被某一方父母遺棄,目睹劇烈的家庭鬥爭等),都會對人格造成影響,即便個體甚至可能沒有意識到那些經歷是存在的(沒有記憶)。並且,這種影響是有生理基礎的。Bremner(1998)的研究發現,創傷性事件所帶來的巨大壓力可能導致大腦中的海馬體(hippocampus)發生萎縮,而這又會對人們的情緒穩定性造成影響。

家庭決定不了一切,我們都有天生的「精神胚胎」

家庭決定不了一切,我們都有天生的「精神胚胎」

看到這裡,你也許會質疑我們為什麼要寫這樣一篇文章。如果我們的人格很大一部分由先天的精神胚胎決定,又受到生命最初環境的影響(即便那時候我們對環境還沒有太多的控制力),同時我們的精神胚胎還影響著我們會在成長過程中進入什麼樣的環境(例如,天生宜人性高的孩子更不容易被父母嚴厲地處罰,天生競爭性強的孩子會選擇不斷進入更有挑戰性的學校等)。

這樣的事實是不是太悲觀了?我們是不是會對「自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缺乏足夠的掌控力?

事實並非如此。其實,意識到這些事實,恰恰對我們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格成長有好處。

每個人都有一個精神胚胎,它決定了你的一個基本氣質,和你未來可能發展變化的範圍(複習:一個天然內向的人,可能會通過成長變得比自己更外向,卻不太可能比天生外向的人更外向)。這意味著我們不需要對自己有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期待和要求。你一定有天然的極限,但同時也會有天生的優勢。你接受最本真、最核心的你自己,同時在一個合理、現實的範圍內努力成長、進步。這會是一個讓你更少自我苛責、更少焦慮的狀態。

你的精神胚胎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你會選擇什麼樣的環境,意識到這一點,能幫我們避免自己變成一味埋怨外界和他人的人。同時對自己的環境保有更多一份的警醒。同時,如果你的環境持續地不如人意,你需要看看你自己的人格特點是否在其中有一些影響(你是否選擇了進入和留在這樣的環境里)。

而如果你希望更多的了解自己身上、不被自己理解的性格特點,可能你可以考慮去了解自己生命最初的經歷。也許會給你一些不一樣的啟發。

牛津大學的BrianLittle認為,人們並非基因或環境的受害者,即使在人格形成之後,人們依然可以自由地選擇成為一個怎樣的人(ascited in, Dahl, 2014)。他指出,我們「每個人都至少有三個自我(three selves),一個是由基因決定的自我,一個是在環境與文化影響下的自我,還有一個是由我們自己所追求的人生目標與價值所定義的自我,而最後這一個,才是最重要的、完全屬於自己的自我。」

以上。

今天的文章是不是知識點很豐富,信息量很大?來做道題複習一下,讓我們看看是哪位小同學文章沒看完就拉下來看評論了~

根據文章中的知識點,你認為以下哪一個描述是正確的?

A. 與在一個家庭中被撫養長大的同卵雙胞胎相比,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同卵雙胞胎之間的人格相似度會低一些。

B. 一個天生性情非常內向的人,可能會在成長過程中變得比Ta原本的性格更外向,但很難真的成為一個非常外向的人。

C. 襁褓中的嬰兒的性情都是相似的,他們之間的差異通常是從父母開始與他們發生互動,並對他們產生影響後才開始顯現出來的。

D. 在人格的形成中,我們的主觀能動性其實是很小的。家庭環境和精神胚胎是最重要的。

家庭決定不了一切,我們都有天生的「精神胚胎」

答案是B。

References:

1.Baer, D. (2016). Your personality starts showing up during infancy. Science of Us. 2.Blatny, M., Jelinek, M., & Osecka, T. (2007). Assertive toddler, self-efficacious adult: Child temperament predicts personality over forty year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3, 2127-2136. 3.Bouchard Jr., T.J., Lykken, D.T., McGue, M., Segal, N.L., & Tellegen, A. (1990). Sources of human psychological differences: The Minnesota study of twins reared apart. Science, 250(4978), 223-228.

4.Caspi, A., Roberts, B.W., & Shiner, R.L. (2005).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Stability and Chang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6, 453-476. 5.Costa, P. T., Jr., & McCrae, R. R. (1994).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personality from adolescence through adulthood. In C. F. Halverson, G. A. Kohnstamm, & R. P. Martin (Eds.), The developing structure of temperament and personality from infancy to adulthood (pp. 139-150). Hillsdale, NJ: Erlbaum. 6.Dahl, M. (2014). How much can you really change after you turn 30? Science of Us.

7.Erikson, E. H. (1950b), Growth and Crisis of the 「Healthy Personality.」 In: Personality in Nature, Society, and Culture, 2nd Ed., ed. C. Kluckholn & H. A. Murray. New York: Knopf, 1948, pp. 176-203. 8.Freud, A. (1963) The Concept of Developmental Lines. Psychoanal. St. Child, 18: 245-265.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9.Friedersdorf, C. (2016). Do humans inherit or create their personalities? The Atlantic. 10.Gallagher, W. (1994). How we become what we are. 11.Hayasaki, E. (2016). Traces of times lost. The Atlantic.

12.Jarrett, C. (2016). Personality appeared before you could talk. BBC. 13.Kazdin, A.E. (2000).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4.Lykken, D. & Tellegen, A. (1996). Happiness is a stochastic phenomen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7(3), 186-189. 15.Mahler, M. S., Pine, F., & Bergman, A. (1975), The Psychological Birth of the Human Infant: Symbiosis and Individu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16.McCrae, R.R. et al. (2000). Nature over nurture: Temperament, personality, and life span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1), 173-186. 17.Thompson, R.A. (2008). The psychologist in the baby. Zero to Three. 18.埃里希·弗洛姆(2015),《逃避自由》(劉林海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本文由百度知道日報作者原創,未經同意嚴禁轉載,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作者寫於2018-12-3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隕石坑裡的隕石究竟去哪了?
exm?你們這些校園雕塑是認真的嗎??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