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雍正將《葛稚川移居圖》賞賜給十三弟允祥,寄託了一種什麼感情?

雍正將《葛稚川移居圖》賞賜給十三弟允祥,寄託了一種什麼感情?

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葛稚川移居圖》,作者是元代畫家王蒙,其中描繪的是中國晉代名士葛稚川棄官隱居的故事。

雍正將《葛稚川移居圖》賞賜給十三弟允祥,寄託了一種什麼感情?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葛稚川移居圖》

這幅畫最傳奇的地方,是它曾經的主人就是雍正最在乎的那個人,也就是畫中上方留印的「怡親王」,這個怡親王就是大家熟悉的「十三爺」允祥,雍正皇帝的弟弟。

雍正將《葛稚川移居圖》賞賜給十三弟允祥,寄託了一種什麼感情?

《葛稚川移居圖》 上方留印

雍正即位時,皇子們爭奪很厲害,雍正唯獨與十三弟關係非常融洽,不僅政治上是同盟,而且在藝術上也有共同語言,允祥非常喜歡藝術,懂書畫愛好收藏。這幅《葛稚川移居圖》就是雍正賞賜給他的。

作為元四家之一,王蒙的畫代表了中國元代山水畫的最高水平,可惜他在明代獲罪,作品受牽連,大多數被銷毀,以至於在清代,王蒙的畫極其難得。可以想像喜愛書畫的雍正,看到王蒙的存世畫作,該是何等高興。然而當他想到同樣痴迷於古畫的允祥,就立即把它賞給了允祥。雍正與允祥的兄弟情深,可見一斑。

雍正將《葛稚川移居圖》賞賜給十三弟允祥,寄託了一種什麼感情?

《葛稚川移居圖》 局部

允祥比雍正小八歲,他倆從小一起長大,允祥的算學還是雍正親自教的。每逢康熙皇帝巡幸塞外,兄弟倆作為隨從,形影不離,即使短暫分別,兄弟倆也會書信往來。做皇子時,兄弟倆不僅意氣相投,而且志趣也一致。雍正喜愛書法文思敏捷,允祥也能文能詩,書畫俱佳。他們有著共同的政治立場,在殘酷的儲位之爭中,眾皇子不顧手足之情,互相傾軋,恨不得置對方於死地,連雍正一母同胞的親弟弟允褆也跑去支持勢利最強的允禩當太子。只有允祥一直忠誠地站在雍正這邊。俗話說患難見真情,雍正對一直支持自己的十三弟,充滿了感激之情。在雍正心裡,允祥的地位非比尋常。再珍貴的東西,雍正也願意賞賜給允祥。

允祥天生聰穎過人,深得康熙器重,可惜,允祥在第一次廢太子時無辜受牽連,從此失寵於康熙,再沒有得到康熙重用。康熙去世的第二天,雍正登上皇位,便任命允祥任總理事務大臣,並封為和碩怡親王。

雍正初年,允祥以過人的睿智,幫助雍正迅速鞏固皇權,成為雍正治理國家最得力的幫手。無論是理財、生產,還是軍事、外交、祭祀等事務,雍正都全權交給其處理,這些事很繁雜,處理起來很棘手,可允祥都事必躬親,每件事都做得很好,以致雍正誇他做事無不精祥妥協,符合朕心。

即便在私人生活中,雍正也離不開允祥。清朝內務府記錄宮廷事務的《活計檔》顯示,允祥不僅負責宮廷彩漆、琺琅的製作,還要交代宮廷畫家如何作畫,主持地圖的出版,鐫刻雍正寶璽等事物。甚至生活小節,也替雍正打理,例如雍正認為宮裡的燈飾做的不好、眼鏡需要工匠修改等瑣事,也都是允祥為其張羅。雍正之所以放手讓允祥去監督宮廷器物的製作,是因為他們兄弟倆在審美情趣上有很多共同之處。

出於對允祥的充分信任,雍正有時讓允祥代表自己去處理一些本屬於皇帝分內的事物,比如塞外圍獵這件事,清朝前期幾位皇帝都是親歷親為,到了雍正這一朝 ,因為他不喜歡圍獵,就讓允祥代替自己,帶領皇子們去木蘭圍場去狩獵。

對雍正來說,允祥既是弟弟又是臣子,做皇帝的最怕的是大臣功高蓋主,既然允祥如此能幹,生性多疑的雍正就不懷疑他,反而更加信任他呢。答案就在上面這幅《葛稚川移居圖》中,圖中的葛稚川看破紅塵,拋棄榮華富貴,隱居到廣東羅浮山,一心在哪裡修道煉丹。圖中描述的就是葛稚川帶領家人移居羅浮山的情景。

《葛稚川移居圖》中描繪的是置身事外的生活方式,正是允祥內心深處非常渴望的。允祥原本天分很高,在被康熙皇帝器重時,一度對政治懷有極高熱情,然而,他被皇太子事件牽連後,失寵於康熙,此後十幾年備受冷落,人情冷暖中,允祥看淡了皇權富貴,表現出與世無爭的生活狀態。

允祥曾在《泛舟呈上雍親王二首》中寫道:塵念到來消已盡,始知山水有清音。這種嚮往山水之樂的理想,恰好與雍正登基前在圓明園表現出的淡泊寧靜不謀而合。從同一時期的雍正與畫師一起創作的《美人圖》中可以看到雍正親筆書寫的最後三個字」有清音「的對聯,從內容上看,這幅對聯很可能就是允祥寫給雍正的兩句詩中。彷彿高山流水遇知音一般,讓他們兄弟倆成為知己。可惜他們生於帝王之家,這種生活方式對他們來說,可望不可即。於是只好從《葛稚川移居圖》這樣的山水畫中去尋找心靈的安慰。

雍正將《葛稚川移居圖》賞賜給十三弟允祥,寄託了一種什麼感情?

雍正皇帝像

了解到這一點,再來品味雍正賞賜《葛稚川移居圖》就大有深意了,一方面,雍正以葛稚川隱居羅浮山的故事喚起允祥對過去的美好回憶,另一方面,他似乎也在微妙地暗示允祥,他們曾經一起看破紅塵,視榮華為浮雲。其實,無需雍正提醒,允祥也做得非常得體。他雖處於高位,卻處處謙卑恭敬,同時用隱忍的生活方式,暗示雍正自己對任何人都構不成威脅。正因為如此,生性多疑的雍正才會信任他、依靠他。

可惜,允祥英年早逝,因為承攬了過多政務,導致身體每況愈下,他病重時仍然堅持處理繁重的事務,在替雍正勘探完陵園後,終於一病不起,於公元1730年病故,年僅44歲。對於十三弟允祥的離世,雍正萬分悲痛。他不顧自己病體沉重,幾次親往祭奠。要知道雍正是位非常勤政的皇帝,他的皇后病逝時,他因為政務繁忙都沒顧得上去親自祭奠。而對於十三弟的去世,雍正似乎第一次體味到了生離死別之痛,他的悲傷之情甚至到了失控地步,以至三日不能臨朝。為了平抑自己對允祥的思念,雍正把允祥生前的一個玻璃鼻煙壺貼身帶著,以示永不相忘。當雍正病重時,感覺大限將至,雍正特意安排了三件東西帶進內棺,除了他曾祖母和父親賞賜的物件外,另外一件重要的東西就是允祥的遺物玻璃鼻煙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再坤 的精彩文章:

盛宣懷依靠其掌握的電報系統扳倒胡雪岩的具體經過
慈禧為何執意要剷除同胞妹妹墓上的樹?

TAG:張再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