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別總讓孩子分享,你不懂孩子們相處的規則!

別總讓孩子分享,你不懂孩子們相處的規則!

本文:小廣成長記(SmallSmall_Orange)

社交場合里的社交禮儀,比如輪流玩、主動分享、照顧自己、理解他人,保持界限等等,這些規矩都需要後天習得,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如何才能讓孩子明白,而不是機械地讓孩子被動接受,需要我們的智慧和耐心。

最近在遊樂場觀察到的兩件事情,刷新了我對孩子社交模式的認知。

1

獨佔的孩子是真的自私嗎?

我們家附近大概有6個公共遊樂場,每天傍晚的固定活動是到遊樂場遛彎,最近我們找到了一個新的,滿心歡喜。

那天在遊樂場玩耍的有個印度的小弟弟,媽媽帶著,還有一個小妹妹,跟廣廣年齡相仿,廣廣是大哥哥,相比之下比較有主見,動作行為充滿自信,儼然一副我是老大,這地盤我收了的節奏。

小弟弟妹妹很容易被大點的孩子吸引,廣廣玩一個可以來回滾動的大算盤,可以一邊撥動一邊數數,印度小弟弟站在大算盤後面,妹妹站在他的右邊。

印度小弟弟從後面撥算盤,廣廣在前面撥,兩人開始搶,當然是廣廣完全佔據了上風,一直用力把珠子搶過來按照自己方式玩,其實算盤有很多層,一人玩一層就可以相安無事,可是你大概也知道,孩子們就是偏偏不,我就要玩別人正在玩的。

別總讓孩子分享,你不懂孩子們相處的規則!

我在一旁開始沒說話,印度小男孩的媽媽人也挺和善的,我倆沒有直接對話,但從對方的表情可以得知「沒事,孩子們搶就搶吧」。

這一次我照例在旁邊細細觀察,讓孩子們自己處理,看著廣廣完全沒有鬆手意思,我在旁邊溫馨提示:

「廣廣這是哪裡啊?這裡是我們家嗎?不是哦,這裡是大家一起玩的遊樂場,遊樂場上的東西是公用的,就是小朋友們一起玩的,我們可以跟弟弟妹妹輪流玩,你玩好了讓其他小朋友也玩一下。」

耐心解釋有時候有效果,但很多時候效果是比較差的,習慣於說教的我們有時候不得不承認,孩子對公共場合遊戲規則的理解和實踐,不是通過我們耐心說兩句就會吸收接受,孩子們是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和探索,前進兩步後退一步來完成的,所以我也不著急,也沒有嚴厲地斥責孩子。

沒有進一步的衝突,所以我也沒有進一步橫加干涉,後來印度弟弟被媽媽拉走玩別的項目去了,走之前我禮貌地表示不好意思,她完全理解。

印度小弟弟走了之後,我問廣廣為什麼不願意跟小弟弟一起玩呢?

廣廣的回答是:「我怕他從後面抓我。

回答完全出乎我的預料,當時小弟弟的確是站在打算盤的後面,光線比較暗的地方,小手從裡面伸出來,這麼一說在孩子的眼裡看來是感覺怪怪的,廣廣後來補了一句「我給妹妹玩。」

我們看到的是孩子的獨佔,腦海里會出現自私的標籤,可是我們畢竟是局外人,觀察再仔細也可能會猜錯孩子的想法和意圖。

這件小小的事情,讓我明白,孩子不分享或者不喜歡輪流玩的原因有很多,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自私,而可能就是孩子之間沒有感覺到愉快的聯結,感受不到對方的友好,沒有喜歡的感覺,那自然是不願分享和交流的。

3歲左右的孩子還不能很好地做到兼顧他人的感受和想法,他們很多時候是從自身最真實的感覺出發,作出符合TA們年齡的行為。

如果我們真的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真實想法,我們看待孩子的行為會更接近真實。

別總讓孩子分享,你不懂孩子們相處的規則!

2

如何更好的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

不帶有主觀色彩的評判,因為我們很可能是錯的,多觀察少責備。

鼓勵孩子表達,3歲開始就可以積極地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3

孩子願意分享,咱們就喜大普奔了嗎?

如果孩子羞澀或者不主動交朋友,讓孩子帶一個願意跟別人分享的玩具是個不錯的方法,我們屢試不爽的玩具是吹泡泡玩具,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會喜歡,而且會同時參與,瞬間營造愉快的氣氛。

有段時間廣廣特別不願意跟別的孩子玩,喜歡獨自玩耍,所以那段時間我們一直帶著吹泡泡的玩具。

孩子一玩所有的小朋友都被吸引過來,不管是小的大的完全沒有抵抗力。對於吹泡泡這件事情,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掌握技巧,比廣廣大一些的孩子有些還不得要領。

廣廣玩了一段時間之後已經特別溜了,知道不能太用力,知道正確的嘴形和呼氣的方向,所以玩起來特別有自信,現場的氣氛又特別好,情緒一下子達到最佳的狀態。

好玩的東西自然都想試試,主動給小弟弟小妹妹玩,看到不會玩的孩子廣廣會主動當起教練。有個小哥哥也想玩,他主動禮貌地問廣廣可以不可以讓他玩一下,廣廣回答說「我玩好這一次就輪到你」。

輪流玩和大方分享,完全不需要家長的引導,孩子們會自己磨合的社交規則,所以特別當心孩子社交能力不足的媽媽,差的只是個好時機,孩子會自己成長的。

那一次玩吹泡泡,我們在旁邊看著,整個過程孩子表現得自信、滿足,輪流玩和大方分享進行地特別順利,地主之誼發揮地淋漓盡致的。

這個時候我們作為家長內心戲也不能太多,因為這並不代表孩子接下來遇到任何小朋友都可以這般大方分享。

別總讓孩子分享,你不懂孩子們相處的規則!

分享、輪流玩是因為孩子感到快樂,接觸的小朋友彼此氣場對了,單純地喜歡對方,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孩子真實的感受上,跟我們成人世界裡的「會社交,會打交道」不是一個概念。

之前寫過孩子在不同的社交場合會有不同的表現,你的孩子在某個時間可以是一個不願意分享的孩子,而在另一個時間另一個地點,TA的表現可以讓你嘖嘖稱讚。

人格分裂嗎?並不是,而是我們觀察的太少,了解太少。

4

這兩個真實的觀察,最終讓我明白的是一個淺顯卻被我們遺忘的道理:

孩子的社交規則跟成人的社交規則是兩套不一樣系統,孩子們的是從真實感受出發,獨佔或者分享很多時候取決於孩子是否感到喜歡或者友愛,孩子們之間是否建立了聯結,TA們從內心真實感受出發,做出符合年齡的行為。

我們勉強孩子過早分享以及過早在乎別人感受並不見得是一件好事,因為理解別人感受的基礎是對自己感受的體會和運用,揠苗助長或者強行介入會讓孩子失去體會自己真實感受的機會。

所以獨佔的孩子並不見得就是自私的孩子,能進地主之誼的孩子也不見得就是社交高手,孩子的社交我們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細心觀察,才能更好地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成長。

孩子的社交我們不懂,那就蹲下來好好觀察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別以為帶孩子看電影是好事,其實錯得很離譜!
寶寶經常放屁是哪裡出問題了?怎麼辦?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