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使用頭孢類藥物危害大不大?醫生:記住這三點,就能安全無憂
頭孢類抗生素,由於其抗菌譜廣、抗菌效果好、不良反應少等優點在抗感染領域得到廣泛使用,也是上呼吸道細菌感染的最常用藥。
頭孢類藥物分類
頭孢類藥物目前常用的有四代,其代表藥物分別有:
1、 第一代頭孢菌素代表藥物:頭孢唑林、頭孢拉定、頭孢氨苄。
2、 第二代頭孢菌素代表藥物:頭孢克洛、頭孢呋辛、頭孢丙烯。
3、 第三代頭孢菌素代表藥物:頭孢克肟、頭孢噻肟、頭孢曲松、頭孢哌酮。
4、 第四代頭孢菌素代表藥物:頭孢匹羅、頭孢吡肟
頭孢藥物的常見不良反應:
相同點:毒性較低,存在過敏反應多為輕度如:皮疹、蕁麻疹。但與青黴素類藥物存在交叉過敏現象。口服偶見胃腸道反應,靜脈給葯可發生靜脈炎。大劑量使用頭孢類藥物可發生頭暈、頭痛及可逆性中毒性精神系統反應。
不同點:一、二代頭孢類藥物腎毒性相對較大,且一代頭孢類藥物大於二代頭孢類藥物,三、四代頭孢類藥物幾乎無腎毒性。一、二代頭孢類藥物抗菌譜較小,一般不會發生二重感染,而三、四代頭孢類藥物抗菌譜廣,使用不當可造成二重感染。頭孢孟多與頭孢哌酮還可引起低凝血原症或血小板減少從而導致嚴重出血。
頭孢類藥物用於兒童,應注意以下三點:
1.有適應症才能使用,一定要在醫生或藥師指導下使用
抗生素應用必須要有嚴格的適應症,專業說法就是:診斷為細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應用抗生素,如何診斷呢,需要專業的兒科醫生根據相關輔助檢查綜合判斷,因此家長自行使用抗生素是錯誤的如果醫生診斷為細菌感染,也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千萬不可過量,因為寶寶的器官發育不成熟,對藥物的代謝解毒功能尚不完善,過大劑量可能會帶來肝臟或腎毒性。
2.頭孢類使用療程要足量,不可自行停葯
抗生素使用一定要足量,否則達不到療效,如果有了一點效果就減量或停葯的話,不但治不好病,即便已經好轉的病情也可能因為殘餘細菌作怪而反彈。同時,抗生素使用時間上要把握一個原則,就是足夠療程,比如一般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需要在癥狀消失後再服用3-4天鞏固。如果過早減量或停葯,會導致細菌對抗生素耐葯可能。
3.不能妖魔化抗生素,該用時卻拒絕使用抗生素
有一些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對兒童毒性較大,說明書也規定兒童禁用,家長應該讓寶寶遠離它們。但頭孢類、青黴素類、阿奇黴素等抗生素,在診斷為細菌感染的前提下,是可以用於嬰幼兒甚至新生兒的。如果兒科醫生根據寶寶的癥狀、化驗檢查等診斷認為細菌感染明確,家長們不必害怕使用抗生素,因為細菌感染不通過抗生素來遏制,寶寶病情會有加重可能的。
綜上所述:頭孢菌類藥物是目前臨床應用最廣泛的抗細菌藥物優點眾多,但一定要在有明確指針情況下用藥,最好在專業人士(醫師、藥師)指導下用藥方可保障治療效果,降低用藥錯誤事件發生率。
參考資料:
《藥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八版


※三七粉替代西藥降血壓?醫生忠告:三七雖然好,但太多人濫用它了
※闢謠!美國FDA正式上市「廣譜」抗癌藥,治癒率高達75%?
TAG:藥師方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