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掉保險後,我還賺了100萬」
昨天在後台收到一條粉絲留言,他說自己買保險不幸掉坑,造成了虧損,問我應該怎麼辦。
說實話,買錯保險真的是件讓人很頭疼的事。
如果選擇退保,之前交的保費必然損失;
可是不退吧,每年繼續交那麼多錢,也覺得不值。
面對這種進退兩難的情況,到底應該怎麼辦?難道就只能眼睜睜看著錢包受損了嗎?
其實未必,方法恰當的話,損失還是可以避免的,關鍵看你怎麼做。
今天,我就跟你們好好聊聊這其中的門道。
01
如果你買的是分紅險
那可要注意了
我的付費社群最近一直在講保險知識,很多學員上完課才發現,原來自己的保險全買錯了。
其中有位媽媽買了教育分紅險,每年保費2萬多,已經交了3年。
現在她想退保,但卻被告知只能拿回4萬保費,其餘的2萬恐怕要白白損失了。
她心裡很猶豫,跑來讓我幫忙拿主意。
其實分紅險有多坑爹,我之前專門寫文章分析過。買保險這件事,99%的人都選錯了!
但關於要不要退保這事,還是得先算筆賬,看看「割肉止損」是否值得。
大家都知道,退保是有損失的,而且損失可能還不小。
可是,這筆損失就只能默默接受了嗎,難道再也沒辦法找補回來?
當然不是,把退保省下的錢拿去做其他投資,其實也是有不少收益的。
所以判斷要不要退保,關鍵就看新增加的收益能不能覆蓋損失。
如果「增加值-損失值>0」,那就大膽的退吧。
聽起來是不是很迷糊?沒關係,我以這位媽媽的保險示範一下,大家就明白了。
她買的其實是平安一款教育年金險(分紅型),年交保費20574元,一共交10年,收益情況如下圖所示:
也就是說,如果不退保的話,到孩子30歲時可以得到差不多50萬。
那如果現在退保呢,情況又會變成什麼樣?
我們不妨來算一算。
目前交費3年,共支出保費61722,如果退保的話合同上寫的很清楚,只能拿回41240元。
那麼她的退保損失就是61722-41240=20482元。
現金價值表的部分截圖
至於退保後能重新獲得的收益,關鍵取決省下的本金有多少。裡面通常包括2個部分:
1、 保單的現金價值
所謂現金價值,就是你退保後能拿回來的那部分錢。
我們剛剛算過了,在交費的第3年能拿回41240元。
2、還未上繳的保費
因為貨幣都有時間價值,所以未來7年還沒交的那144018保費,也該算進去。
這麼看起來的話,她退保後一共能省下41240+144018=188680元。
那麼把這筆錢拿去做基金定投,按年化利率8%計算,同樣到孩子30歲取出,收益能有多少呢?
算出來真是把我自己都嚇了一跳,連本帶利一共100多萬!
這金額跟保單50萬的收益相比,足足翻了一倍。
增加值50萬-退保損失2萬>0,符合我們前面說的判斷公式,所以這位媽媽是完全可以退保的。
現在大家應該明白了吧,對於真正買錯保險的情況,及時退保未必是件壞事。
當時看起來好像損失很大,但你把時間軸拉長就會發現,與這筆資金的未來價值比起來,這點根本算不了什麼。
02
不小心買了萬能險
還能補救嗎?
除了分紅險以外,萬能險也是很多人踩坑的保險種類。
像付費社群中就經常有人問我:
「張老師,你說我最需要的是重疾險,所以按銷售的推薦,我買了份萬能險+附加重疾,你看合適嗎?」
這種問題真是讓我無奈又痛心啊,買保險該追求的是保障,而萬能險的保障功能,其實很雞肋。
它不僅保額低、續保不確定,而且後期保費也會越來越貴,絕對把你坑的體無完膚。「買了這份保險,老公差點跟我離婚」
如果你真的不小心買了,那我只好分兩種情況來幫你解決。
1、 購買時間較短
這時投入的資金還不太多,及時止損或許是明智的選擇。
至於退保價值有多少,大家可以參照分紅險的方法算一算。
如果估算過後真的決定退,可別忘記另外再買一份性價比高的保險。
風險保障,是任何時候都不能斷的。
2、 已經交費多年
此時再討論如何止損的問題,其實已經晚了。
那不如就繼續繳幾年再退吧,到時候保費的退還比例高,損失也能更小。
不過保障不足的問題好像依然存在,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呢?
這個很簡單,你另外買一份純保障的保險產品,然後把萬能險的保障金額調高,二者互相補充,那就很完美了。
舉個例子啊:
你本來需要50萬的重疾保額,但萬能險的保障最高能調到20萬,所以你只需再買一份30萬保額的重疾險就行了。
這麼一來,保費支出也能省下一部分。
03
如果退保,這個問題你一定要知道!
看到這裡,相信已經有朋友準備拿出自己的保單來測算了。
如果最後還是確定要退保,那我建議你先看看新的保險是否已經買好,否則很容易壞了大事。
買過壽險和重疾險的朋友應該知道,這類產品都一個叫做等待期的時限。
在等待期內出事,保險公司是不會賠償的。
所以我們在退保時,就不得不考慮到這個問題,不然真在此時患上重病,那可就兩頭都落空了。
我建議大家退保時遵循「無縫連接」的操作原則,先確定新保險已經買好,再退掉舊的保險。
一來能把等待期合理覆蓋掉,二來萬一因為身體或者年齡問題而買不了新保險,好歹也有舊保險能兜底,不至於讓自己處於「裸奔」狀態。
其實今天的文章並不是鼓勵大家盲目退保,而是希望提供一種簡單的計算方法,讓你在糾結要不要退保時,有一個科學的判斷依據。
畢竟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不一樣,實在不能一語概括的說能退或者不能退。
說到底,如果我們在買保險前就做足功課、謹慎選擇,那後期也不會有這些麻煩事了。
對於保險配置,你還遇到了哪些困難?歡迎評論區留言,我會盡量解答的。
同時也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個人公眾號「財神華」,上面有更多你想看的保險乾貨。
(在後回復「保險」兩個字即可獲得。)
*註:本文部分圖片來自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
-END-


TAG: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