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在美國評tenure:工科教授的十大基本素質(上)

在美國評tenure:工科教授的十大基本素質(上)

在美國評tenure:工科教授的十大基本素質(上)

最近我因為工作關係,和學術圈之外的朋友接觸比較多。發現很多人對於高校教授這一職業有兩種固有的成見。抱有第一種成見的人覺得這些教授們都是在「象牙塔「里「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蟲。

在他們的印象里,這些老師們每天只跟公式和儀器打交道,遠離社會上複雜的人際關係,不了解現實世界裡事物的發展規律,加上每年幾個月假期,工作悠閑懶散,做事隨心所欲,容易脫離社會實際。所以這些人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你們教授懂什麼,老老實實地回去教你的書」。抱有第二種成見的人則覺得教授們都是一幫利用學校平台給自己掙錢、挖公家牆腳的傢伙。教授的日常工作重心就是和各種大小老闆們喝酒吃飯拉項目賺提成。研究生則都是教授的苦力,每天給項目打工,等到快畢業了隨便抄點什麼找個爛雜誌發表一下湊篇論文即可。這些人經常說的話是:「這個項目你找幾個研究生弄一下就行了吧?」。繼續深入聊下去,我發現第一種成見經常見於日常工作對於現代高等教育圈交集很少那部分人。他們的對於高校教授的刻板印象主要來源於文藝作品甚至是歷史印象比如私塾。第二種成見則經常見於和高等教育圈有一定交集,但和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博士生培養)尤其是實現高等教育改革之後的研究生教育交集較少的那一部分人。所以我那天在朋友圈發了一個小願望,打算利用假期結合美國研究型大學教授評終身教職的要求,總結一下我認為對於工科教授最重要的十條基本素質,從而打破以上這些對於高校教授的固有成見。

在美國評tenure:工科教授的十大基本素質(上)

首先要簡要說明一下美國研究型大學終身教職(Tenure)的評選過程。對於所有的美國研究型大學來說,終身教職評選主要有三個重要的要素:科研、教學、和服務。當助理教授入職之後,「終身時鐘(Tenure Clock)」就會開始倒計時。除非有特殊原因(比如女老師生孩子),待時鐘倒計時快結束時(一般是第五年結束)助理教授會向系裡提出終身教職的評審要求(有時系裡會先有一個預審會議對申請人給出「建議」或者「不建議」申請的意見,但通常不能硬性阻止申請人提出評審要求)。之後申請人開始準備材料,同時系裡組織評審委員會收集材料尤其是外審的評審意見,並給出初步建議。之後經過系、學院、和校(教務長)三級評審,通過後即授予「終身教職」(tenure)。除非極特殊情況(比如違反校規或者整個系解散),期間教授的職位受到保護,不可隨意解僱。儘管「終身教職」這一制度一直有所爭議,但這一制度施行多年來對於保護學術自由,保障學者能夠從事高風險高收益的學術研究起到了非常積極的左右。那麼,在高校教授尤其是工科教授「終身教職」評審的過程中,我們都關心哪些基本素質與要求呢?

1

學術論文發表(科研相關)

國內的SCI論文獎勵和後來基於影響因子的各類評審的影響力之大,使得全國人民都知道高校教授不發論文是不行的。那麼,在美國評tenure的學術論文部分主要看什麼呢?

首先是數量,儘管通常沒有明文規定,但各個學校一般都有自己的期望值或者最低標準。比如我之前所在的匹茲堡大學,一進學校系主任就告訴我說如果想評tenure,大約需要至少10篇左右 「像樣的」期刊論文,也就是每年2-3篇(現在這個水平大概不行了),加上若干會議論文。這一標準其實遠低於國內很多學校年輕教授發文章的數量。

但這並不能簡單做結論說在美國評tenure的標準更低,因為大家對於「像樣的」期刊論文的定義各個學校可能是不同的。以電子類專業為例,IEEE和ACM的多數期刊均被認可,但也存在個別會被人拿出來單獨討論的個例。如果是在計算機相關的專業,則主要看在小專業內頂級會議(俗稱「頂會」)所發表的論文(其總數量要求跟期刊也差不多)。最近幾年國內CCF定義的期刊和會議論文分區對於計算機和大多數電子類專業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指南。

和國內稍有不同的是,各個期刊的影響因子在tenure評審的過程中並沒有那麼重要。這主要是因為影響因子只是對小專業內部的期刊質量有指導意義,而各個領域差別巨大。一個極端的例子就是很多計算機領域發表文章很少發表在期刊上。即使有,也多是對於之前會議論文的一個總結和補充。大家引用文章也傾向於引用想法最初所出現的會議論文。因此各個期刊的影響因子普遍偏低(但會議論文的引用數通常很高)。這種專業在tenure評審中,最主要的還是依據本專業對於各個期刊和會議的公認水平,而且評審委員會會把評審的依據在評審意見裡面寫清楚,以便學院和學校各級評審委員會其他方向的老師參考。

文章的數量和其所發表的期刊和會議是一個非常客觀的評價指標,學起來也很容易,國內高校只要照搬就好了。那是不是我們只要要求自己學校的老師的文章數量和發表的期刊或會議達到名校的標準就能達到世界一流了呢(實際上國內很多高校都是這麼做的)?答案當然不是。實際上文章的多寡只是tenure評審中的一個必要條件而並不充分。因為科研水平高低除了數量外,更牽涉到另一個重要的問題:學術質量和影響力。

2

學術質量與影響力(科研相關)

學術質量的定義非常的模糊。通常來說,tenure評審委員會會看以下幾個指標:

第一是論文所發表的期刊和會議排名。統計意義上來說,越好的期刊和會議所收錄的論文平均水平越高。國內現在很多高校除了用影響因子來量化期刊質量之外,也經常用會議錄取率來量化會議水平。不過這種量化也經常不準,因為大家通常都會把自己最好的文章投稿到專業內部公認的最好的會議上去,所以單純看錄取率也不行,還是要聽從專業內部專家的意見(比如校外專家的評審信)。此外,文章並不是發的越多越好,重點是要發在高水平的地方去。在杜克大學,如果一名助理教授大多數論文都發表在二三流的會議和雜誌上,即使他/她有一定數量的論文發表在一流的會議和雜誌上,也會被認為學術質量控制不好,對自己的學術聲譽不珍惜,成為扣分的一個因素。

第二是代表作。有一定數量的論文發表在高水平期刊和會議可以在相當程度上說明一個老師的科研質量。但很多學校在評tenure時還要求再提供一份代表作清單(杜克是要求10篇),並對每個代表作的學術影響力做出簡要說明。這通常包括學術價值、總引用(Google scholar即可,因為SCI總引用對於計算機專業並不客觀),或者曾獲得的獎項等等。這就需要助理教授不能光靠數量取勝,要有可以拿得出手的拳頭產出。我曾經和普林斯頓的NirajK. Jha教授聊過這個問題。他說普林斯頓評tenure只需要三篇代表作,其背後的含義是希望每一篇都是某一個方向的開山之作,而不是用十篇「還不錯」的跟隨潮流的工作來充數。這就對科研的質量和影響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他代表一個人科研影響力的內容還包括總引用數,各類獎項,尤其是最佳論文、各種行業協會和科研基金的學術獎勵,產業化應用、以及行業內部其他同行的評價等等。關於最後一個,我們將在推薦信部分詳細說明。

3

科研經費與可持續性(科研相關)

發文章作為高校教授tenure評審要求之一普通人都容易理解,但是後面的這些基本素質要求就不是每個人都熟悉的了。比如我最常被人問到的一個問題是:你們老師為什麼要拉科研經費?

美國的博士生和國內不一樣,每年的學費、生活費和其他相關的雜費加上科研管理費非常昂貴(以杜克大學為例大約每年7萬美元),而且幾乎全部由導師負擔。毫不誇張的說,在美國高校沒錢真的是招不到也養不起學生。如果是實驗學科,沒錢連實驗室正常運轉,自己親自動手做科研都不可能。因此,你每年能拿多少科研經費,就成為你的實驗室是否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誰也不希望你拿到終身教職之後只教課再也不做科研),也是tenure評審的重要因素。這個指標因學校而異,通常跟系裡每個老師的平均科研經費支出相近(杜克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大約是每年70萬美元左右),也有人說是一開始所拿啟動經費的2-3倍。科研經費指標跟學科很有關。一般來說,計算學科對於科研經費的要求較少而實驗學科較多。此外,tenure評審更看重以同行評議(peer reviewed)為基礎的科研項目,因此會有自然科學基金委(NSF)和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強於國防部(DoD)/能源部(DOE)等政府機關項目,而政府項目強於工業界項目的說法。這背後的哲學很簡單:人際關係處理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成熟,但科研質量的提高則要難得多。

影響科研經費多寡的因素除了專業之外,跟教授所研究的領域是否熱門(另一個相關問題是這一領域是否長遠),科研質量和影響力,對於本領域科研方向的把握,項目申請的寫作能力,甚至教授本人的個人魅力、人際關係的處理、和對於所研究的課題宣傳與推廣等很多因素都相關。並不是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樣,只要有絕活,就一定酒香不怕巷子深。因此,科研經費經常被作為教授個人綜合能力的一個重要參考。

4

科研獨立性與學術合作(科研相關)

Tenure評審的另一個重要標準是科研獨立性與學術合作。這聽起來像是一堆矛盾,其實這是科研能力的兩個方面:

科研獨立性。美國大學的tenure制度在保障每名教授的學術自由的前提下,也要求教授有獨立開展科研的能力,同時不存在國內和日本不少大學常見的年長教授帶領幾位年輕教授的大科研組的組織形式。在tenure評審過程中,學術的獨立性通常會考察以下幾個指標:是否有一定數量獨立(solo)或領導(lead) PI(Principal Investigator,項目負責人)的科研項目,和他人合作文章的比重,是否其主要代表作和科研項目是和本校資深教授合作完成等等。其中一項在國內聽起來有點不太合理的要求是盡量不要和其博士導師有太多合作。這主要是迫使年輕教授能夠打破其博士期間科研的固有慣性,勇於開拓新的科研方向。其實這也是美國自然科學基金委教師早期職業生涯發展獎(CAREER)評獎因素的一部分:博士導師扶上馬,送一程即可,養成依賴可不行。

廣泛而有效的科研合作。Tenure評審過程中同時強調年輕教授要開展廣泛而有效的科研合作。第一是和校內的合作。誰也不希望招來一個只知道自己做科研,不關心其他同事和系裡發展的人。因此,每個學校都希望看到新來的教授在保持獨立性的前提下,能夠和同事一起寫文章、申請經費,形成一個相互合作的整體。第二是和校外的合作。學校尤其鼓勵和比自己學校排名高的學校的合作,和知名教授的合作,和其他國家和地區知名高校的合作,以及和有更多資源可以利用的學校的合作。此外,跨學科的合作也是經常被學校所鼓勵的。合作的成果通常以文章、科研經費、學生培養等形式體現。當然這裡要說清楚自己在這些合作里的獨特學術貢獻,光蹭文章和經費可不行。

不過學術合作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可以擴展一名教授的朋友圈,擴大其在學術界的影響力,提高科研的效率;另一方面它又使得這名教授和很多合作者成為」利益衝突」(Conflict of Interest)方,從而造成在tenure評審中獲取推薦信的一些困難。

5

推薦信與聲譽(科研相關)

Tenure評審的一個(最)重要環節是收集推薦信。系裡的tenure評審委員會通常會發信邀請校外與申請tenure的年輕教授相關的方向的老師寫5-8封推薦信。而這幾位評審人要和年輕教授無利益衝突,諸如文章合作者、項目合作者、師徒關係(有的學校會要求之前的導師寫推薦信,但是「好的不算壞的算」,就是寫得好沒用,寫的壞就有反作用的意思)等等。有些學校會讓年輕教授推薦一部分名單(比如匹茲堡大學)作備選(不一定用),有些則完全由評審委員會包辦(比如杜克大學)。通常這些評審人會從比本校排名高的學校或者有一定國際聲譽的教授中選取。除此之外,有些學校為了保證評審人的權威性和獨立性,還會有一些特殊要求:比如杜克大學就會要求評審人在返回評審意見時,再提出幾個他/她認為應該被邀請的學者姓名。如果返回的推薦信中某位學者的名字被頻繁提及而沒有出現在最初被邀請的範圍內,各級評審委員會有責任向該學者發出新的邀請。而返回的推薦信里如果有一封對年輕教授的評價不正面就會造成很大麻煩。如果有兩封以上,則基本會宣判該次tenure申請的失敗(不是過半即可!)。

以上推薦信的獲取方式使得年輕教授領域內的每一位(尤其是在排名高的學校的)資深教授都有可能成為未來提供評審意見的專家。而這些專家因為對被評審的年輕教授的工作有不同意見,想不寫推薦信也會對年輕教授的tenure評審有著負面影響。評審委員會會翔實的記錄每一位受邀的評審專家的反應:他們有沒有回信?回信中用什麼理由拒絕寫信?忙還是推說對被評審人的工作不了解?為什麼名校教授對被評審人的工作不了解?因此和這些資深專家搞好關係,讓他們更多的了解自己所做的工作就非常重要。很多名校的年輕老師在申請tenure之前頻繁的到各個學校自費去訪問,目的就是向未來可能對自己的tenure申請出具評審意見的資深教授介紹自己的工作,同時委婉的提醒他們:我要申請tenure啦,請大家多支持!如果這個時候你合作者太多,把原本了解你工作的那些資深教授都變成了利益衝突方,就為評審委員會的評審專家的邀請造成了困難,也為你的推薦信的質量引入了不確定新。所以如何合理的選擇合作方,就成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未完待續)

作者 | 陳怡然

介紹 | 杜克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副教授,杜克進化智能研究中心主任,美國自然科學基金委新型可持續智能計算產學合作中心主任存儲、類腦計算與深度學習專家,IEEE Fellow。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