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北斗」正式邁入全球時代 這群90後功不可沒

中國「北斗」正式邁入全球時代 這群90後功不可沒





  原標題 北斗導航向全球組網邁出堅實一步——擁抱北斗的「90後」(講述·特別策劃)


  記者 余建斌 劉涓溪 吳 凱 張武軍 王永戰


  編者的話


  6天前,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宣布,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並開始提供全球服務,這標誌著北斗系統正式邁入全球時代。

  這是一代代北斗人接續奮鬥、砥礪前行的結果,這些成就是北斗人擼起袖子干出來的,是航天人揮灑汗水拼出來的。在這些北斗人、航天人中,不乏「90後」的身影。據統計,僅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以下簡稱航天五院),「90後」員工就已突破2400名,占員工人數的10%以上。在北斗加緊全球組網的攻堅期,這些「90後」將人生夢想與北斗導航緊密相連,在各個崗位上綻放光彩。今天,我們選取其中6位,聆聽他們擁抱北斗的故事。


  一飛衝天


  他們是「追星族」,將青春寫進航天事業,很酷!


  「小時候的理想是做個『科學家』,畢業後選擇了航天事業,才發現選擇了離『科學家』最近的職業。」


  ——航天人留言  


  冬日的北京,寒風撲面,航天五院總體部大樓的監控室里,一排排電腦之間,一位臉龐青澀的小夥子正專註地盯著屏幕。


  「看!這就是衛星!」余速指著屏幕上跳動的數字與變化的折線圖說。


  「這是衛星?」因為屏幕上看不到任何關於衛星的圖案,記者有些疑惑地問。


  「這些數據的變動,就是衛星的『心跳』。」在數據中與衛星「隔空對話」,身穿白大褂的余速,像是衛星導航系統的「體檢師」。每顆衛星上天前,他都要完成數輪測試、每輪測幾百個數據,階段總結報告要寫三四百頁紙……猶如一位翻譯家,在不同語言之間自如轉換。


  相隔幾米,是另一位「體檢師」胡帆的工位。「我的工作是監測衛星在接受不到地面信號時,能否自主控制、自主運行。」發出指令、研判數據,這個「90後」的小女生,見人總是笑眯眯的,很難想像她給衛星換電纜、搬機器、調設備的樣子,「光通電測試,就要陪著衛星整整兩個月,感情能不深嗎!」

  各個零件測試完好,還要管理好衛星的「發動機」——這是航天五院502所楊南基的工作。見到她時,她臉上略顯疲憊,但談及工作,眼裡似乎能看到「光」。「控制推進系統猶如『刀尖上的舞蹈』,是份『難差事』,更是個『精細活』。」


  難在什麼地方?推進器加註時,由於加註燃料有危險性,要花近一個月的時間準備演練,確保加註點滴不漏……


  細到什麼程度?推進系統71個部件、200多個焊點,最細的地方內徑只有2.4毫米,既怕堵,又怕漏,需要拿氦氣筆、肥皂水反覆檢測……


  作為全組唯一的女生,她沒有喊過一句苦、叫過一聲累。「自己參與研發的衛星上天了,便是最幸福的時刻。」


  除保障每顆北斗正常運行之外,衛星之間還需建立通路,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的陳玲玲正坐在辦公室里,進行緊張的測試。她像是個「大管家」,在衛星之間建立打通「太空天塹」的通途。


  「我不太會跟人打交道,更喜歡和機器打交道。」陳玲玲說,自己有點內向,見人說話經常「不好意思」,但與機器「對話」,就覺得「自在得多」。


  比起以上幾位的偏重設計、測試,下面這位「建築師」,似乎離北斗更「近」。


  「我負責衛星的組裝。」 來自航天五院總裝與環境工程部的廖宏博說,如果把北斗衛星比喻成人體,各個核心器件就是衛星的「器官」,他的工作就是將各個「器官」通過導線等「血管」連成整體,賦予衛星「生命」。


  「親眼看著北斗衛星從一個個零件整合成一個整體,覺得太神奇了。」 廖宏博說,「我們是『追星族』,將青春寫進航天事業,很酷!」


  衛星有了「生命」,還得接上「翅膀」,航天五院529廠的王國星,正忙著給北斗加裝太陽翼:「長達十幾米的太陽翼,水平安裝誤差要小於几絲,工作精度比頭髮絲還要細。」

  干這樣的「細」活,做事就該「精益求精」。王國星卻說在這方面曾「吃過虧」——剛接受北斗任務時,第一件事就是製作一種打孔模板。「在學校時做過,覺得比較簡單,三下五除二就畫出了圖紙,交給了裝配員師傅。」第二天師傅來找他,說工裝精度不夠、又沉又不好用。「通過這件事我發現,工作中的每個細節都需要慢慢揣摩掌握,凡事不能想當然。」


  劃破天際


  他們是「技術控」,敢創新善鑽研愛發明,特拼!


  「當了航天人,變得不再毛躁,就連孩子手工作品膠水塗得不工整,都要重新塗一次,容不得一點瑕疵。」


  ——航天人留言  


  北斗的關鍵技術,在一代代北斗人手上取得突破並逐漸成熟,相比於前輩致力於填補技術空白、加緊「技術突破」,「90後」更像是「生產線」上的一線設計師。


  「分到我們手上的工作可能更基礎、瑣碎、龐雜。但對每個數據都不能馬虎,一點問題都可能影響全局。」陳玲玲在剛入職時,面對繁重的型號任務,常常失眠,連做夢都是工作上的事。


  一次無線聯試中,她發現了頻譜儀上一條一閃而過的異常譜,此時距離整星交付僅剩幾天。「遇到這種事兒,有經驗的老員工也會緊張,她卻沒被『嚇住』,細心求證,抽絲剝繭,最終順利地將問題解決了。」同事說。


  關鍵時刻能「扛」住事兒,遇到問題還能用「靈活的思維」解決。剛入職不久的余速,通過自己開發的「小程序」,提升了測試效率。「原來每測一個數據,需要多次往返於操作間與監控室,一上午微信步數就有上萬步……」余速說,現在只需在電腦上輸入對應設備的IP地址,即可完成測試,結果呈現也更加直觀。說起設計靈感,余速卻笑著說:「可能是因為我有點『懶』,時間緊,任務重,也是被『逼』出來的。」


  參與研製時,王國星發現太陽翼實際裝配中,「依靠人力操作,費時費力,還有安全隱患」。他反覆研究,設計出一款便於攜帶的新式調整裝置,縮短了調試周期,提升了精度。

  「遇事先動腦,是『90後』的一大特點。」王國星的師傅李文濤說,「『90後』是『技術控』,敢創新善鑽研愛發明,天生有股拼勁兒。」


  一個新設備送來,胡帆常常能在一天之內研究透資料、學會操作,並寫好新系統的操作程序代碼。「確實非常緊張。寫錯一個代碼都可能導致整個機器運轉不暢,造成上億元的損失不說,還可能耽誤了衛星整體發射計劃。」胡帆說,儘管很難,在大家幫助下,每一次都能順利完成任務。


  廖宏博也說,「剛開始接觸焊接,不得要領,手不穩、力不夠,總是干著急。」有些零件焊接,需要把身子卡在一個角落,向後伸胳膊,反手伸入一個狹窄的槽里進行,力度的拿捏、操作的技巧,絕非一朝一夕能掌握。為了揣摩其中的技巧和力度,廖宏博拿筆寫字、吃飯用筷子時,常比劃著手上操作……


  1993年出生的廖宏博,如今已是北斗衛星的電裝主管。「從來沒有過員工新入職三四年就擔任此職位的先例。」航天器總裝中心副主任邱鐵成說,有一次,焊接作業的質量要求近乎苛刻,大家就看到廖宏博桌上擺著60根導線,用於焊接練習,「大家都看到了他的努力」。


  在軌引航


  他們愛工作懂生活,總能保持最佳狀態,超燃!


  「航天工作辛苦,工作之餘我喜歡健身游泳;大汗淋漓之後,疲憊也得到了釋放,感覺滿血復活了。」


  ——航天人留言  


  「近年來員工數量沒有大幅增加,任務卻越來越重,」航天五院科研人員介紹說,「萬人一桿槍」要求「每顆螺絲釘都不能松」。


  「計劃,對我們來說是最大的命令。」胡帆說,去年9月,她獨自在西昌發射場,代表小組完成型號任務。「本來計劃月底之前能幹完活,『十一』還能放個假,沒想到在回來的機場里,又接到了新的工作安排……答應給別人做伴娘都沒去成。」

  一次次約會爽約、一次次買了回家的機票又退票,他們的生活似乎在跟著北斗的節奏不斷變化。「遇到迷茫的時候,給家人打個電話,就能重燃信心。」胡帆說,工作一年多來,陪家人的時間少了,但家人提起她,臉上有著一份自豪。


  面對這樣一份不能過多對外人提起、忙起來卻顛三倒四的工作,眾多「90後」坦言,動力源自心底對航天的熱愛與嚮往。「小時候就愛收集衛星發射成功的首日封。」從「風雲一號」氣象衛星,到「嫦娥一號」探月衛星,中國航天由「大」變「強」的足跡,在楊南基手裡被一一「記錄」。「現在,正等著北斗三號的首日封……」


  回憶起第一次裝太陽翼,王國星記憶猶新:為了讓操作萬無一失,那晚不知道加班到了幾點。「做完後,從廠房出來,走在寬敞安靜的航天城園區,望著深空中的繁星皓月,疲憊煩勞都煙消雲散了。」王國星回憶。


  「學弟學妹們問我工作如何,我從不提『忙』、不提『累』,」余速說,不怕苦不怕累,是一代代北斗人傳承下來的精神品質。工作之餘,余速的朋友圈裡寫滿了對生活的熱愛,路邊的小貓、山間的花草、金色的小號……發現美好瞬間,他們愛工作懂生活,總能保持最佳狀態,超燃!


  提拉米蘇、蛋撻、芝士派……廖宏博經常給大家做蛋糕,在大家眼裡他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小暖男」。「做蛋糕的同時,可以放鬆身心,感受生活中的『小確幸』。」廖宏博說。


  入職後,經人介紹,廖宏博認識了同在航天五院529廠工作的女朋友。兩人能共同為國家航天事業付出汗水,「這是很幸福的事」。


  談及未來,他們充滿期待。「等到將手裡的衛星順利送上天,騰出時間出去旅遊一趟。」楊南基說,「我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逐夢航天,也是在探究世界。」但就目前的工作情況來看,手上星還沒走,新的星又會送來,「在北斗的全球組網完成之後,我就可以出發了……」


  「我是個理科生,缺少詩情畫意,沒給負責的星起出什麼特別的名字。我覺得,『北斗』就是它最動聽的名字。」余速說,當火箭載著衛星劃破蒼穹、沖向太空時,那一抹絢麗的尾翼,就是北斗人奮鬥的色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好好刷牙防心梗!多刷牙心血管疾病風險能降低9%

TAG:新浪科技 |